评论 > 言论 > 正文

颜宝刚:黄色经济圈是错误示范?消费者“有得拣先系老板”!

作者:
“黄色经济圈”已经由香港这个细少市场,随著港人陆续移居全世界,黄店在全球各地开花结果,单是英国在曼城、诺定咸甚至伦敦均开至成行成市,其他国家如台湾、日本及加拿大亦遍布“黄店”踪迹。部分经营状况理想的“黄店”,不单成为凝聚香港人的小社区,甚至能吸引本地人帮衬,趁机向他们述说过去几年香港发生的真实故事。如果日后真的有学术系统性研究“黄色经济圈”,恐怕要跳出香港这个小岛,在全世界各地“寻找黄店的故事”。

还记得在2020年的时间,我在新闻部提出要做一个“黄色经济圈”的系列报道,当时上司质疑为何要突出这个主题,认为是否有必要作新闻报道。我还记得当时说这个题目在社会有高度关注,市民消费开始渗入政治表态,迫使企业要开始面对政治选择,单是这个现象就已经值得深入报道。

这背后到底是否有新闻审查,我到今天也不知道,虽然还是感到一定压力,但现在看来最终新闻仍然能够完成,其实都要感谢新闻部当时的包容,这个题目换转在今时今日的香港媒体,恐怕真是一个“错误示范”。

由阿布泰生活百货创办人林景楠于Facebook指“黄色经济圈是错误示范”,强调“阿布泰将与黄色经济圈不再有任何关系”,消息在香港引起巨大震荡,有不少供应商及消费者感觉被出卖及背叛,认为错信“同路人”。

我还记得在2021年阿布泰被控货品欠缺中英文警告,遭海关检走40万元货物,促使港人发起“爆买潮”支持,当时自己亦排大队去“惩罚”阿布泰,甚至要费煞思良去买一些平日根本不会用的货物。

受惠“黄色经济圈”的光环,阿布泰过去3年多以来,分店已急增至26间,遍布全港各区,当中进驻不少大型商场,据报营业额高达过千万元,可说与HKTVmall一样获得空前成功。今天阿布泰“由黄转蓝”,背后当然有个人安全及政治考虑,但这个转变还是震撼了不少人的心情,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黄色经济圈”是否真的是“错误示范”,今天真的要“寿终正寝”?

对于“黄色经济圈”的规模及经济效益,不论新闻界或学术界都没有有一个较完整统计,部分原因很可能是话题“敏感”,更不好说是现在公开出来认证自己是“黄店”,可能已被视为触犯《国安法》,就算学界要在学术层面讨论也会被扣上宣传及煽动反政府的罪名。

另一个较难处理的,可能亦是要具体界定“黄店”、“蓝店”在定义上较为模糊:“蓝店”还容易处理,那些老板或管理层曾经出来高调“撑警”、“撑政府”、“撑国安法”应是很容易归类,但一些企业一直未有明显表态,在连登上的争论亦一直存在,作为研究对象又如何分类?

最简单处理方法,就是不处理争议性大的企业,例如大家乐就好难定位。在下面列出的图表,只将大家较有共识的“黄店”企业HKTVmall视为上市“黄店”代表。至于大快活我明白亦有很大争议,但姑且以“良心企业”的较广阔定义纳入为“黄店”代表作讨论。

至于“蓝店”代表,当然最容易比较是美心集团,由于持有美心一半股权的新加坡牛奶公司每半年业绩都会披露美心经营帐目,因此较容易取得数据做比较,亦看得出以美心规模,身为“蓝店”旗舰,业绩亦是最受影响。

com-p1.jpg

美心2019年全年盈利高达1.64亿美元,即约12.8亿港元,比起其他上市快餐集团的盈利总和仍要高出七成,可见已是行内龙头一哥。不过好景不常,在2019年爆发反修例运动,美心在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均出现前所未见的亏损,分别是蚀了5000万美元及2600万美元,虽然全年业绩仍然可以录得盈利,但很大程度是依靠政府支付疫情推出的“保就业”支援,据David Webb统计美心正是全港获得最多支援的首三大企业,两轮“保就业”就获得6.43亿元。(排第一位的是牛奶公司,正是持有美心五成股权,涉及资助8亿元)

即使到2022年,即是政府口中“由乱及治、由治及兴”的“新.香港”,美心上半年仍然亏损逾五千万美元,到全年才回复有7600万盈利,但仍然不及2019年盈利的一半。

com-p2.jpg

正如牛奶公司在全年业绩会上所言,美心之所以能够在全年业绩扭转上半年的亏损,很大程度是靠品牌“多元化”:有媒体计算过旗下品牌就有逾八十个,而且不少均是隐藏了美心的名称。这个“洗底”式经营手法,的确容易“掩人耳目”,有利降低食客介心。

但美心管理层经过努力“洗底”,加上政治环境转趋稳定,同时去年第四季疫情开始减退,但全年盈利不单比2021年减少27%,而且营业额对比2021年几乎没有增长,可见美心最光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

至于其他被视为“蓝店”代表的上市公司,包括已于2021年底除牌、经营“吉野家”的合兴,以及翠华(上市编号1314),期内业绩多次“见红”,基本上引证早被本地消费者唾弃。

至于一度成为被“装修”目标的优品360(上市编号2360)的确是“蓝店”上市企业中,表现最好的异数,过去三年不单从未“见红”,更是有稳定增长,相信要归功管理层集中发展民生区零售店,以及以新品牌拓展大湾区市场。

那么黄店表现又如何?我很明白当中有很大差异,大家都记得一句金句:“黄蓝是政见,好食是良知”,即使被界定为黄店,但当中经营及食品/产品质素才是吸引消费者关键,很多在运动初期被指是黄店的食肆,最终都因为食品质素没有保证,都要倒闭收场。

而且更重要是,这些黄店都是以小店为主,根本难以整合统计数据,学者沈旭辉曾在接受彭博访问时估计香港“黄色经济圈”规模大约有一千亿元,我不清楚统计资料来源,可能都是沈教授一个粗略推算,大概只能作一个参考。

但这正突显出统计困难,所以只能由两间上市企业入手,包括王维基创办的HKTVmall(上市公司是香港科技探索,编号1137),以及连锁快餐店大快活(上市编号52)。

由HKTVmall母公司业绩反映,在经历2019年的亏损后,之后公司是连年赚钱,但必须要指出,很大理由亦是源于疫情恶化,包括在2020年及2022年的上半年,由于市民担心出外染疫,因此选择网上购物,因此造就HKTVmall母公司在这段时间盈利特别突出。

因此这当中有几多生意是出自政治理由?还是疫情变化?更重要是这几年HKTVmall的经营模式愈见成熟,无论购物平台科技以至物流运输都成了行业龙头,其实根本很难分清楚有几多生意是真正来自“黄店”身份。

同样的理由亦可以应用在大快活身上,因为大快活的管理层表现一向是深受投资界推崇,因此这几年下来,盈利可说是保持平稳,不过与同是餐饮业的翠华比较,就明显高下立见,甚至与龙头大家乐(上市编号341)比较,去年盈利出现严重倒退,但大快活就仍能保持稳定,当中又有几多是“黄店”因素?

说到底,2020年7月中央出手订立《港区国安法》,公民社会瓦解,“黄店”不少已结业或改变经营模式,在港府严厉执法下,任何被视为“黄店”,已受到特别针对,以最近一个“隐世市集”为例,主事人更因被指出售“煽动刊物”被判刑,“黄店”风险增加,是客观现实。

但“黄店”被打压并不代表“黄色经济圈”的基本概念有问题,背后是更好运用每个人作为消费者所拥有的选择权,俗语说“有得拣先系老板”。由网上的反应及市民的消费变化,阿布泰品牌结业及倒闭恐怕只是时间问题,“黄色经济圈”或许名和实都不会再存在,但作为一个消费者购物洗钱,个人根据情感消费也并非一个不理性选择,这在经济学界早有行为经济学的深入研究。

更重要是“黄色经济圈”已经由香港这个细少市场,随著港人陆续移居全世界,黄店在全球各地开花结果,单是英国在曼城、诺定咸甚至伦敦均开至成行成市,其他国家如台湾、日本及加拿大亦遍布“黄店”踪迹。部分经营状况理想的“黄店”,不单成为凝聚香港人的小社区,甚至能吸引本地人帮衬,趁机向他们述说过去几年香港发生的真实故事。

如果日后真的有学术系统性研究“黄色经济圈”,恐怕要跳出香港这个小岛,在全世界各地“寻找黄店的故事”。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328/188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