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掸封尘:谁是仇恨播种机?这双眼神告诉你

作者:
“这眼神谁不害怕!”“这名愤怒少年的眼神,单纯、执著,完全可以袒露一切。”“一个红领巾的脸上也能看出沧桑。这张照片会得到世界大奖的。”网友“梦泽岛海故事”评论说:“小男孩眼中的怒火能‘杀了’城管人员!”“与脖子上的红领巾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充满了讽刺!”

“一家仨口推着小车做点小买卖,几十个靠纳税人供养的,有穿制服的,有拿摄影机的,个个都冷漠的围观着,小女孩吓得直哭,仰望长天,似乎在向老天求救着;少年男孩,眼里充满仇恨,只有那成年的父亲无奈的眼巴巴的望着这些毫无怜悯之心的‘执法者’。并不宽厚的脊梁承载着一家人生存的重担,往何处去,求求谁,能放过他们,给他们一点生存的希望,人呀,还得是人……”

上面这段话,从头到尾总共146个字,没上热搜榜,没有神操作,也不是大V,就凭着这张原生态画面上的这双眼神,从2023年4月3日12:00,到4月9日07:00,短短不到6天时间里,竟然收获了近8000个点赞,856条评论,141个转发。

这不是热榜的热榜现象,说明了什么?还是让网友来回答吧——

“这眼神谁不害怕!”“这名愤怒少年的眼神,单纯、执著,完全可以袒露一切。”“一个红领巾的脸上也能看出沧桑。这张照片会得到世界大奖的。”

网友“梦泽岛海故事”评论说:“小男孩眼中的怒火能‘杀了’城管人员!”“与脖子上的红领巾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充满了讽刺!”

“下岗工人没有固定的收入,为了生存,卖点菜补贴家用,犯的哪门子法了?这群人没有收入来源,你让他们怎么生活呢?不让卖菜也行,你们想办法,让他们再就业,如果有工作做,谁愿意起早贪黑,提心吊胆的卖菜啊??如果不想让此事发生,要从根上解决,不能只靠没收摊位了事……”来自山东的网友“追风少年”写道。为了悲剧不再,他思前想后,左斟右酌。

网友“巨龙时代”写道:“这孩子仇恨的目光让我感动,想流泪。这眼神对世界的失望。一个孩子理想社会的坍塌。是对这样万恶的社会的控诉……”性情中人,说性情中话。

我们通常说的“城管”,其实包括两个政府部门:城市管理局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前者是行政机关,是公务员,负责审批、拟定城市管理政策法规。上街执法的是后者,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它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中的人员大部分是事业编制,负责一线执法、监督。

有网友爆料:像我们老家城镇上,甚至出现招聘了当地出名的“混混”,这种人只要认识的,基本都不敢惹,有一种天然的“执法能力”,所以我们镇上为了“工作方便”而不惜聘请了这类人!多数是编外人员,俗称临时工(“背锅侠”)!

那么,这类人如果遇到不认识他的人,人家不买他帐,往往就容易展示一下“个人实力”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忘记了自己穿着城管的制服,去制服一些老奶奶或者老爷爷,就很容易抹黑城管形象!

如此看来,城管聘用的“背锅侠”,有些本身就是政府为了“天然的执法能力”,而特意招来的“混混”类的“闯祸侠”。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城管暴力执法频发的一个原因。

今天城管的用人套路,跟当年中共闹革命夺权时的套路如出一辙。靠土匪起家的毛泽东在湖南搞农运,就曾大赞:“痞子运动好的很!”

也有一些网友为城管发声,劝告网民们不要一味老喷城管,他们何尝不是两头受气,往前一步网民骂、起冲突;往后一步领导批、扣奖金,工作起来焦头烂额,也是难上加难。

凭心而论,多年以来,“喷城管”已然成了一种网络常态。压力山大之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管的转变。对于一线的城管,何尝不是时常在“枪口抬高一寸”,三番五次被舆论狂飙之后,城管们一直在努力突破被吐槽的围城,祭出“鲜花执法”“下跪执法”“微笑执法”“洋人执法”“眼神执法”等招数,几经打磨之后,城管的“暴力属性”得到一些收敛。

或许,大家应该讨论的是,政府是否应该对诸如摆摊经营、卖气球、烤红薯之类的商贩,从立法层面予以宽容,给“活不下去”的底层民众“活下去”的生机,而不是一味的去声讨城管。城管只是“执行者”,管辖的是被城市管理法规所禁止的违章现象,城管要执行它,必然冒犯“弱势群体”,激起舆论谴责。

面对城管与商贩之间解不开的死结,很多网友都在思考、在追问:城管人员整顿市容市貌没有错,小商贩养家糊口更没有错,那到底是谁的错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

网友“一半夏天”这样写道:“城管那帮人也是有人撑着,为啥嚣张,其实真不是城管的问题,问题出在哪?不解释,根源压根就不在城管。”

以“一半夏天”这句话为向导,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本初。

有一位网友“看不惯你那臭毛病”写了一首打油诗:《创城礼赞》,似乎点到了问题的实质。诗是这么写的:

“驴粪蛋子表面光,脸蛋干净腚沟脏。中心地段花草绿,偏僻之处尘土扬。文明城市如何创,形式摆拍加装像。劳民伤财众人怒,领导脸上散光芒。”

最初组建城管的原因,是为了配合所谓“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政治运动。而这首小小的打油诗,不经意间,揭了创城运动的老底,不过是一个徒有其名、劳民伤财、为领导脸上贴金、假大空的面子工程。

“许多小贩孩子的眼神,有一些会变成什么眼神,不难预料;换句话说,社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不变,这些孩子的眼神也不会变。”这是钱江晚报首席评论员戎国强,在《小贩孩子的眼神里,能看到什么》一文中说的话。

中共建立了血腥暴政,同时制造了极度贫穷。暴政要粉饰太平,所以要“创城”,于是出现城管;穷人要苟活性命,所以要摆摊儿,于是有了小商贩。城管难,商贩难,当城管与商贩狭路相逢,于是,一出出打打杀杀、血泪满地、哭声震天的现实版连续剧便上演了。时有城管被商贩杀死,时有商贩被城管打死。

因此,当我们茶余饭后,再次说起城管那些糗事的时候,不必再简单抱怨:城管、城管、又是城管!而应该追根溯源,说出那个故事的谜底:中共、中共、还是中共!

写到这里,男孩那双让人不忍直视的眼神,又浮现的眼前。由此联想起中共样板戏《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几句戏词——

“咬住仇,咬住恨,咬碎仇恨强咽下,仇恨入心要发芽!”

当初,这仇恨是李铁梅对着日本人的。而今,这男孩的仇恨又是对着谁的呢?

在本文的尾声,尚有一桩心事未了。笔者想与男孩来个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你好啊孩子!请问你脖子后边那块红布是什么呀?”

“伯伯你好!是红领巾,我是少先队员。”

“那你知道它为什么是红的吗?”

“知道啊,书上说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那你想想看,一个人的脖子上戴着一块死人的鲜血染过的红布好不好哇?”

“……我明白啦!我现在就把它解下来,再也不戴它啦!”

“好孩子,伯伯真为你高兴!还有一件事,我帮你发一个郑重声明,才算跟它彻底一刀两断,用‘郑义男’这个名字你看可以吗?”

“‘郑、义、男’,太棒啦!就叫郑义男吧!谢谢伯伯——!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411/188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