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周晓辉:北京如何处置撒野大使左右为难

作者:

中共外交“战狼”,从左到右分别是:杨洁篪华春莹,卢沙野。(合成图)

这几天中共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欧洲“火”了,因为他在4月21日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竟声称“前苏联国家无主权国地位”,并认为中共前党魁毛泽东杀人是“八卦”。这番明显违背事实的言论一经播出,即引起轩然大波。不仅欧洲多国媒体纷纷报道“撒野”大使的不当言论,而且欧洲多国政要、官方也相继发声批评,相关国家亦召见中共外交官员表示不满。

更让北京最高层难堪的是,欧洲还传出了驱逐卢沙野的声音。包括5名法国议员在内的近80名欧洲议员在法国“世界报”(Le Monde)上发表公开信,除了批评卢沙野的激进言论违反国际法、威胁欧洲伙伴国家安全外,还同时呼吁法国外长柯隆纳宣布将卢沙野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此外,欧洲议会对中关系代表团团长包瑞翰也希望法国让卢沙野打包回家。他表示,“他最好回家,不是中共应召唤他回国,就是法国应该将他列为不受欢迎人物,他越过了所有红线,所作所为无法接受,而且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出任欧洲大使的时间应该就此结束。”

无疑,卢沙野的这把火也烧到了北京,让北京当局很上火。4月24日,中共紧急灭火。在当日召开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称“北京尊重前苏联成员国在苏联解体后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也就是说,她的说法而非卢沙野才能代表中共政府官方立场。与此同时,中共驻法国大使馆发言人也澄清说,卢沙野言论并非政治声明,而是在电视辩论中发表的个人观点,中方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大使馆网页上也删除了相关报道。

北京撇清与卢沙野言论的关系其实凸显了其背后的尴尬。因为法国电视台之所以采访卢沙野,恰恰是因为他的中共大使身份,而卢沙野也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共官方。对于法国主持人的几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卢沙野大可以采取外交辞令,避重就轻,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颜面,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再度展现“战狼”本色,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这就很值得探究了。

一种可能是卢沙野深谙上意,了解最高层所好,因此主动发威,进行政治投机。另一种是北京授意。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屈从利益、发出有益于北京的声音后,北京或许以为可以借法国之势继续分化欧洲,因此才有了卢沙野的“试水”。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自己主动还是北京授意,卢沙野在乌克兰主权问题上所言透露的正是中共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意图让国际社会接受的想法,即便不是事实。因为在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共从未谴责过俄对乌克兰的入侵,反而为其提供政治经济军事支持,甚至习近平还在日前亲自到访莫斯科,与普京会面,深化双边各个层面关系。为了给自己的选择找到合理依据,为了给联俄对抗西方找到合适的理由,中共只能在主权和国际法上歪解,以此测试西方的反应。至于发威或试水后的负面外交效应,中共就可以推到卢沙野个人身上。

但北京似乎忘了,马克龙并不能代表所有法国人,法国议会、媒体等也不会皆与马克龙持相同看法。卢沙野撒野后在欧洲引起的震荡,正在发酵。卢沙野不得不自己成为北京当局的挡箭牌。

那么,后续的一个问题是:是法国将撒野大使驱逐回中国,还是北京主动将其召回呢?亦或是继续让其任职,待风平浪静后再说?

对于刚刚与中共签了大笔订单的法国政府来说,驱逐中共大使将让北京面子难堪,进而引来北京的怒火,实在是得不偿失。而法国外交部刚刚的表态,即有鉴于中共外交部已澄清尊重各国主权的立场,并要求中共驻法大使“使其公开言论与自身国家的官方立场一致”来看,法国主动驱逐卢沙野的概率不高,除非法国政府迫于欧美其他国家的更多压力,选择采取对北京的强硬路线。

目前法国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的态度,其实向北京释放了软弱信号。欧洲议会对中关系代表团团长包瑞翰就认为,“若法国不立即采取强硬措施,可信度将严重蒙尘。事件在这个时间点发生并非巧合,中共就希望法国不敢做应该做的。但若法国什么都不做,就会在欧洲国家间制造裂痕”。

既然法国主动驱逐卢沙野的概率不高,北京外交部是否会主动将其召回呢?毕竟卢沙野如今是“臭”遍欧洲。笔者认为唯一被召回的理由是,此次卢沙野揣摩上意表现过了头,给最高层添了堵,引起中南海震怒。

但还有三个不被召回的理由,一是若将其召回,会让中南海面子难看,因为这是西方的“胜利”。二是将伤了某些遵循上方指示的“战狼”的心,从而让为习效力的外交官们更加小心翼翼,且不排除内心腹诽。三是既然对分裂欧洲有一定效果,卢沙野还可以继续发力,也没必要召回。

召回还是不召回?此时,中共应该是对如何处置卢沙野左右为难。或许过一段时间后,以其他理由调职也未可知。无论是哪种结果,卢沙野为中共进一步被世界所厌、让世界看清中共的邪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最终结局只能是成为又一块被中共丢弃的抹布。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426/189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