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小鱼仙”剧照。
迪士尼公司计划再次大规模裁员,数千人失业,包括娱乐部门约成半员工。
匿名知情人士称,裁员将涉及电视、电影、主题公园与其他每一个部门的职位,并影响迪士尼所在的每个营运区域。
由40年代的“雪姑七友”开始,迪士尼曾是美国卡通王国,却在疫情期间票房被光映娱乐后来居上。
去年暑期推出的彼思“巴斯光年”成本高达2亿美元,全球总票房不足2.3亿美元,相比“反斗奇兵”3、4集全球总票房俱破10亿美元的时代,萎缩不振。由于“巴斯光年”宣传成本1.1亿美元,此片迪士尼会赔上1.06亿美元,名列去年最亏本的大片前几名。
现在重注押在政治正确的黑人版“小鱼仙”,5月公映,掀起话题,看看是否能以种族平权的政治意识形态吸引新一代观众买票入场。
可能因为20年前的“花木兰”大收,迪士尼走上了“种族文化多元”的千禧之路。“花木兰”之后又有“功夫熊猫”,俱赶上中国市场开放与西方对中国迷恋的千禧顺风车。这两部中国故事的成功,因为当时世界工厂快速崛起,中国制造的产品渗入西方市场,家庭儿童开始对这个古老的大国产生兴趣。另有中国的票房支持,迪士尼由上世纪的右翼企业形象,借助中国市场“道德洗白”,赢取自由派中产阶级的掌声,但没想到最近两年“染红”,复又因美中关系紧张、中国形象低落,令迪士尼有点骑虎难下。
创办人和路迪士尼生前是有争议的人物,常列饭局,并与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是好友,在麦卡锡时代支持在美国搜捕共产党,并且曾担任告密的内线。卡通制作过程,和路迪士尼本人被指对员工刻薄,下令加班,工作量大,并不承认工会,行为右翼。虽然60年代死于肺癌,家族没有继承,公司上市之后,新一代美国创作精英入主,但还是在一段时间继承了迪士尼意识右翼的创作遗产。
许多作品版权规定,形象不得轻易修改,迪士尼早年创造的诸多经典形象都因歧视招致谴责。经典动画“三只小猪”中的大灰狼,在影片中是操犹太口音,大鼻子被指为犹太商人形象。“阿拉丁”中的歌词:It's barbaric, but hey, it's home,影射阿拉伯人与伊斯兰野蛮凶残。而在“狮子王”中,大反派、弑兄篡位的老狮子王木法沙弟弟,还有凶残的鬣狗,也因为肤色和毛发较深,有的还操有美国街头黑人青年口音,引起左派攻击。
另一方面,女性主义者也谴责“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等,都强调女性在灾难中被男性拯救、或借助魔法遇到王子的例子。经典故事强调白人至上、异性恋、一夫一妻,贯穿所有童话故事真善美的道德核心,却又与种族、性别平等和女权主义的价值观不符。
2004年迪士尼大改组,掀起了内部的一场文化革命,决定与传统割裂。但美国东岸的政治正确潮流前进得太快,迪士尼有点追不上。当最新的产品强调女权,美国文化学术界又推出了变性主义。小鱼仙即使变成了非洲裔,始终是女生,已经无法满足政治正确的胃口,最新潮流,会不会是男变性女身的新人鱼,才可以取悦极左派的纽约影评人?
但这样一来,全世界的家长观众,包括华人社会和印度,连场惊吓,又是否能赶得上?
论变性题材,就像女权在中国有花木兰,中国文化早有样板。迪士尼可以考虑推出全球化英语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另外,观世音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国的时候,是有胡子的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变成女神。这种变化,说明21世纪西方无论在玩什么政治正确的新花样,对于三千年文化的中国人,其实毫无新意,一切都是似曾相识的过眼云烟。
可惜即使现在回头由中国寻找新灵感,美国在中国眼中,已经成为恶魔,中国市场的大门正开始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