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赵春山:中美和两岸,已读不回(图)

作者:

拜登把中美关系定位为一场“民主与专制之争”后,中美关系就触及两国之间最深层的结构性矛盾,中美“斗而不破”面临考验。

纽约时报中文网》本月21日刊出由该报通讯记者David Pierson撰写,题为“习近平如何‘双管齐下’应对美国”的评论文章。作者描述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最近几周热情款待来访的世界各国元首,却刻意冷落美国,拒绝拜登政府重启高层会谈、缓和台湾紧张局势的尝试。作者在文中引述一些分析人士的话说,“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有力地证明,习近平已完全接受了中美接触并无成效的观点,至少目前如此。这已让人们更加担心这两个大国正朝着可能发生碰撞的方向移动,并可能会导致危险的事件,甚至围绕台湾和其他地缘政治热点问题发生战争。”

中美和两岸“已读不回”“斗而不破”面临挑战

回顾过去台美中三边关系的发展,中美和两岸同时出现这种“有读不回”的情况实属罕见。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心伯认为:“中国认为美国既没有诚意也没有能力改善关系。”

吴心伯在某种程度代表大陆美国研究学界,对当前中美关系的主流看法。实际上,当拜登把中美关系定位为一场“民主与专制之争”后,中美关系就触及两国之间最深层的结构性矛盾。这使美国为遏制中国崛起所进行的权力竞赛,得到了“合理化”的来源;也让中共觉得,“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是眼前对美工作的唯一选择,中美“斗而不破”面临考验。

美国堵中力道加剧科技与中“精准脱钩”最受关注

 

 

▲美国为了围堵中共,透过Quad等地区安全体系,把美国在欧亚两地的盟友结合起来。

为了达到围堵中共的目的,美国不仅在印太战略体系下,强化“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AUKUS)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等地区安全体系的功能;并且透过北约“亚太化”,把美国在欧亚两地的盟友结合起来。而目前最引起外界关注的是,拜登政府对中共实施的科技“精准脱钩”战略。

涉及对中科技围堵,拜登政府任内成立了许多专责机构,如国务院的“网络安全与数位政策局”、国防部的“中国特别工作组”等;国会亦透过立法方式,支持政府提出的科技管制政策,如通过《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即透露,美国对中科技围堵战略包括:投资科技生态环境,培养高阶科学、科技、工程、数学(STEM)人才,保护科技优势和整合联盟伙伴等。

拜登从四层面“去模糊化”美中冲突持续升温

台湾的战略安全地位以及身为“芯片四方联盟”(Chip4)的一员,对美国的军事和科技围堵中共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根据厦门大学教授孙云和薛振威的说法,拜登政府的台海政策已从下列四个层面进行“去模糊化”:

一是认知“去模糊化”,即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二是安全“去模糊化”,即增强对华军事威慑;三是态度“去模糊化”,即美国两党“对华强硬”已成“共识”;四是舆论“去模糊化”,即煽动台湾问题“国际化”。

拜登政府上述的政策,使“拜习会”在去年印尼G20峰会中建立的“持续对话”和“管控分歧”两项共识形同具文,中美有识之士对此皆感到忧心。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王缉思和美国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商业与经济理事会主席甘思德(Scott Kennedy),本月6日联名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季刊发表文章指出:“缺乏对话、访问和交流正在增加冲突风险。”

美中缺乏互信李显龙:台海局势出现误判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认为中美关系是互信出了问题,因此强调“信任才是王道”。为了加强互信,美国著名两岸问题专家谢淑丽(Susan Shirk)表示,从现在到今年秋天在美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期间,“将是一个关键的建立信任的机会”。我同意中美建立互信非常重要,但怀疑在台美都将进入总统大选的关键时刻,中共会在对美关系方面,有“积极有所作为”的意愿。大陆前驻美大使崔天凯日前受访时表示,中美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言而有信”出了问题,故影响中美的高层往来。我认为,中共此刻不愿与美国讨论“台湾问题”,而是要努力防止美国与其盟国加大挺台的力道。

如果中美无法维持“斗而不破”的常态,环绕中美周边的国家势将面临“选边站”的压力。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日前在国会谈到美中关系时表示,中美之间最危险的潜在冲突热点是台湾议题,并警告台海局势出现误判、意外的风险正在升高。台湾当局者迷,不能忽视李显龙的警告。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日前表示,中美之间最危险的潜在冲突热点是台湾议题,并警告台海局势出现误判。

中共对台政策“超前部署”两岸关系是选战必考题

习近平在中共“20大”报告中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这意味着中共“20大”后将在两岸关系扮演更加主动和主导的角色。中共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应是台湾选举。选举结果虽不会改变中共对台政策的战略目标,但会影响中共的战术作为。

中共日前就台湾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提出“贸易壁垒调查”,就是一项战术作为。在时机上充满政治意味,公告当天选在赖清德参选总统之日,而调查期限则落在总统大选前一天。因此,可以看成是中共要为明年台湾选后的对台政策,进行“超前部署”。可以预期的是,如果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获胜,中共即会启动对台经贸战争,片面中止ECFA只是其中的一个选项;但无论如何,台湾不可能再享有目前对大陆的巨额贸易顺差;但如果国民党胜选,两岸就有可能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复谈。双方会立即针对经贸议题进行磋商,最后甚至出现互利共赢的结果。

无论谁赢得总统大选,台湾今后五年都会面临对岸促统的压力。换言之,中共不可能让两岸关系一直维持“不统不独”的现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台湾政党和政治人物在苦心经营选战的时候,也必须针对中共的“促统”问题,准备好因应的方案。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赵春山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427/189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