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澳大利亚国防战略近程防御变为远程进攻,应对区域威胁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阿德莱德级巡防舰停泊在布里斯班港。(2022年1月18日)

澳大利亚公布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国防改革,以应对正在变化的地缘政治。专家认为,澳大利亚此次强化海空军的计划展现其国防自主的企图,积极地加入印太地区的民主阵营,以共同应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威胁。

重新定义国防目标

澳大利亚总理阿拉巴尼斯(右二)在公布了澳大利亚《国防战略评估》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讲话。(2023年4月24日)

澳大利亚政府4月24日公布一份《国防战略评估》(Defense Strategic Review)报告,内容包括澳大利亚国防军(Australian Defence Force)正在制定新的国防策略,从“防御型”变为“进攻型”,以应对正在变化的地缘政治。整篇评估中,直接提及中国9次。

报告指出:“中国的军事扩张目前是二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且最具野心的国际威胁。这种军事扩张是在没有透明度的情况下发生,北京也未向印太地区国家说清楚其战略意图。”

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澳大利亚这份战略检讨报告的目的是应对来自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审议民主与全球治理中心研究员罗立佳(照片提供:罗立佳)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审议民主与全球治理中心研究员罗立佳(Li-chia Lo)对美国之音表示,在此次报告出来之前,澳大利亚的国防目标基本上是围绕着防止澳大利亚被入侵;到了911事件之后,国防目标转为“反恐战争”。在国际上的军事介入上,也大多跟随美国,派军前往不同国家执行任务。他认为,这次的报告几乎是重新定义澳大利亚的国防目标,因为任何区域(尤其是印太地区)爆发的军事冲突都会严重影响澳大利亚安全,所以新的国防战略以“危及国家整体利益的威胁”为对象,以维护区域现有秩序和安全为目标、提升国防实力来吓阻可能改变区域平衡的威胁。

罗立佳说:“从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作法出发,澳洲(澳大利亚)改变以陆军向外派兵为做法的方针,放眼空中和海洋,从这两方面建立起澳洲的防护网,强化海军并引进长程飞弹。”

罗立佳指出,虽然该报告中并未出现“台湾”,“南中国海”也仅出现过一次,但在报告的第27页放了一张以澳大利亚为中心的印太地区地图,表达执政的工党在这份报告中所展现的企图心已经涵盖整个印太地区。

台湾国策研究院资深顾问陈文甲(照片提供:陈文甲)

印太战略学者、台湾国策研究院资深顾问陈文甲认为,中国成为印太地区地缘政治上最大的挑战,其不透明的军事政策以及侵略性的扩张已经导致区域内情势的紧张,引起澳大利亚极度地警戒,无法因地处南半球而作壁上观。

他对美国之音说:“看来澳洲已经扬弃过去自扫门前雪的地缘政治观点,选择加入印太方,以共同应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威胁。面对中国当前从东海(东中国海)、台海到南海(南中国海)的武力威胁,澳洲正在积极与美国等盟国合作,形成新的防卫体系,同时在最新的防卫政策方向上继续强化与盟国合作,以维护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黄惠华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表示,这份报告提到在澳大利亚北部军事基地和海军基地的扩建和改造,这将有利于澳大利亚、美国的军力投射从南太平洋扩及其他海域,包括南中国海。在整个印太地区之内,澳大利亚要打造一支可以独立行动的快速反应部队,与美国、盟国联合行动,这对日本的防卫也有补位作用。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黄惠华(照片提供:黄惠华)

黄惠华说:“对日本而言,澳洲扮演弥补日本自卫队行动受限之能力的角色。万一未来东海(东中国海)或者台海爆发冲突时,澳洲‘快速反应'部队的行动对美日同盟很重要。对澳洲而言,与位于东北亚的日本进行军事合作,为澳洲扩大印太地区影响力,打开了一个机会之门。”

黄惠华认为,这份报告显示澳大利亚在印太安全的角色将更加重要,而澳大利亚必须面对美中对峙之下的战略选择。

美中之间的战略选择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Penny Wong)4月16日在全国记者俱乐部发表她今年的第一次重要讲话。她表示,印太地区不应沦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二元竞争(binary competition)场域,不应由某一个单一大国主宰。她说,澳大利亚希望与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其他中型国家合作,以遏制来自区域以外的侵略。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黄惠华认为,澳大利亚不得不在与美国与中国之间做出战略选择,因此澳大利亚调整军事政策,加强国家安全体系作用,由此可看出美国与澳大利亚的战略利益有高度重迭性。

黄惠华说:“澳洲外交部长黄英贤不愿谈论战略选择的情况,因为这不是两个国家的选择,而是‘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意识型态的选择。”

印太战略学者陈文甲认为,这份报告说明澳大利亚避开在美中之间的战略选择,强调与区域内盟友的安全合作,以应对迫在眼前的区域安全问题。

他说:“澳洲作为印太地区的主要国家之一,未来在印太地区的安全合作中可以采取加强与印度、日本、东盟国家等区域国家的合作,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多边安全机制。这样的机制可以提高区域国家之间的信任,并共同应对安全挑战。”

陈文甲认为,澳大利亚与日本一样,逐渐迈向更多的战略自主。

澳中关系专家罗立佳表示,美中对抗是这份报告的大背景,中国军事实力的扩张是区域不稳定的威胁,但美国不再是单极强权,区域安全无法仅倚赖美国。澳大利亚此次强化海空军的计划,就展现出国防自主的企图。

罗立佳说:“核心概念是‘威胁'和‘吓阻',就是用吓阻来降低威胁可能带来的风险。对应到现任工党的印太外交政策,就是在维持现状的同时,透过吓阻,尤其是建立在盟友国防独立性为前提的共同吓阻,来确保区域的权力平衡与和平。”

罗立佳指出,这也是工党政府先是延续前任莫里森政府签订的澳英美三方安全同盟(AUKUS),又进一步落实未来三十年核潜艇的合作方案之后,在短时间内再推出国防战略检讨报告的原因。他认为,澳大利亚这些动作确实能吸引价值相近的盟友以维持现状,但就长期而言,很容易陷入军备竞赛的陷阱。

强化武器时亦应清楚定义“威胁”

澳大利亚的最新国防改革计划将把澳大利亚军队的攻击能力从目前的仅有40公里距离,一举扩大到攻击500多公里以外目标的能力,并将重点从陆基装甲武力转移到“远程攻击能力,使用澳大利亚自制弹药,并达到自给自足目标”。

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洛伊(Pat Conroy)4月24日表示,增加远程攻击能力“是为了让澳大利亚军队拥有未来所需的火力和机动性,以应对一切可能的攻击”。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黄惠华表示,以前澳大利亚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较为安逸,但是现在许多国家拥有远程且具有精准打击能力的导弹,促使澳中在近几年更加重视与国安相关的科技研发。

她说:“澳洲国防科技研发政策具有与中俄进行军备竞赛、军事平衡的战略意图,中国或者俄罗斯面临的军备竞赛对象,不只是美国,而是美国背后的强大的印太战略大联盟国家。”

黄惠华指出,报告的重点之一是“国防领域新科技的研发与使用创造机会”,包括与美国共同开发高超音速武器,美澳2020年12月签署了一项关于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实验样品开发与测试合作的协议,以及2021年澳英美三方安全同盟以军事科技转移为目的而成军,美澳联合开发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都在开发计划之内,未来将看到澳大利亚更多的国防实力提升。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审议民主与全球治理中心研究员罗立佳表示,根据这份报告,建立导弹系统的目标,尤其是远程导弹系统,是类似澳英美三方安全同盟的做法,与盟国合作,早期先购买武器,接着通过盟国提供经验、知识和技术、资源和人才,在澳大利亚本地制造,从根本上提升澳大利亚的国防实力、科研技术的能力和厚植人才库。他指出,这些目标受到肯定,但澳大利亚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预算和人力,在急迫的步调之下完成这项任务,会是重要的关键。

罗立佳说:“目前的规划是希望在10年内可看到初步成果,但这样的步调似乎赶不上中国军事实力扩张的速度。面对这样的处境,现任政府所提出的方案,究竟只是纸上谈兵?还是希望透过这份报告,更加强化威胁的迫切性,从而加速提升国防实力的进程?”

罗立佳认为,问题出在现任政府对于“威胁”的定义不够清楚,以“吓阻”为手段,却避而不谈真正应战所需的准备和意志。他强调,没有应战决心,吓阻也就没有效果。澳大利亚总理承诺将在两年后推出新的报告,希望届时对于“威胁”有明确的定义。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美国之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429/189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