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求职路漫漫 中国大学生忧文凭成“白纸”

“他们说我是新手。用我的面试官的话来说,我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一直在找工作、22岁的中国大学毕业生Connie Xu告诉《南华早报》。

2023年中国开始出现企业裁员潮,极大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危机。图为2022年8月26日北京一招聘会。

“他们说我是新手。用我的面试官的话来说,我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一直在找工作、22岁的中国大学毕业生Connie Xu告诉《南华早报》。

在各个求职门户网站上寻找了50多个职位后,Connie Xu终于在中国一个大城市一家公司获得面试实习工作的机会。Xu今年6月毕业,取得了中国语言文学学位,她认为自己是该职位的良好候选人,拥有必要的技能和大学项目的课堂经验。因此,她花了90分钟来参加面试,梦想获得高薪就业的机会,但事情并没有如她所希望的那样进行。

于是,她不得不继续寻找机会,且她并不是唯一一个为找工作而苦苦挣扎的人,今年进入中国劳动力市场有1158万名应届毕业生。

中国疫情后经济复苏缓慢,导致青年就业状况恶化,5月的青年失业率达到20.8%。一些年轻的中国人甚至放弃了职业生涯,从事低薪体力劳动;与此同时,雇主正在拒绝招收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因为他们担心中共三年清零封锁导致大学生无法获得重要的技能和工作经验。

职位空缺的缺乏加剧了中国年轻人的幻灭感。大学生纷纷在网上晒表达“颓废”的毕业照,或扔掉学位证书,或以数字方式将毕业证书烧掉,中国年轻人开玩笑说他们在高等教育上花费的时间被浪费了。

受中共疫情封控拖累的大学毕业生

《财富》(Forture)网站7月1日报导,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Larry Hu)在6月中旬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由于消费者需求疲软,企业不愿招聘,而消费者则因为劳动力市场疲软而不愿花钱。”

《南华早报》报导,上海外企招聘人员米里亚姆·威克茨海姆(Miriam Wickertsheim)表示,她最近面试的应届毕业生,那些在2019年至2023年攻读本科学位的人,感觉他们对招聘人员来说更没有吸引力,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在网上获得学位的。

“他们的面试官说,他们只进行远程学习,因此社交活动较少,面对面工作、培养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的机会也较少。”她说,“雇主表示他们只会等待下一批毕业生。”

“大学四年,我们在校园里被困了三年,”Xu感叹道。

《财富》报导,康奈尔大学高级贸易政策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中国区负责人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表示,政府的资本密集型发展模式,对刺激青年就业几乎没有作用。

普拉萨德对《财富》杂志表示:“技能不匹配等摩擦,再加上就业增长整体疲软,削弱了中国年轻人的就业前景。”

在中国工作了13年多的威克茨海姆对《南早》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持有的学位根本不是(就业市场)所需要的。

中国经济复苏正在迅速失去动力

一个经济增长放缓的国家意味着数百万中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减少,尤其是技术性工作。

《南华早报》报导,威克茨海姆补充说,许多传统上为许多应届毕业生提供第一份工作的中国小型私营企业,在疫情期间遭受了损失,并且仍在挣扎恢复中。

“即使公司提供职位空缺,它们也是替代职位,而不是扩张(职位)。这些不是初级或研究生级别的职位。”她说,“公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招收应届毕业生并教导他们为公司增加经济价值。”

“目前,在商业环境充满挑战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做出这些贡献。”她说。

《财富》报导,安全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of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经济项目高级研究员杰拉德·迪皮波(Gerard DiPippo)表示,中国的失业青年可以分为两类。

迪皮波说:“一个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即那些可能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或者通常在制造业或建筑业工作的人。”他指出,这两类人的就业在中国表现得相当糟糕。

迪皮波接着表示,受过更多教育的人通常会寻求在阿里巴巴或腾讯等中国科技公司工作,然而,“近年来,他们大幅放缓了招聘速度。”他说。

他补充说,零工经济的招聘可能已经达到顶峰,这种经济曾吸收大量年轻劳动力。

在中共政策性打压下,中国房地产市场乱象重重,国企房地产高管被查、大量地产企业或面临破产,加剧了中国房地产危机。中国科技巨头在近几年也一直遭到中共打压。

中国经济复苏正在迅速失去动力。由于持续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家庭对投资新房持谨慎态度。企业正在抑制投资。在经历了COVID-19疫情后最初的消费爆发之后,消费者支出正在放缓。巴克莱、高盛、瑞银、野村等银行均下调了对中国全年GDP的预测。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03/192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