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惊人的镜子理论,读懂受益终身

“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努力追求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以窗观世,以镜知己。”

仔细想来,确实如此。

一个人,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然而,生活中,很多人习惯拿镜子去看待他人。

这样做,不仅看不到真相,反而会徒增烦恼。

与人交往,若想相处得舒服,人生走得更平坦,便要学会摘下这4面镜子。

不用放大镜,看别人缺点

有位作家曾说:

“看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一个人,若一味地看到别人身上的毛病,无限放大别人的缺点,便很难自我成长。

而懂得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蓓在一家杂志社上班,她和公司大部分同事相处的都很融洽。

唯独很讨厌一个男同事,还私下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眼镜男”。

小蓓打心底看不上他,觉得他长得尖嘴猴腮,穿衣服也很邋遢;

还总爱在总编面前表现自己,反正就是看他哪儿都不顺眼。

有一次,社里要做一期特刊,主编把任务交给了小蓓和“眼镜男”,想让他俩共同合作完成。

小蓓虽然心里万般不愿意,但又不敢回绝主编,只能暗暗地认倒霉。

没想到和这位男同事合作几天后,小蓓慢慢转变了对他的看法。

男同事为了完成工作进度,每天毫无怨言地早出晚归。

他考虑到小蓓住得比较远,总是会让小蓓先回家,自己留下加班。

小蓓对男同事也有了改观,她不再拿着放大镜对准他的缺点,反而在这次的合作中发现了他身上的优点。

以前在小蓓眼里的爱表现,现在看来却是工作中有上进心。

以前是小蓓眼中的邋遢男,现在看来反而觉得有些“可爱”。

小蓓和男同事顺利完成了总编交代的任务,他们合作的期刊获得了好评。

后来,他俩还成为职场中的好搭档。

《简爱》一书中有说过:

“有些人只能看到细微的缺陷,却对星球的万丈光芒视而不见。”

生活中,看到别人的缺点很容易,难得的是发现他人的优点。

若只会挑别人的刺,不仅自我内耗,还会平添愤懑。

唯有学会欣赏他人,才能变得优秀,收获更多善意。

为人处世,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不是一张爱挑剔的嘴巴。

与其挑剔他人,用放大镜探寻他人缺点;不如敞开胸怀,在协作中收获成长。

与其评判别人,只盯着别人的不足之处;不如审视自己,在改进中实现进步。

和人相处时,学会容下别人的不同,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才能行稳致远。

不用显微镜,看婚姻生活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张照片。

一滴水,用眼睛看时,看到的是晶莹剔透。

若放在显微镜下细看,看到的却全是杂质。

纵观婚姻生活,亦是如此。

一味地揪着细枝末节,便只能看到一地鸡毛;

对生活琐事难得煳涂,婚姻才能够幸福长久。

着名词作家乔羽和妻子的婚姻一度成为佳话。

他与妻子一见钟情,闪婚后的生活,却让他出乎意料。

因为两个人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同。

妻子爱干净,甚至到了洁癖的程度,地上不允许有一根头发丝,必须要穿睡衣才能进卧室,还要求丈夫也要做到。

这令生性随意的乔羽,难以接受,妻子的要求让他感到痛苦,为此他常常向老友“诉苦”。

妻子爱讲究,买东西从来不去小店铺,吃饭从不去小馆子。

就算买个醋也要雇辆车,专门跑到当时北京最有档次的百货大楼购买。

而乔羽没那么讲究,凡事只图个方便,喜欢就近吃饭、买东西。

时间久了,乔羽便向妻子提出“抗议”,最后却以“求情告饶”宣布结束。

因为他深爱着妻子,不想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妻子计较,让她不开心。

所以他处处忍让着妻子,还常常笑着说道:

“我老婆是贵族,我是平民。

各有各的习惯,两人有冲突时,不要那么较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

“无论嫁给谁,都有一屋子的事情,没有完美的婚姻。”

当昔日的激情和甜蜜褪去,当往日的浪漫被消磨殆尽,婚后生活只剩下埋怨和争吵。

相处久了,容易心生疲惫,互生嫌隙。

婚姻本是两个不完美之人的结合,学会接纳包容对方的缺点,在漫长的岁月里彼此磨合,互相妥协。

若拿着显微镜放大生活细节,便很难经营好自己的小日子。

而真正好的婚姻,大抵是在看清纷扰杂事之后,却依然能包容彼此,应该是在看透婚姻生活真相之后,仍能互相陪伴守候。

不用后视镜,看过往的路

热播剧《人生之路》中的巧珍是活得最通透的人。

当被深爱的男友分手时,她既没有寻死觅活,也没有去闹去纠缠。

她不吃不喝地绝食几天后,便很快就从失恋的痛苦中抽离出来。

这时,另一个爱慕巧珍的追求者马拴再次上门提亲。

巧珍被马拴的真心所打动,最后决定嫁给他,并和他好好生活。

婚后的她,努力地经营着自己的小家,日子过得平淡又踏实。

正当她沉浸在婚姻的幸福当中时,不料,女儿却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她没有怨天尤人,果断和丈夫做出决定,卖掉家里的窑厂,再东拼西凑了些钱,立刻带着女儿去上海治病。

在上海生活的那段日子开支很大,她就去给人当佣人来补贴家用,维持着生活。

女儿的手术进展的很顺利,眼看着难熬的日子也即将结束。

上天却在中秋之夜给她开了个玩笑,她的丈夫不幸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

她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但转眼看着一旁乖巧的女儿,她告诉自己,为了女儿也要坚强起来。

安葬好丈夫后,她继续带着女儿在上海生活。

后来,她在上海开了自己的店,生活也逐渐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

巧珍热爱生活,眼里总是放着光芒,遇到任何磨难,都能及时放下,永远向前看。

不由想起泰戈尔曾说过的一句话: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伤心,那么你也将错过繁星。”

人生路上难免遇到挫折,若只盯着过往的路,便看不到未来的道;若执着于过去的事,日子便过得一团糟。

用后视镜看过往,一味的频频回头,生活也只会停滞不前。

无法改变的事情,要坦然接受;无法挽留的人,要学会放下。

往后余生,不纠结过往,勇敢向前看,人生才会溢满阳光。

不用透视镜,看他人的窗

《菜根谭》中说道:

“不揭他人之短,不探他人之秘,则可以此养德疏害。”

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些不愿提及的隐私,不愿诉说的秘密。

若拿着透视镜去审视他人,探究他人,只会带来数不尽的烦恼和尴尬。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一位叫乔治的年轻人,在社区的养老院做志愿者。

在照顾的那些老人中,他注意到了有位86岁的高龄老人,经常孤零零地坐在椅子上发呆。

乔治很好奇,便不停地去询问老人。

老人并不想搭理他,但乔治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总是去追问老人。

有一次,乔治像往常一样走到老人身边问道:

“你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坐这里,家里就没孩子来看望你吗?

没人陪你,你一定感到很痛苦吧?

你没有老伴吗?”

他不停地打探着老人的私事,老人被问烦了,毫不客气地让他滚出了房间。

过了一段时间,乔治再来养老院的时候,发现老人已经转院。

后来听养老院其他人说起,乔治才了解到,原来那位老人的老伴五年前肝癌去世了。

儿子因为犯罪被捕入狱,女儿前两年也生病走了。

唯一的孙子在国外念书,只来看望过他一次。

得知真相后,乔治自责不已。

从那之后,他学会了不再去追问他人,不打探他人的隐私。

诚如一位作家所说:

“不要刨根问底别人的过去,那可能是他永远不想触碰的回忆。”

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常常打着“关心你”的旗帜,只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停地揭人伤疤。

殊不知,这无异于往别人伤口上撒盐,只会给他人造成困扰和带来伤害。

不探别人的窗,不揭别人的秘密,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也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善良。

余生,多专注自己,少窥探别人,相处才能不费力,关系才会长久。

哲学家尼采曾说:

“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努力追求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

唯有不用镜子去审视别人的不足,才能从镜子中认清自己。

不拿放大镜看他人缺点,懂得欣赏包容,关系才能长久稳定;

不拿显微镜看婚姻生活,学会假装煳涂,感情亦能幸福美满;

不拿后视镜看过往的路,坦然接受放下,生活方能豁达前行;

不拿透视镜看他人隐私,不揭短不越界,人生便能赢得尊重。

愿你我能摘下这4面镜子,往后的日子,不用镜子看人,活得清醒自知,明白通达。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有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18/192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