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政党 > 正文

译文:最新民调揭示了欧洲对华辩论的盲点

作者:

译者:仁者乐山

尽管欧洲人认为“中国不是俄罗斯”,但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却比某些媒体报道的要复杂得多。“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收集的国别数据显示,许多欧洲国家对中国及其国际角色的看法正在发生深刻转变。

2023年4月,“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ECFR)对11个欧盟国家的成年人进行了民意调查:奥地利、保加利亚、丹麦、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波兰、西班牙和瑞典。向公众提出的问题围绕与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的问题。除其他问题外,受访者还被问及他们对中国对欧洲的意义以及中俄关系性质的看法。由Jana Puglierin和Pawel Zerka撰写的报告中总结的民意调查结果,在专家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欧洲和其他地区民间社会成员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外交官和国营媒体还利用民调的一些结果,来证明中欧关系应该回到疫情前和战前的“正常状态”。例如, 中共外交部欧洲事务司司长王鲁彤利用这些数据来宣传他的观点,即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和媒体都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而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则转发这些结果来宣传所有欧洲人都一致认为中国是他们必要的合作伙伴的观点。此外,中方还进一步利用ECFR调查中的一些数据来强化一种看法,即如果台湾问题爆发冲突,欧洲很可能会保持中立。但就政策影响而言,民调结果是否真的如此明确和直接?

对中俄关系的看法

此次调查的最大收获之一是,欧洲人认为“中国不是俄罗斯”。换句话说,尽管布鲁塞尔和许多其他欧洲国家的政府越来越担心目前与中国政府的关系现状存在风险,并造成政治和经济上越来越多的不对称,但11个欧盟国家的大多数受访者似乎并不愿意明显拉开本国与中国的距离。平均而言,43%的受访者表示,中国仍然是欧洲必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必须与之进行战略合作。与此相比,2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我们需要与之竞争的对手,而只有1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欧洲的对手,我们与之存在冲突。

然而,国别数据显示,在一些受访国家,“伙伴心态”似乎受到了一些人的挑战,这些人认为在对华政策中应更认真地考虑竞争和竞争角度。例如,在传统上为中欧关系定调的欧洲主要国家之一——德国,民意似乎出人意料地鹰派:3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必要的合作伙伴,3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竞争对手。再加上1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敌手,可以推测有一半的德国受访者同意需要对德国的对华政策进行深远的调整。数据显示,瑞典、法国和丹麦的情况也是如此。

ECFR民调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涉及中俄关系,以及如果中国向莫斯科提供武器弹药,可能对其实施的制裁。尽管相当低的26%的欧洲受访者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在紧密的反西方联盟中或多或少是平等的伙伴,但如果中国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援助,对中国实施制裁的意愿似乎非常高。

重要的是,尽管有关制裁的问题强调制裁可能严重损害西方经济,但41%的欧洲受访者同意制裁应该实施。在11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有3个国家(瑞典、丹麦和荷兰)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同意这一前提。只有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在这个问题上的同意率低于30%。

就经济关系而言,公众对欧洲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的风险评估仍不确定。尽管35%的受访者认为中欧关系中的风险与收益并存,但16%的受访者认为风险更大,21%的受访者认为收益更多。然而,当被问及更具体的问题时,ECFR的受访者在评估中更有主见。例如,多达65%的受访欧洲人认为,中国拥有欧洲的桥梁或港口等基础设施是不可接受的,而只有18%的人认为可以接受。然而,在中国公司建设基础设施的问题上,民意调查的结果则比较平均,39%的受访者表示同意,43%的受访者表示不同意。可以看出,对所有权所意味着的控制权的看法,似乎更加两极分化。大多数欧洲受访者也同意中国公司不应收购欧洲的科技公司(52%)或报纸(59%)。

台湾是一个盲点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ECFR的民意调查触及了国际辩论中最具争议但也最有影响的话题之一,即中国可能入侵台湾。当被问及假设中国入侵台湾,美国加入战争保卫台湾时,62%的欧洲受访者希望他们的国家保持中立。不出所料,这一结果得到了中方的热烈回应,这表明了这一话题对中国政府的重要性。在受调查的国家中,瑞典和波兰是仅有的两个超过30%的受访者希望在台湾防务问题上支持美国的国家。另一方面,奥地利和保加利亚分别只有9%和8%的受访者支持华盛顿。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首先,这些数字显示,在欧洲许多地区,台湾可能仍被视为地理上遥远的地方,对欧盟当地情势影响甚微。这种误解可能与缺乏对台湾的报道和关注有关,而这种报道和关注会超越长期以来对所谓的“叛逃省份”——中国和美国等大国博弈中的一颗棋子——的简单化描述。

此外,欧洲人现在可能没有兴趣保卫台湾,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将台湾与自己的安全(因为在乌克兰战争期间,欧洲和印度洋-太平洋的潜在战场正在合并)、自己的经济繁荣(因为台湾在国际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和高科技发展(因为台湾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地位)联系起来。最后,捍卫台湾民主的重要性,对于许多希望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欧洲人来说,也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这一体系使欧洲大陆繁荣了数十年。换句话说,如果台海局势升级,中立可能不是一个选项。

ECFR最近的民调数据对中国相关政策的影响并不像中方所希望的那样简单明了。重要的是,如果调查样本中包括一些较小但更自信的国家(如立陶宛或捷克共和国),平均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尽管如此,目前的结果确实显示出欧洲各国在公共辩论中的一些盲点,而台湾对欧盟和全球秩序的重要性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盲点。目前急需的是在专家和非专家受众中开展包容性的辩论,以拉近台湾在知识和更个人化层面上对欧洲人的距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台湾应该被工具化,例如在跨大西洋关系的背景下。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消除这一盲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介绍:Alicja Bachulska是CHOICE的研究员和“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政策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外交政策和中欧关系。)

原文链接:https://chinaobservers.eu/recent-polling-uncovers-the-blind-spots-in-the-european-china-debate/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CHOICE/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20/192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