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李濠仲:多少人看到郭台铭 会打消由商转政念头

作者:

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争取国民党总统参选提名失利,但似乎依旧对总统大位踌躇满志,有“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的味道,日前他在参加土城庙宇活动时,宣布将(再次)展开美国之旅,喊话支持者做他后盾,说他一定会给台湾不一样的未来。郭台铭或许可以被视为台湾“富人隐形政治”翻上台面的例子,但以他的发言和争取认同手段,却又落得“有钱就是任性”的形容。

“富人隐形政治”最具指标的一面,就是富人透过竞选捐款,以达影响政治的能力。富人投入金额愈多,表示他们希望促成选举结果满足个人意志的企图心就愈强。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税收公平协会的统计,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属于亿万富翁(Billionaires)层级的政治捐献为1850万美元,到了2016年大选,便暴增37倍,达到6.84亿美元。

而“隐形政治”的威力,就在2016年川普竞选总统时,亿万富翁对共和党提供的竞选捐款为3.71亿美元,比民主党的3.09亿美元多了20%,当年是川普得胜。但到了2018年期中选举,亿万富翁对民主党的贡献为3.13亿美元,略高于共和党的2.78亿美元,结果是民主党在众议院选举拿下了235个席次,多过共和党且取得众议院过半优势,并让民主党时隔8年再度重掌众议院。

上述调查,反映的就是富人“金钱”动向确实对美国政治具有一定影响。不过,西北大学曾进一步欲了解富人左右政治的心态,再又发现另一个事实:“富人对政治确实有影响力,但绝大多数都是在不公开谈论公共政策的情况下‘秘密进行’”。

当西北大学教授针对100位亿万富翁进行网路搜索(调查锁定的10年间),发现绝大多数顶级亿万富翁,包括比尔盖兹巴菲特、祖柏克、贝佐斯,他们在关于税收负担、社会保险金、增加税收、遗产税、企业税等等美国人所关切的社会经济问题上,这些人和这些议题的关键字连结却相当少,表示富豪在美国民主所扮演的角色,“捐款者”远大于“意见领袖”。纵有显著的个人意见,于经济问题上,多数也显得非常保守,他们在解决公共问题的习惯上,且更倾向透过个人慈善事业,而非影响政府决策。

这又带出了一个问题,“富人隐形政治”一方面既想透过捐款大力影响政治,一方面却又不愿意表达个人对公共问题的意见,原因或许就在“钱”一直以来正是他们最低成本影响政治的方式,他们之所以保持沉默,无非这些富豪们的政治偏好,恐怕很多是和美国大众的期望不一致,在很多问题上他们不积极表态,则可确保他们不会因为不受欢迎的政治观点遭到批评,甚至追究责任(尤其牵涉到税收政策和廉价劳力问题时)。

于是,当一名富豪打算从“政治幕后”走向幕前,他对很多公共议题当然难以再闪躲或含糊其词,也无法再如股神巴菲特那样,尽管对提高遗产税政策保持开放态度,在关于个人财富的实际处理上却又毫无相关作为。

回到郭台铭身上,以他过去“台湾首富”之名,也许在台湾政坛动见观瞻,但当他打算转换角色,直接竞选总统,有“钱”就不会是关键了。当他说他要“为台湾的和平、经济繁荣、行政效率、司法正义、居住正义祈福”,则他的每一个主张当然都会被提出检视,并和其他的竞争者进行比较。

那么,“台湾的和平”——会是他说的“如果我当选(总统),共机就不会来绕台了”?“经济繁荣”——这要如何解释“中国郑州富士康工厂员工工资抗争案”?“行政效率”——会不又是他“血汗工厂有什么不好?”的另一种实践?“司法正义”——我们却只记得“闻名业界的鸿海法律事务部门”。最后,一个能在加州比佛利山轻松买下7550万美元两栋相邻豪宅的人,他对“居住正义”的概念又会是什么?

结果,郭台铭的财富(尤其个人致富之道),某种程度看来反而更可能是他竞选总统的另一种包袱,这或许又促成他愈来愈依赖“民粹”发言重新自我包装,偏偏效果明显不敌已然成精的对手政客。对那些仍处于“隐形政治”状态的富人来说,眼见郭台铭的例子,应该会对由商转政的诱惑更戒慎恐惧才对。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30/193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