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万历皇帝的诅咒?定陵大量文物被毁 主持发掘的吴晗一家厄运

作者:
正如郑振铎、夏鼐等考古学家所担忧的那样,文物的保护技术和发掘意识成为了最大的隐忧。有些工作人员急于求成,仓促打开大门,致使深藏于地下三百多年的众多名贵字画、丝织品暴露在空气中后,迅速氧化,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其中,丝织品一动便成了粉末。1968年3月,吴晗双腿瘫痪的妻子袁震,离开人世。八个月之后,吴晗被迫害致死。死前,头发被全部拔光。1976年9月23日,他们的养女、22岁的吴小彦在狱中自杀。

万历皇帝朱翊钧

明代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做梦也没想到,他死后336年,有个研究明史的专家,邀约另外一名学者,联名上书,要求挖开他的陵寝看看。

1955年10月3日,由吴晗领头,起草了一份《关于挖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并将它送到了周恩来的办公桌上。周恩来一看署名,原来是吴晗和郭沫若起草的报告。两人都是名字砸得出巨响的历史学家,尤其是吴晗,他专攻的就是明代史,是著名的明史学家。其余参与署名的,还有沈雁冰、邓拓、范文澜等,都是在文化史学界很有分量的人物。

为什么选择明长陵呢?因为明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殉葬品可能多于其他陵墓”。

很快,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便得知了这一消息。两人找到报告的发起人吴晗,劝说他收回发掘明长陵的想法。

因为话不投机,双方发生了争吵。在争吵中,吴晗坚持他的主张,认为明长陵的挖掘对了解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而郑振铎和夏鼐则立足于现实的角度,强调大规模发掘陵墓的技术条件并不成熟,对出土文物的保存、复原,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毁。

三人争论了一个下午仍然没有结果,在发掘明陵这件事上,吴晗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送走郑振铎、夏鼐后,他就急忙找到郭沫若、邓拓等人,商量如何推动上面批准他们的报告。郑振铎和夏鼐则把希望寄托在周恩来身上,只有他能阻止长陵的挖掘。

五天后,传来消息,吴晗已经拿到了上面的批示:同意发掘。

欣喜若狂的吴晗,迅速启动了发掘明陵的准备工作。1955年12月初,在吴晗的主持下,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长范文澜等人组成。委员会下设一个考古工作队,由各方抽调人员参加。

最初,考古按照预订方案先发掘长陵。但考古队在长陵周围勘察了三天,始终找不到入口,也无相关资料可以查阅,一时束手无策。于是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找一个规模小点的陵墓进行试掘,等有了经验再回过头来发掘长陵?这一提议获得吴晗肯定,由吴晗拍板敲定了对定陵的发掘。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13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及其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陵。该陵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历时6年建成。考古队之所以转而选择它,一是定陵营建的年代较晚,地面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以后修复起来更加容易;二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做了四十八年皇帝,墓中的史料和文物可能多一些。

如果朱翊钧知道,随葬品多也是被后人挖掘的重要理由,他会不会选择薄葬?很倒霉的是,吴晗把他从明代十三座皇陵中选了出来。吴晗后来在文革中被拔光头发,与朱翊钧的报复有没有关系?

1956年5月,定陵挖掘正式破土动工。刚开始,定陵的发掘进展并不顺利,总是找不到入口。后经多次勘察,才在城墙的西南角,发现了一处塌陷的地方,同时还发现了一块特殊的石头,上面刻着“隧道门”三个字。于是继续挖掘,十多天后看见了券门,兴奋了一阵子,但接下来的挖掘,就再也没有了线索。

时间过了几个月,依旧没有发现地宫的影子。就在大家怀疑当初的判断是否有误的时候,出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此石距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这意味着前期的努力没有白费,地宫的入口近在眼前。按照石碑上记录的距离,还真挖到了一堵又高又宽的石墙,这就是石碑上记载的金刚墙了。

由金刚墙进入,便是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地宫大门。地宫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五个殿组成,建筑面积约1200平米。后殿是地宫中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上,摆放着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

考古工作者对明定陵进行了发掘,从地宫里带出来30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最为罕见的是明代的丝织物。

然而,正如郑振铎、夏鼐等考古学家所担忧的那样,文物的保护技术和发掘意识成为了最大的隐忧。有些工作人员急于求成,仓促打开大门,致使深藏于地下三百多年的众多名贵字画、丝织品暴露在空气中后,迅速氧化,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其中,丝织品一动便成了粉末。

还有一些考古工作人员,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软化剂,涂抹在半腐的衣物上,试图保护文物。谁知几个月后,这些丝织文物却变黑变脆。更有人建议在糨糊内加入防腐剂,以便长久保存。当时的文物保护技术的落后,再加上放置文物的库房设备简陋,出土的大半文物纷纷变成碎片。文物损坏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北京。

考古学家郑振铎、夏鼐深感痛心。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他们立即上书周总理,报告文物的损坏情况。很快,周恩来便签署命令:严禁在国内发掘皇陵。这后来成为考古界一条不得逾越的规定。

1959年9月30日,出土文物恢复工作做到最后阶段时,定陵博物馆宣布成立。

就在同一天,万历皇帝与两位皇后棺椁的复制工作完成。一位博物馆主任表示,开馆在即,原有的棺椁已经没有用处,可以丢掉,他下令将三具棺材推下山沟。这一愚蠢的举动,引发了伤及七条人命的定陵诅咒。

帝王帝后的棺木材料,是上等的楠木,抛弃后,被山下的两户村民运回家中。

其中,一对年迈的夫妻将楠木加工成了两具上等棺材。正在他们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时候,厄运也随之降临。仅只短短半个月时间,夫妻二人便相继离世。

而另一对年轻夫妻,用捡到的棺木,打造了一个大躺柜。还没来得及好好享用,大躺柜便像一个吃人的恶魔,夺去了这户人家五个孩子的生命。起初,他们的四位孩子在躺柜中窒息而死;此后,夫妻俩新生的男孩,也在躺柜中离奇死亡。

这是巧合,还是来自地狱的诅咒?

据当年的资料记载,在定陵的发掘工作现场,专家们最初发现三具尸骨的时候三具尸骨均已不同程度的腐烂,但是骨架保存尚且完好。并且考古工作者发现,这三具尸骨的毛发依旧完好且富有光泽。

后来为了探求这三具尸骨上的秘密,还原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三人的容貌,国家组织成了专家组展开讨论。当时在中国的苏联著名雕塑家格拉西莫夫提议将三具尸骨送往苏联进行修复,遭到中国方面拒绝,坚持自行修复。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最后却成为灾难。

定陵博物馆成立八年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文化运动,帝王将相成了封建阶级的代表人物。为迎合阶级斗争的需要,有关部门邀请来两位雕塑师对三具尸骨进行建模复原工作。两位雕塑师以高度的阶级觉悟,将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作了符合革命标准的丑化。

经过艺术创作的万历形象,头戴瓜皮金丝小帽,面容凶狠,鹰钩鼻,血盆大口,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手拿皮鞭侧身站立。这样的复原模型,谈不上真实,却更多地体现了极左路线下,对于历史人物的蓄意抹黑。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则被刻画为地主婆的丑陋形象。

原本,当年出土的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遗体,一直存放在定陵博物馆的一处角落中。1966年阶级觉悟有了极大提高的革命群众,在得知这三具尸骨还被保留着后,义愤填膺地冲进了定陵博物馆,他们高呼口号,强烈要求将三具尸骨焚烧示众。

面对来势汹汹的造反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敢阻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造反者将三具尸骨拖出地宫。为了制造宣传效果,批斗大会特意召集定陵管理处、供销社、林场、粮站、学校等单位共同参加。

三具尸骨被搬到广场上后,人群像打了鸡血似的群情激奋,几十个好斗分子手拿石头砖块砸向尸骨,石头砖块像冰雹一样落下,很快就将三具尸骨砸得七零八落,一地狼藉。

最后,意犹未尽的造反者又将三具尸骨放在柴堆上焚烧。在熊熊烈火的吞噬下,三具尸骨最终化作灰烬。当晚大雨倾盆,皇帝皇后的骨灰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

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遗骨,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他们的惨遭破坏,是文物考古的严重损失。

两年后,最能理解文物价值的故宫博物院,无论造反派还是保皇派,一律下放湖北省咸宁县五七干校。在思想总结会上,有人说,这辈子最操蛋的事情,是在1956年刨了万历皇帝的定陵……

1968年3月,吴晗双腿瘫痪的妻子袁震,离开人世。八个月之后,吴晗被迫害致死。死前,头发被全部拔光。1976年9月23日,他们的养女、22岁的吴小彦在狱中自杀。

我们不知道,这一切是否和吴晗挖掘定陵有关。万历皇帝在地宫中睡了三百多年,已经与世无争,最终却被人挫骨扬灰,站在他的角度,能不发出诅咒?

2023-08-12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汉嘉女1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14/1940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