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一个特殊年份,这一年“阿拉伯之春”导致两个国家内战,一个是叙利亚战争,一个是利比亚战争,为何不叫内乱?因为有西方国家插手,因而并非单纯的内战。在利比亚战争中,号称“阿拉伯传奇”和“中东狂人”的卡扎菲被自己反对派武装击毙,这位统治利比亚长达42年的领导人以这种悲惨的方式结束生命,结局令人深思。
不得不佩服卡扎菲27岁发动政变,没有兵没有枪的情况下,居然神奇般政变成功成为利比亚领导人。而且卡扎菲执政时,让利比亚走向富裕,特别是他引以为傲的《绿皮书》,成为他治国宝典,也是他向外国政要推荐的一本书。但这本由卡扎菲所写,被扎扎菲奉为治国宝典的书籍,不但没救了卡扎菲,也从来没有被阿拉伯国家和中东国家所认可,为什么世界各国不认可这本书呢?
一本书如何打天下?
何谓《绿皮书》?顾名思义,书的封面是绿色的,因此叫“绿皮书”。此书著作人是卡扎菲,版权所有者是卡扎菲。《绿皮书》形成于1973年,也就是卡扎菲政变后的第四年。卡扎菲是一个文人,文人的思想很强大。因此,卡扎菲针对西方体制和东方体制,他认为阿拉伯世界应该也有自己的“主义”,因此他提出自己的理论就是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世界理论”。这是《绿皮书》最初形成的背景。
1976年到1979年,利比亚又先后出版了三本阐述卡扎菲“第三理论”的书籍。而且封面都采用象征利比亚的绿色,因此被称为《绿皮书》。在卡扎菲执政42年里,绿皮书成为利比亚人从小到大必读的理论课本,而且利比亚的街头巷尾张贴的标语也来自于《绿皮书》。
在利比亚,《绿皮书》家喻户晓,人手一本。利比亚人不用知道油价多少,也不用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但《绿皮书》的内容要知道。此书是利比亚人心中的希望和生命。卡扎菲曾在《绿皮书》中提到把“把沙漠变为绿洲”,鼓励民众只有“只有自力更生,利比亚的前途才能一片光明。”利比亚民众就是以这种梦想跟着卡扎菲42年,沙漠没有变绿洲,而是变成销烟战场,如今依旧硝烟不断。
《绿皮书》写的什么内容?
此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讲民主问题及解决方法是“人民政权”,在这一章中,卡扎菲阐述了国家统治工具、议会、政党、阶级、公民投票、人民大会和人民委员会及社会法律、报刊。第二章介绍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社会主义”,卡扎菲着重论述了生产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提出生产者即是消费者的口号,主张社会各成员都应平等分享社会财富。第三章阐述世界第三理论的社会基础,主要是卡扎菲对历史、民族、社会、妇女、家庭及宗教问题的看法。
卡扎菲阐述“世界第三理论”时认为:议会是靠不住的,议会制定的法律也是靠不住的,政党更靠不住,组织和个人都靠不住,得出结论是民主绝对靠不住。卡扎菲认为人民不能由任何别的人来代表,他们只能自己代表自己。因此,利比亚不设任何代议机构,只有一个为全体人民办事的“总人民委员会”。在经济上,卡扎菲认为人只要满足了民众基本需求,其他的追求都是没必要的;从社会角度来说,卡扎菲认为只要协调了民族主义和宗教问题,世界就能和平。总而言之,卡扎菲的《绿皮书》也是为自己执政的一个解释。
卡扎菲在写《绿皮书》时很重视,他会把全世界有名的思想家和作家邀请到利比亚,在与他们的讨论中,他抓住只言片语,形成自己的写作灵感。
《绿皮书》里还有着明显的《古兰经》痕迹,以及埃及纳赛尔《革命哲学》思想。因为纳赛尔在卡扎菲眼里是导师,卡扎菲是纳赛尔忠实粉丝。
另外,《绿皮书》里也反映出卡扎菲思想来源,因为他是贝都因人后代,从小跟父母在沙漠生活,吃驼奶住帐篷,虽然不富裕,但能自足。而且当部族内部有矛盾时,不是寻求法律解决,而是让酋长进行调解。贝都因人的生活,从不认可什么政治制度。因此卡扎菲在《绿皮书》中有自己的一套乌托邦式的设想,与顺应自然法则行事社会制度很相似。从卡扎菲一生始终住帐篷来看,他一直固守着贝都因人的生活方式。
一本书如何遍天下?
1987年,德国有一支叫伊瑟隆的冰球队,突然成为媒体焦点。因为濒临破产的冰球队在赛季开始前公开宣布:球队已经找到新赛季的赞助者,那就是利比亚世界绿皮书研究中心。将来这支冰球队就要把卡扎菲的《绿皮书》当广告印在球衣上,背着《绿皮书》转战各大赛场。让所有球迷们能看到卡扎菲的思想理论。不过赞助一支球队,利比亚绿皮书研究中心要拿出90万美元,这些钱对于卡扎菲来说是九牛一毛。
但德国冰球联盟和西德政治家不愿意,他们认为如果印上《绿皮书》,就背离了体育运动保持中立的原则。不久伊瑟隆冰球队被迫取消了《绿皮书》的赞助。但有人说《绿皮书》在利比亚人手一本,现在要着急走出国门了。
其实《绿皮书》早就走出国门了,而且卡扎菲访问过的国家,以及访问利比亚的外国政要,他们都会得到一本卡扎菲赠送的礼物《绿皮书》。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访问利比亚时,卡扎菲的赠送的礼物也有一本《绿皮书》。恐怕已经被赖斯“压箱底”了。
卡扎菲作为阿拉伯国家和中东国家中特立独行的人,相信只要是信奉伊斯兰教,与利比亚交好的国家都会得到一本《绿皮书》。再加上各个友好国家的翻印,以及利比亚绿皮书研究中心推介,《绿皮收》已经遍布全球。
一本书如何臭天下?
卡扎菲能在利比亚执政42年,这样长的时间,能从《绿皮书》中找到卡扎菲的理论。也就是说卡扎菲执政理念与《绿皮书》紧密相连。就凭卡扎菲的职务来看,他既不是总统也不是议长,更不是国防部长,他没有职务,就如他所说的“1977年,已经卸任全部职务,把权力交给人民”。因此,卡扎菲只保留一个上校军衔,而且外部称卡扎菲“利比亚领导人”。但这种没有职务的领导人,执掌利比亚42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其理论都在《绿宝书》里了。
卡扎菲按照《绿宝书》的理论也进行了实践,比如与埃及合成联邦国家,后来出现矛盾解散了。他还想与突尼斯、乍得合并为联邦国家也失败了。在阿拉伯国家和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国家中那些与利比亚友好的国家,为什么没有接受《绿宝书》呢?
首先,《绿宝书》是卡扎菲所谓的“治国理论”,但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如果硬要套用《绿宝书》,必定使国家治理带来“消化不良”。因此阿拉伯国家领导人都看得很明白,他们不会轻易接受卡扎菲的理论的。
其次,卡扎菲的个人魅力并非是阿拉伯国家威望最高的。卡扎菲行事诡秘,不按常理出牌,无论共形象还是他的处事风格,并不像纳塞尔那样得到阿拉伯国家的广泛认可。而且利比亚内部问题太多,家族贪污腐化,阿拉伯国家怎么能接受卡扎菲写的《绿皮书》呢。
第三,怕遭到制裁。《绿皮书》实际就是卡扎菲独裁统治的“单行本”,试想在全球有哪个国家不设议会、不进行投票就当领导人的?否则就被西方国家以“人权为由”进行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