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陈鹏顺:从伦敦涂鸦事情看中共治下的国民素质和中共大外宣的溃败

作者:
在中共在国际舞台上不停张牙舞抓,海外中国人形象日益受损的情况下,海外中国人应该做的是与中共切割,勇敢地站出来,向人们展示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是小粉红,还有很多中国人是秉持普世价值观,并勇敢抗击中共的。

伦敦当地时间8月5日,一群就读于皇家艺术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以仿效在中国随处可见的政治标语的方式,在红砖巷(Brick Lane)的墙壁上先以白漆将当地艺术家的众多涂鸦全部覆盖,然后喷上中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红字。策划此事的王汉铮(网名“一鹊”)随后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自己的“艺术作品”。

事情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传播,引起艺术界人士的强烈不满,并直接导致当地各路反共人士自发前往红砖巷,进行反共涂鸦创作,持续多日之久。例如,“自由”和“平等”前面被加上“无”字,有人写上了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的日期如1989年6月4日的天安门大屠杀,以及2019年6月12日的香港反送中大游行等。而位于伦敦的反共青年组织“China Deviants”更是三度前往红砖巷,展示了白纸革命铁链女李文亮、香港、台湾、西藏、新疆等内容,并联系艺术家创作了以“自由勇敢翻阅高墙”为主题的画作,包含白纸革命、太阳花学运、雨伞运动等元素。来自民众自发的反共涂鸦,几乎使红砖巷涂鸦墙变成反共墙。

这群中国留学生的行为,反映出在中共党国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国民逐渐丧失基本的公民素质,以丑为美,坐井观天,浑然不知世界对待中共态度的变化,与自由世界的价值观背道而驰,而中共的意识形态战在海外也遭遇大溃败。

首先,王汉铮等人行为粗莽,完全置涂鸦社区的习俗公约于不顾。虽说涂鸦属于公共艺术创作,谁都有权利涂上自己的画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例如,艺术家们为了尊重他人的作品,让其有一定的展示时间,一般会选择创作时间较早的、或已有损坏的画作去覆盖,同时也只会占用墙壁的其中一块空间。另外,红砖巷上的一幅画作属于一位已故艺术家,其他人在涂鸦时都会注意避开此画作以示尊重。对于这些公约,王汉铮等人不管是出于无知还是无视,他们一夜之间将所有涂鸦全部覆盖的行为犹如野牛闯进瓷器店,使一众精美艺术品瞬间被毁。而以白底为背景,配上24个印刷体大红字,毫无美感可言,但作为皇家艺术学院这一顶尖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却引以为豪,此外还有“粉红”留学生得知后前往红砖巷拍照留念。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中国歌手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共产党治下的中国,就是一个现实中的罗刹国,黑白颠倒,以丑为美。

王汉铮万万想不到,原以为值得炫耀“艺术作品”,会引起当地艺术圈以及华人的迅速回应和反击,谴责和批评之声铺天盖地而来,以至于他本人不得不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自己没有政治立场。然而网民们并不买账,“反贼”们认为他是“粉红”,“粉红”们认为他是“反贼”,使得王汉铮陷入两面不讨好的境地。王汉铮何以对现实的认知如此之差?这源于一个由来已久的现象。多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地有大量留学生,这些留学生虽然肉身已经翻墙,但思想仍然停留在墙内。尽管在海外已不再有中共网络防火墙的阻隔,可以自由使用在中国被禁的Google、Youtube、Twitter、Facebook等服务,但他们依然选择使用百度、B站、微博、微信,依然选择接收来自中国的被操纵的咨询,将自由世界的真实信息拒之门外。而近年来,由于中共的战狼外交,在国际上的各种粗鄙行径,尤其是Covid以来中共对待疫情的掩盖和不负责任行为,中国在海外的形象早就一落千丈,众多民意调查均显示各国民众对中国的厌恶程度快速大幅上升。然而这些留学生对此变化全然无感,逆其道而行之,大肆输出中共价值观,殊不知这些东西早已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背后的原因,自然是长期被中共的党国文化和民族主义的洗脑教育所致。

涂鸦事件毫无疑问是对中国人在海外形象的又一次损坏,但是伦敦各路反共华人自发、有力和迅速的回击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过去,中共大外宣致力于“说好中国故事”,输出中共文化,也确实取得一些成就。但在此次事件中,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讽刺、嘲弄、抨击中共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时尚文化,中共大外宣和小粉红输得颜面全无。大外宣经费再多,也不敌各路反共人士组合起来的力量。对于反共人士而言,个体力量虽小,但汇聚起来就如同小溪汇聚成江河,完全碾压了中共大外宣。再者,相信涂鸦事情也会给海外反共人士带来意外的鼓舞:原来除了我之外,还有那么多反共的同道中人!

在中共在国际舞台上不停张牙舞抓,海外中国人形象日益受损的情况下,海外中国人应该做的是与中共切割,勇敢地站出来,向人们展示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是小粉红,还有很多中国人是秉持普世价值观,并勇敢抗击中共的。

作者为旅英华人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24/194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