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美国政体200年未有奇特景观 因对中共政策掀波澜

—何清涟:观点:美国对华政策面临国内各方拉扯之中

作者:

美国目前两党严重分裂,终于影响到对华外交。正当华府高层强调对华外交只是“去风险化”,但并不寻求脱钩时,不少州正在立法寻求脱钩,重心是限制中国投资,包括限制中国人购买农地、房屋。

美国政府是联邦制,地方(州)拥有自治权,这种政体在过去200多年内从来未影响到美国的外交政策,但目前由于两党严重分裂,终于影响到对华外交,以至于显示出这种奇特景观:就在华府高层强调对华外交只是“去风险化”,但并不寻求脱钩,着重于解决贸易争端与消解美资对华担忧之时,美国不少州正在立法寻求脱钩,重心是限制中国投资,包括限制中国人购买农地、房屋。

各州并无外交权,外交政策如何制定,州政府无法表达意见。但中美外交与经济来往,不可能只局限于华府的文件之中,中国投资会落地于各州,因此,州立法会影响到两国经济来往。

美联邦政府对华经济来往的期望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8月访华之前,美方已经向中国释放出部分缓和之意。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发布声明,将27个中国实体从“未验证清单”中移除。雷蒙多访华之后,对外公布的信息非常复杂:一是表示“虽然在保护国家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决不妥协,但我想明确一点,我们并不寻求脱钩或阻碍中国经济发展”;二是就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面临的各种挑战向中方提出交涉,例如中方盗窃知识产权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企业遭突击搜查、新的《反间谍法》和没有解释的高额罚款等;三是敦促中国在气候变化、芬太尼人工智能等更广泛的威胁方面进行合作。

中国则要求美国减少对先进技术的出口管制,并撤销最近一项禁止对某些先进技术进行新投资的行政命令。在这轮谈判中,能够明确的只有一点:美国确实不想与中国在经济上脱钩,否则开列这些清单毫无意义。这次访问唯一的实际成果就是决定两国商务部成立工作组,每年举行两次副部级会议。所有未定将定之事与争端将留给这些会议讨论解决。

州政府限制中国投资始自农地

今年7月25日,美国参议院以91票赞成、7票反对通过禁止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等国的企业或代理人收购美国农地或农业企业控股权的法案。另一项法案要求美国人如果要在上述四国的国家安全产业进行投资,必须在14天内告知美国财政部,这些产业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高超音速设备生产。

8月22日,《纽约时报》发表《切断与中国经济联系?美国多州“反中”情绪渐涨》一文。该文指出,就在华盛顿试图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之际,美国各州走向反中情绪,制定或颁布旨在切断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全面规定。文中列举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犹他州和南达科他州在内的近24个以右翼为主的州,陆续提出或颁布了限制中国人(或者经济实体)购买土地、建筑和房屋的立法,目的是减少美国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并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而限制中国投资。该文还指出,其中一些法律比联邦层面的法律更加苛刻:在联邦层面,由财政部长领导的委员会有权审查和阻止外国人可能获得美国企业或军事设施附近房地产控制权的交易,而各州提出或颁布的法律将远远超出这一范围,禁止中国等四国购买广义上的“关键基础设施”附近的农田或财产。

《纽约时报》未列举出24州所有名字,只泛指“以右翼为主的州”,这大致没错。因为在联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考量,推动限制中国人(实体)购买农地,就是共和党议员推动的。2020年5月26日,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发布《中国在美国的农业利益:通过海外投资加强粮食安全》(China’s Interests in U.S. Agriculture: Augmenting Food Security through Investment Abroad),这个报告就是要限制中国在美国找粮食(购买农地)。

因各州居民对这些法案的抗议活动力度不一,这24州的法案进展情况也不一样。有心者可参看美国之音(VOA)发布的《美国各州禁华人购买房地产法案新进展》。

这一点与联邦政府的政策考量有点矛盾:美国希望中国放宽各种投资限制并善待美国资本;中国当然也会同样要求。但两国的投资都不可能浮在空中,需要落地,这就需要落实在美国各州及中国各省与自治区。中国是中央集权政府,地方对中央只能服从;但美国是联邦加地方自治,州一级自主空间极大,联邦政府的一些政策,各州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执行。

《纽约时报》对中美关系的密集分析

美国现在是民主党执政,《纽约时报》是与民主党保持高度一致的左派大报,该报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都极有意思。在这篇《面对中国的衰落,西方国家该做些什么》(2023年8月30日)中,阐述了如下主旨:尽管华府决策圈认为,一个崛起的中国将对美国造成威胁,但在未来十年,来自中国的主要挑战不是它的崛起,而是它的衰落。

西方政策制定者需要围绕这一事实重新调整思路,有五件不该做和两件该做的事。

五件该做的事情依次是:

“首先,不要把中国的不幸看作我们的幸运”,大意是:中国既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源、产品与奢侈品购买者,也是美国的半导体与波音飞机主要购买者。如果中国从世界各地购买的东西减少,全球经济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

第二,不要认为这场危机将是短暂的。

第三,不要以为中国的经济管理能力很强(列举了若干习近平对国内民企与国外资本的骚扰性管理)。

第四,不要把中国的国内稳定视为必然。真正的中国故事可能会是有时被称为“托克维尔悖论”的一个版本:当不断提高的期望因突然恶化的社会和经济条件而受挫时,革命就会发生。

第五,不要认为一个正在衰落的大国就不是那么危险。在很多方面,它会变得更加危险。崛起的大国有能力等待时机,而衰落的国家则会忍不住去冒险。换句话说,随着中国经济的衰落,台湾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这段话与奥巴马2016年4月(离任前半年)邀约《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记者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撰写的“奥巴马主义”这篇深度报道的主题思想一样:一个衰落的中国比繁荣的中国更可怕。

该文所述的两件必须做的事情,第一是当涉及中美两国关系中的核心利益时,坚持“四条红线”,包括:南海航行自由;台湾和其他印太盟友的安全;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和国家安全;以及(在中国和在美国的)美国公民和华裔居民的安全。必须打败俄罗斯以展示西方政治决心和军事能力,使北京在对台湾海峡进行军事冒险时三思而后行。第二件就是奉行缓和政策。

该文的结论是:美国不应该寻求与中国进行新冷战,美国负担不起热战。对中国经济困境的最佳回应是美国在经济上的宽宏大量。这可以从取消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开始,这些关税对美国公司和消费者的伤害与对中国的伤害一样大。

该报前后密集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少从标题就知内容,例如《中国的经济困境对美国可能意味着什么》(8月31日),《中国经济“僵尸化”对全世界意味着什么》(8月24日),基本上谈的就是中国经济衰退,将对全世界市场、金融、投资产生巨大影响。

还有一篇名为《为何共和党人比民主党人更“反华”》(2023年9月1日)的文章引用今年3月盖洛普的一项民意调查论述:“在民主党人中,认为俄罗斯是比中国更大的敌人的人,要多出23个百分点;而共和党人反过来,认为中国是更大敌人的多出64个点。有证据表明,造成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将自己塑造成保守基督教价值观的捍卫者,而习近平主席则领导着一个非白人超级大国,其政权拒绝了许多美国人曾经构想的基督教宿命。”全文暗示的就是只要民主党继续赢得2024年大选,与中国缓和关系是必然之事。

在对华政策上,美国国内现在处在各方势力拉扯之中,什么主张都有。也因此,美国盟友对中美关系多持观望态度。《华尔街日报》于9月1日发表该报驻巴黎、香港、柏林三地记者的采访《全球正为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的可能性做打算》,开篇就指出:距离美国总统大选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美国在世界各地的盟友和对手已经开始考虑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的可能性,甚至开始制定应对计划。只是盟友们害怕得罪美国政府,不愿意公开发表任何言论。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SBS中文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11/195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