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古代长城高度仅7.8米究竟能拦住什么?专家曝3用途

万里长城高度虽然只有7.8米,看似相当鸡肋的防御工事,其实背后有3大用途。

专家指出,万里长城高度虽然只有7.8米,看似相当鸡肋的防御工事,其实背后有3大用途。(示意图/达志影像)

万里长城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最早由秦始皇所建造,为了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民族侵扰,历代君主也纷纷投入修缮,直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派遣工匠,在秦长城的基础上扩建,才又有了现代人熟悉的明长城。不过长城高度只有7.8米,看似相当鸡肋的防御工事,究竟能拦住什么?对此,大陆历史学者曝光背后3大真实用途,分别为阻挡游牧民族骑兵、预警以及防止走私。

大陆历史学者纪连海指出,万里长城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在山峦间绵延上万里,虽然城墙高度仅有7.8米,但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驰骋沙场,靠的就是战马快速的机动性,有了长城的阻挡,战马势必无法翻墙而过,换言之,长城拦的不是人,而是日行千里的战马。

其次是长城大多依山而建,且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在制高点增建一座烽火台,除了传递情报,还有预警作用,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敌人动向,透过接连点燃的烽火台,迅速将战情送达到千里之外。

最后则是防止走私,游牧民族没有盐铁、茶叶及其他珍稀物产,筑起长城后,就必须依赖中原商人进行贸易,如此一来官方就有了谈判的筹码,还能从中跟商人收取高额赋税,充实国库。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中时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18/195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