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最好的家庭教育:先放糖,后放盐,再补钙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建立信念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最早开始感受情绪的地方。”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行以及教育方式更是关系着孩子的未来。

作为父母,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在每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和爱。

就像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说的:“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后放盐,再补钙。”

糖,是给孩子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爱;

盐,是借助生活中的各种挫折,不断坚韧孩子柔弱的内心;

钙,是父母学会适当放手,锻炼孩子逐渐独立的品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家庭教育才能更好地滋养孩子,正所谓“父母爱对了,孩子才优秀”。

先放糖,

用温暖的言语化作甜蜜的爱

邻居可乐的妈妈总是抱怨自己6岁的儿子可乐,说他太过顽皮,在幼儿园也总是不听老师指挥,跟他讲了很多道理一点也听不进去。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她和孩子的相处,我才明白为什么可乐会这个样子。

那天可乐和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画画,孩子们画好后把自己的画拿给妈妈们看,其他妈妈接过画看过之后,都对自己的孩子表示出了鼓励和赞扬,有的妈妈还耐心地听孩子讲解这幅画。

但可乐妈妈看到可乐的画之后,说:“你这画的不对,天空怎么用灰色涂呢,这个小草画的也不像,线条也不直,颜色涂得乱七八糟,看来你没有绘画天赋。”

本来还想跟妈妈讲解一下的可乐,立即低下了头,悻悻地收起了自己的画。

孩子们画完画又开始追逐玩耍,可乐不小心摔倒了,可乐妈妈上前就一顿数落:“跟你说了不要跑那么快,你非不听,看看摔倒了吧,真是一点也不听话。”

本来被摔了一跤就很委屈,再加上妈妈的数落,可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下可乐妈妈更火了“哭什么哭,就知道哭,自己不省心还好意思哭!”

边说边拽着可乐回家了,一路上也没有停止指责。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中有这样一句话:“被爱的人都对改变持开放的态度。”

只有人们感到自己被别人喜欢和接受时,他才愿意主动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去改变。

大人如此,孩子更甚。

一味地批评和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会让孩子对这个社会充满恐惧和自卑,这时候他就会以叛逆或沉默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只有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鼓励,他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内心才有足够的安全感,才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就像教育学家杰尔任斯基说的:“只有用爱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成为父母喜欢的样子。”

后放盐,

用适度的挫折强化柔弱的内心

电梯里,一个穿着芭蕾舞裙的小女孩问妈妈:“妈妈,要是输掉比赛怎么办?”

妈妈笑着表示不会的,并让孩子自信一点。

女孩还是很紧张,说:“那万一呢?”

妈妈告诉她:“你一定要打起精神,发挥最好的水平,我相信你肯定能成功。”

女孩没再说什么,只是把头低了下去。

现在很多家长,拼尽全力去给孩子提供充足且富裕的物质基础,对孩子的心灵教育却少之又少,他们教孩子要赢、要成功,却没有教他们该怎么面对失败和挫折。

《知否》中,曼娘大闹太师府的那场戏中,明兰和嫣然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样是世家小姐,嫣然看到撒泼打滚的曼娘,顿时没了主意,只能哭。而明兰却内心淡定,一字一句地回怼曼娘,据理力争,最后将曼娘赶出了太师府。

之所以会这样,与她们两人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嫣然跟随祖父母长大,两位老人将嫣然保护得很好,替她遮风挡雨,教会了她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却没有让她真正见识过外界的险恶。

反观明兰,从小因为不得宠受尽了委屈,跟随祖母生活后,祖母又带她去见识各种人间险恶,教她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有人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成年。”

挫折是人生常态,更是成长的一部分,好的家庭教育不是替孩子摆平一切,而是要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经得住风浪,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立足。

就像英国查斯特菲尔德伯爵曾写给他孩子这段话:

“在人的一生中,挫败与快乐是并存的,你必须坚强起来,勇敢、冷静地面对现实。

你千万不要把挫败当作一种耻辱,这不是一个聪明人的做法。

也不要把它当作一种阻力,而应该当作一种动力,这样你才能积极寻找挫败的原因,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功。”

再补钙,

用恰当的放手铸造独立的品质

你是不是这样的家长:

总想插手孩子遇到的一切难题;

总是迫不及待地把孩子从学校带回家的脏衣服全部洗晒晾干;

总是不忍心让孩子一个人去参加夏令营;

总是默默地替孩子收拾整理好他凌乱的房间。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但要掌握一个“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要总是牵着孩子的手走路,而是要让他自己独立行走。”

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财富。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叫王宏江的高中生性格开朗,自信阳光,学习和个人能力都很优异,究其原因,都在他写的一篇作文里。

这篇作文叫《懒爸爸》,里面列举了这样几件事:

小时候走路不稳,摔倒在地让爸爸扶,可爸爸很“懒”,鼓励他自己站起来;

上学了有不认识的字,向爸爸请教,爸爸又“犯懒”,让他自己查字典;

运动鞋脏了,妈妈要帮他洗,爸爸却不让,要求他自己洗;

爸爸每天听新闻的录音机坏了,他“懒得”自己动手,而是鼓励自己按照说明书,试着修补。

就这样,爸爸“懒”得做的事,他都自己慢慢学会了。

在文章的最后,王宏江这样写道:“懒爸爸,你的良苦用心,我诚心领会了!”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美国哲学家弗洛姆认为: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是优质的,有一个试金石,即母亲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会独立、自强。

独立、自强是父母为孩子打造的助力飞翔的翅膀,也是他日后披荆斩棘的武器。

只有一个完全独立的灵魂才能在离开父母的怀抱之后,更快地成长,更好地搏击风浪,才会飞得更高。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句话:“爱之不以其道,适所以害之也。”

这是说,如果不能以正确的方式来爱孩子,反而会害了他。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更是孩子一生的起跑线,在孩子的成长的道路上,请记得先放糖,后放盐,再补钙。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哺育下,拥有更坚强的心和更独立的灵魂,茁壮地成长,飞向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爸妈精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24/195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