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有人说他保护了文物

作者:

说康生有文物癖绝不为过,他收藏之丰富,无人可以匹敌。但他四处搜刮夺取之时,却忘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终归要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1972年初,在一次对高级干部的例行检查中,康生被查出患有癌症

从这以后,他的性情开始变得孤僻、古怪、多疑,说话离谱,而且拒绝接受治疗,不服药、不吃饭,甚至连水都不肯喝。

他总是怀疑别人在食物中下毒,因而不吃不喝,厌食拒食,体重下降了十多公斤,并且出现了营养不良性水肿,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人也日渐消瘦衰弱。

他还患有强迫症,后来同意进食后,每顿饭的品种、食物和餐具摆放的位置、进食的顺序都不能变。稍有变化,他就大发脾气,拒绝吃饭。

邓小平从外地回京后,得知康生患病的消息,赶忙带着全家人去旧鼓楼大街小石桥胡同看望康生。

在大门口,卫兵拦住他们不让进去。康生的秘书黄宗汉看到后,这才出来把他们接了进去。

邓小平见到康生后,嘘寒问暖,还带着家人深深鞠躬。谈话时,邓小平谦逊地说:康老啊,我还是个壮丁,还可以工作啊。不知道康生听了这话会作何感想。

1975年,77岁的康生健康状况急剧恶化,相对于前几次,他这次并不是装病,而是真的病入膏肓了。

1956年9月,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康生降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并被任命为山东省委书记,正要赴任时,他却病了。王稼祥和妻子朱仲丽到北京医院体检,无意间听人说起康生患病的事:“康生神志不清,见人就笑个不停,也不说话。”

于是王稼祥和朱仲丽就一同到病房探望他。

来到康生住院的病房,他们见到了康生的妻子曹轶欧。王稼祥关心地问:“轶欧同志,听说康生同志病了,我们特意来看看他。”

曹轶欧说:“他在里面一间房里休息,你们不用见他,他见到谁都笑,也不说话。”

朱仲丽问:“他发病的症状就是笑吗?”

“是呀!不见人还好,一见人就发病,就笑个不停,你们还是不见他的好。”

既然是这样一种情景,王稼祥只好说:“那我们就不坐了,让他好好养病,早日康复。”

朱仲丽是学过医的,两人走出来后,她悄声对王稼样说:“我从事医务工作20年,也没见到这种怪病,该不会是装的吧?”

王稼祥对此默不作声,即便在妻子面前,也不作轻易评说,体现了领导干部的稳重。

因为生病,康生没去山东,而是留在了北京。随即,康生的病也完全没有了,好了。

精神状态正常时的康生,也算饱学之士。他曾经因此狂妄自大,认为自己的画和齐白石差不多,书法更是高明,就是拿脚趾头写字也比郭沫若写得漂亮。他敢这样说,说明他真还有点本事。田家英少年得志,是一位很有才华也非常高傲的人,对康生的学识就非常赞赏。

1955年,毛泽东吩咐秘书田家英买两只鸡,给章士钊先生送过去。一般情况,送礼物的一方总会捎上一两句话,但毛泽东却什么也没说。田家英觉得奇怪,却也不方便问,心想两人或许是早有约定吧。

田家英叫厨师帮忙挑了两只鸡,自己亲自给章士钊先生送了过去。章士钊接过鸡后,对田家英说:“请转告主席,他的意思我明白了。”

田家英一听这话,心里反倒不明白了。毛泽东送章士钊两只鸡是什么意思?送鸡的人没捎话,收礼的人也没问,他就怎么明白了?

虽然心怀疑惑,但当面询问却是不妥,田家英只能强忍好奇,同章士钊挥手告别,带着满脑子疑问回去了。

回来后,他是越想越想不通,自己当了最高领导七年的秘书,见多识广,怎么连送鸡这样简单的意思都理解不了呢?

田家英是一个要强的人,这件事折磨得他寝食难安,愁容满面。这天碰到康生,康生一眼便看出他有心事。田家英知道康生这人不一般,或许他能解除自己心中的疑惑,便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告诉了康生。

康生听完,哈哈大笑起来,拍着田家英的肩膀说:“年轻人,这个答案不难,去看看《三国志》就知道了。”

三国志全书65卷,几十万字,如何去翻?田家英不想再忍耐了,他要康生具体说出答案。

康生呵呵一笑,丢下一句“曹操与乔玄”,就转身离开了。

田家英一查史书,这才恍然大悟。曹操年少时,因为是宦官之后,不被主流社会认可,唯独身居高位的乔玄对他另眼相看,相信他将来必成大器。“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对尚未成名的曹操大加赞赏,极力推荐。曹操后来成为一代名臣,册封魏王,始终念念不忘乔玄之恩。两人曾经以玩笑相约,乔玄临终前嘱咐曹操,路过自己的坟墓前,要带一只鸡来祭拜。后来,给恩人送鸡便成为典故,传为佳话,表示不忘恩人的意思。

1920年代,毛泽东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每月领取8元的工资,人微言轻,不被人重视。但在北大担任教授的章士钊,读了毛的文章后,却连声惊呼:后生可畏!当后来湖南学子出国留学,需要经费,无处筹措,毛泽东找到章士钊帮忙设法。章士钊二话不说,一口应承,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四处奔走,呼吁各界人士募捐,最终筹得款项两万银元,全部交给毛泽东,由他支配。

这段知遇之恩,便是送鸡的由来。章士钊自然心领神会,所以让田家英转告说他知道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康生的学识还是有点渊博的。

他的问题在于喜欢整人,而且整了很多人。就连对于文物的热爱,他也不走正道,总要利用职权巧取豪夺。

傅惜华是中央戏曲研究院图书馆馆长,著名藏书家,他的藏书,以多、全、好驰名中外,康生早想据为己有,一直没有机会。文革中抄家之风刚刚兴起,康生就多次跑到文管处询问:“傅惜华的书集中起来没有?”当得知傅惜华已经抄家,藏书被集中在国子监藏书库时,康生立即亲自驱车前往。到了书库,便一屁股坐到破木箱上,解开绳索挑书。多年的心愿,终于借红卫兵破四旧得以实现。

1969年,康生在文管处看到一本《百家姓》,古版本,很想要。他对管理人员说:我从前有一本,不知谁拿走了,也不还我,这本我先借去看看吧。管理人员不便阻拦,只好眼睁睁看着他拿走了。

像这样有借不还的事情,非只一起。1956年,故宫博物院曾展出一方唐代陶龟砚,被康生看中,说好是借去看看。结果不但久借不还,还被康生编入他的私人收藏“康砚第五十三号”。故宫不好入帐,只好办了一个调拨手续,转到康生名下,注明归于何处。

有一次,陈伯达从文管处拿走了一件价格昂贵的青金石山子,康生得知后心有不甘,要管理处也给他一件。但库房中已无此物,只得通过外贸部门,花1350元高价为他购进阿富汗青金石花瓶、青金石原料石山子各一件。康生分文未付就拿走了。

有时候也给钱购买,像蔡邕书写的宋拓汉石经,国内仅存三件,属珍贵文物,康生用10块钱就买走了。黄庭坚的真迹《腊梅三咏》,价值数千元,康生只付了五元。明代汪肇的《起蛟图》,价值千余元,康生一角钱就买走了。康生很清楚这些文物的真正价值,若在国际市场出售,如他所说,任何一件都能使人成为百万富翁!

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在康生死后,全部收归国有。

2023-09-25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汉嘉女1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29/195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