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灵之灯 > 正文

这12条标准——让我们觉得生活值得过下去

“生活无意义”是个老问题了,有人觉得自己赚得不多、有人觉得工作没有价值、有人觉得不够自由,所以,很多人都似乎“越活越没劲”。

平时连轴转的生活里,我们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好好思考一下,如果还不够满意,那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所以,我们趁着有长假休息的时间,想和大家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以下,是我们总结的12个关于“值得过的生活”的参考——

01

不需要和别人比较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比较,总是想弄懂“我们到底是谁”“我们擅长什么”“我们还有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然而,过度的社会比较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物化,研究发现,不健康的社会比较会增强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负面感受,使我们一直处于某种无法摆脱的焦虑中。更倾向于与他人比较、并从中获得价值感的人,也更容易感到后悔(Van Dijk& Zeelenberg,2005)。

其实,社会比较不应该是衡量自我优秀程度的标尺。如果你能从社交媒体层出不穷的信息中撤离出来,回归到真实的生活里,不再执着于自己没有的事物,而是欣赏自己已有的事物,那你已经过上了自我决定“自我价值感”的生活。

02

有人陪伴、支持和爱着

哈佛大学一项持续75年、追踪了724人的研究表明,能带来幸福人生、决定人们生活满意度的并不是学历、薪资或地位,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那些和家人更亲近,更喜欢和朋友、同事、邻居交往的人,纵观生活的各个维度,似乎都更快乐、也更健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有伴侣、朋友更多的人就一定更幸福,因为真正能让我们觉得“生活值得过下去”的一定是关系的质量。一段能提供高度支持的关系会让我们感到内心放松、防御降低,就像一个稳固的“支持系统”,时刻提醒你“你是值得被爱的”。

不要认为只有浪漫意味的爱情关系才是亲密关系,所有能让你感受到“被爱”、“被支持”的关系都可以被称之为亲密关系。

03

找到某些让自己一做就开心、而且可以一直做的兴趣

心理学家Paul J. Silvia把兴趣称为“知识型的情绪(knowledge emotion)”。

所谓“知识型的情绪”,和我们熟知的喜怒哀乐不一样,指的是能引发我们对“知道更多”好奇的情绪。比如,困惑、惊奇、敬畏都属于知识型的情绪,它们都指引人们去知道更多。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促进我们学习和探索。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兴趣也可以平衡人们对不确定性的负面感受(Kashdan,2004)。

比如一个人失业在家,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害怕再次失败。但如果 ta能对一份渴望得到的工作产生兴趣,这种兴趣感会让 ta产生对未来的好奇,而缓解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感受。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自己愿意一直做、并且一做就会开心的事情,这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这意味着,你的生活有不断探索的方向,而生活的负面影响,也更难攻击到你。

04

对自己适当地宽容和放低标准,能为了小事而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获得了社会意义上的幸福,执着于实现某个宏大的目标和人生价值,但得到之后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内心依然苦闷、空虚。

为微小的胜利庆祝吧,下班路上看到了落日、阳台上的花冒出了骨朵、第一次成功做出一道菜,只要留心,每个日常的缝隙里都藏着“喜事”。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没什么意义,但接受生活本身就是“无意义的”是挣脱虚无感最好的方式,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的:“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我们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

平安无事地度过了一天,本身就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啊。

05

不被单一的评价维度所束缚

在只关注“够不够努力”的功绩社会,我们终日盯着电脑上的工作消息,对无休止的工作感到倦怠,但只有一种“打开方法”的生活很容易让人觉得“不值得一过”。

相比于那些把生活重心都放在一件事情上的人,生活中有更多“支线任务”的人,似乎过得更快乐、也更满足。

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心理学家Erikson也认为,发展出“自我同一性”的人,能体会到真实自我存在的“各个维度”,因为 ta们能在各种事物和领域中发展对自我的认知。

养宠物、画画、徒步、做饭、跳舞、参加志愿活动,支点不一定是很宏大的东西或很重要的任务,只要是你能够沉浸地享受、能体验到快乐的事情就可以。

当我们在这些细碎的事物中体验到快乐时,生活是立体的且富有弹性的,咱不就支棱起来了吗。

06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帮助别人变得更好

精神内耗使人困在“一个人的小世界”中,终日努力地思考、懊悔、自责、纠结,在自己与自己的斗争中,耗尽宝贵的心理资源。

善良,是能够让我们把他人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与他人产生真正联结的一种特质。善良的内核是一种核心善意(core kindness),来源于一个人内在的热情和积极心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正向力量。

保持善良,不仅能够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幸福感,也让我们更能感受到来自世界和他人的善意(Canter et al.,2017)。

学着爱具体的人,为他人提供价值。你会发现你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不必沉湎于自己的世界里怨天尤人,因为给予真的比接受更快乐。在“给予”中,人们能体会到被需要的感觉、和自己的强大与富有,这种增强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人愉悦。

07

始终对新的可能性保持好奇、敞开怀抱

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保持开放的态度,甚至敞开怀抱、暴露自己的情感,这在心理学家Anna Bruk等人(2018)看来,是“脆弱”(vulnerability)的定义。但你不要误会,这里说的“脆弱”,全然是一个褒义词。

我们谈论脆弱的时候,谈论的是一种没有防御或者防御程度低的生活。脆弱的人是敞开的,不以“活得安全”作为人生的信条,ta们愿意进行尝试,迎接来自外界的所有回应,即便得到的是拒绝。

而我们在遭受着被拒绝、失败的风险的同时,也拥有了与人连接、获得成功的希望。因为我是脆弱的,所以我有着对他人的需要,也敢于向他人表露真实的自己。我也因此能够理解他人的脆弱,最终使我们能够走向信任和相互扶持。

所以,一种全然接纳各种可能性、勇敢地让自己变得“脆弱”的生活,恰恰是一种更容易与世界发生真实连接的生活。

08

想停下的时候,就能停下

不知道你最近听过一首很火的歌,叫做《大梦》的吗?它原曲长达10分钟,唱遍人生每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让人问上一句“该怎么办”。

这首歌在《乐队的夏天》上演出后火了起来,几乎每个圈层里,都有人能从歌中那停不下来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继而留下不同来历的眼泪。其中很多二十几、三十几的人说,最打动自己的那句话,就是:

“我像部机器,不能停歇,该怎么办?”

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每天,都有数亿级的人,在无法停下的社会齿轮中,把自己异化成一颗螺丝钉。

因此,关于这一点,就不需要什么专业论述啦。如果你此刻,是一个想要停下来,就可以毫无风险、毫无成本地停下来的人,这生活可太让人羡慕啦。

09

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无论是伤心还是开心,无论是困难还是幸福,都体会过

Meissner(1973)在一篇论文中,提到了旅人(homo viator)这个概念。旅人是从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来的一个象征意象,它指的是,人存在的本质意义就是一种一直在路上的状态。

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里,同样不乏“旅人”这个概念,比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又比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因此,既然是一段旅途,当然要足够丰富多彩、甚至奇观,才值回票价。我们固然都希望自己可以天天幸福、开心,但是,先不论这样的愿望其实很难真正实现,更重要的是,如果整段人生只有甜味、只有快乐,也许也是另一种单调。

而那些注定要到来的艰难、挑战、痛苦、悲伤,恰恰是让我们人生之旅变得丰富立体,变得不枉这一程的原因。

10

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每一种有剧情的创作,无论是游戏、电影、小说,主角都一定会有“主线剧情”和“支线剧情”的区别。因为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清晰地跟着剧情推进,感受到获得感,陪着主角成长。

这和我们的生活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生活的成就感、目的感、方向感都会清晰和强烈许多。可惜,真实生活不是游戏和电影,没有人会在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这一局游戏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这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寻找、去问自己了。

一旦你找到了明确的生活目标,恭喜你,这将是一场令人振奋的冒险的开始。

11

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

当我们被他人误解和质疑时,第一反应总是想要解释、辩驳,我们似乎永远活在一个努力“自证”的逻辑闭环里。但总想着向别人“证明自己”的人似乎在过着一种更费力的生活。

或许你也已经意识到,试图改变他人的想法是困难的。很多争吵的源头也都是由于两个人都想极力辩解导致的。

而跳出“自证”陷阱的意思是,相信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自己的需求是合理的。无需向他人解释自己需求的正当性。不被“自证”束缚的生活,负担轻松简单。

当然,这并不容易,但一旦你挣脱“自证”的束缚,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轻松简单。

12

总能认识到“新的自己”

这个观点来自苏格拉底,他说“一种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这里说的省察,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和自己内心对话,问自己想要什么、在乎的价值是什么、自己的道德标准是什么,这种省察不在乎答案,因为可能没有答案,就像许多人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一样。但是,有这个省察的过程,就已经是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其实,这种省察没有听起来那么“高门槛”,好多人会发现“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这种总能发现自己在改变、在更新的感受,就是一种无意识的省察。而一个不断改变的自己,比一成不变的自己,有趣多了。

可以看见,在这些真正值得过的生活里,似乎倒是看不见“财富”、“容貌”、“地位”、“职业”等大家最常思考的东西的身影。这些事情并不决定我们的生活是否值得,但它们却总是人们焦虑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以上这12种生活,有多少种,是你正在实践着的呢?只要有其中一种,那你的生活就非常值得被庆祝一番啦。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KnowYourself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03/196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