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儿可以不漂亮,甚至可以不美丽,但不可以没有教养。
男孩儿可以不帅,可以没有魅力,但也绝不能没有教养。
有教养的人会受人尊重。一个人有教养,会让人觉得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好的出身和家教,让人如沐春风。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教养,哪怕颜值再高,家境再好,拿着博士学位也会让人生厌。
教养是你递给他人的一张名片。好的教养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没有教养,那你给人的第一印象,极有可能就是最后的印象。
对已形成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所幸还是有些细节,是我们可以修正的。本文没法展开谈尊老爱幼、礼让等这一类人人都知道的教养,谈我们的传统礼仪可能需要一本书才说得开。我们专门来说一说那些很容易被忽略,却又能体现教养的小细节吧。
只要注意做到以下10个细节,你会给人留下有教养的好印象:
1.倾听
把倾听放在第一位,就已经充分说明了倾听对于教养的重要性。有教养的人在交谈时不随便打岔,会认真倾听对方说完,然后再去表达、讨论、甚至提出不同意见。
每个人的表达风格和方式不同。有些人会先表明观点,然后再举例;有些人会先抛砖引玉,真正的看法最后才说;有些人会先说反话,然后再引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不听完对方说话,你很可能会打乱对方的思路,也可能会造成很多误解。等你插话之后发现误会了再重复解释,最终不仅导致沟通成本的增加,也会引起对方的不悦。
如何避免:
1)不要中途以不相关的话题打断别人的谈话。比如你看到几个朋友正在兴高采烈地讨论一个话题,然后你一过来,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不识趣地插话:“你知道我昨晚看了一部多好笑的电影吗?”Who cares?
你中途插话可能影响了别人的兴致,可能打断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还有可能赶走了别人的潜在客户。如果你实在八卦,可以选择悄悄站在旁边听几分钟,等待接话的时机。而如果听了一会儿发现不适合加入讨论,那就识趣地默默退下吧。
2)不要急于下定论,然后加以评论。如前所提,如果没听完别人的话,你可能还没能来得及领会到说话人的真实意思。这很容易造成沟通的误会。
3)不要抢别人的话头。抢话,会让人感受到被侵犯而产生不舒服的情绪。
英国的培根说过:比一个冗长沉闷的发言更令人讨厌的,就是打断别人说话。做个好的倾听者,会为你赢来良好的沟通效果及他人的好感。
2.轻声说话
有教养的人会确保自己说话的声音不会对他人造成干扰。没有人喜欢大分贝的人,在公共场合尤甚。不管你是因为跟朋友聊天说High了,手机信号不太好,或者你就是天生大嗓门,你都需要提醒自己不要高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
旅游时,最怕遇到中国游客团。你常会看到中国的导游举着旗子,大声嚷嚷:“快!快!快跟上来啊!这里风景好,赶紧拍照,拍完了我们再到下一个景点。”然后后面紧跟着一群分贝更高的人,引人侧目。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他们在吵架。
曾观察过,为什么大嗓门事件大多发生在中国游客身上。观察结果是,他国的导游大多带着耳机说话,每个游客也都各带着一个,大家边走边听。导游不需要喊,不仅保护了导游的嗓子,也让听者能清楚地听介绍。每当被导游的大嗓门震得头痛时,我都很想冲上前去问:我们的旅行团为什么不可以配上类似装备?一个耳机能花几个钱?耳机不都是中国制造的吗?
特别提醒你需要轻声说话的场合:
1)公共交通如地铁、公车、火车等。有些人上下班路上需要休息、听音乐或整理思绪。你的高分贝会极大地影响到他人。
2)餐厅。跟朋友一起吃饭是高兴的事,但不至于要大呼小叫。吃饭时好好愉快聊天,可能对于聚会本身更重要。
3)旅游景点。节假日时,旅游景点常挤满了各地涌来的人,要拍照的,要买东西的,要嬉笑打闹的都有。如果人人说话都轻一点儿,长城的那些砖应该可以多挺几年吧。若人人都轻声说话,可能拥堵造成的烦闷也会减少几分吧。
不顾场合地大声喧哗,会让人感觉你是个粗鲁、没有礼貌的人。而如果已能做到轻声说话,却被周围人的高分贝烦扰到,那你大可走上前,礼貌地问一句:“请问,你们可以小声点儿吗?”
3.守时
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迟到的,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很多女孩儿可能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约会时男孩等得越久,说明他越在乎。实际上,除了恋爱中的傻瓜外,几乎没有人会喜欢等人。
等待时的那种不确定感和焦虑,是非常糟糕的体验。不管你的迟到是因为意外还是无意,如果让人一直等,会让人觉得不受尊重、不被重视。迟到是个坏习惯,赶紧改了吧。
特别提醒:
1)如果你已经预计自己会迟到,一定要尽早通知对方。这是基本的礼貌。
2)如果万不得已迟到了,又无法及时通知到人,请一定在见面时诚恳地解释原因并真诚地道歉。
守时是美德,可以体现一个人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时间观念强的人,做事也会让人放心。
4.常用神奇的谢谢和对不起
有教养的人会不吝惜自己的感谢,也不会介意诚恳地道歉。
虽然我们在幼儿园时,就已经学会谢谢和对不起。可不知为何,长大后步履匆匆的我们常会把他人为我们做的一些事情当成是理所当然的(Take for granted)。当走在前面的人帮你把门拉开时,室友帮你带回午餐时,妈妈做好饭时,你的一句“谢谢”会让人感觉很温暖。
管理学专家Adam M. Grant教授和Francesca Gino教授在研究中发现,说“谢谢”,会让事情的成功率提高一倍。原因是,人人都喜欢那种得到他人感谢后所带来的自己被需要的感觉,和由此带来的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研究还发现,如果人心怀感激之情,可以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对一种行为的正面鼓励。而同样,当你做错了事,也别想着闷声混过去算了。你应该要对所做的事情负责,错了就应该道歉。
有教养的人,能表示感激,也能诚恳认错。这是一个人展示真诚与教养的最好机会。
5.不轻易评判
圣经上说:“Judge not, or you will be judged.”这是非常有智慧的生活哲学。我们通常会不自觉地根据一个人的外表、肤色、说的一句话、一次会面或一次表演,就迫不及待地在背后议论,急不可耐地发表我们的看法。
可实际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偶然的。那个假睫毛掉下来的女孩,可能刚跟男朋友分手哭过。那些对人很小气的人,可能是因为家里爸妈等着她寄钱回家治病。一个令人不舒服的强势推销员,很可能是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了生存,他不得不练就死赖脸拉客户的招数。就像电影《搜索》里的叶蓝秋,在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后处于崩溃边缘,因没在公车上没心情让座,结果被漫天的指责和人肉逼到了绝境。
对人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同理心,不轻易评判他人是有教养的表现。真正自信的人不会轻易浪费时间去评判他人,也不会过于担心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这份从容基于对自己的认识和自信。这份自信会让你看起来很从容,也是有教养的表现。
6.不轻易抱怨
有教养的人很少当着别人的面抱怨。不管生活中也好,工作中也罢,没有人喜欢总是抱怨的人。现代社会节奏紧张,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不容易,每个人每天都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破事儿。有教养的人,会知道遇到不顺利时,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冷静地处理问题。
记得有个外企IT咨询人士说过,他每天的工作就是“Clean all the mess and sh*t”,而且还要学会愉快地去清理。把工作做好,管理好自己的工作情绪是本分。如果你遇到一点不顺利,就四处去抱怨,你不仅很自私地将他人当情绪垃圾桶,占用了他人的时间,还会给人带去原本不应承受的莫名压力。
有教养的人,不轻易抱怨,而是会在逆境中寻求解决方法和出路。
7.吃饭不咂巴嘴
很多人都喜欢吃饭时聊天,边吃边聊。口里的食物还没咽下去,还在那吭哧吭哧地咂巴嘴,边咂巴还边让他人不得不欣赏嘴里那嚼得半烂不烂的食物,这是非常可怕的恶习。不客气地说,边吃饭边咂巴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猪猪吃饭的样子。
类似的恶习还有:
1)吃完饭牙缝有菜渣,不起身去漱口或剔牙,却坐在餐桌旁若无人地用舌头吸吸吸;
2)吃面喝汤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同学,可以拿个汤勺舀着汤慢慢喝吗?
日本人习惯了吃面要大声发出哧溜的声音,以表示对厨师厨艺的欣赏。可是这个习惯到了法国,很容易会引起整个餐馆大面积的嫌恶。
别以为这只是外国人多事,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在《礼记.曲礼上》中就有提到“毋咤食”,即吃饭时不要出声。只可惜老祖宗的这个好传统没有流传下来,很遗憾。
如果你一个人吃饭爱咂巴嘴,无所顾忌到奏出一曲交响乐,完全是你的自由。可跟他人一起吃饭,就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了。有教养的人,就连吃饭时也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8.处理好自己制造的垃圾
有教养的人不会将他人的服务视为理所当然。
在餐馆里吃饭时,有些人会毫无顾忌地把啃过的骨头、咬了几口的肉、挑出来的葱姜蒜、擦嘴的纸、剔牙的牙签等等哗啦啦地散了半桌。这些垃圾不仅溢满了餐盘,散在桌上,有时还占到旁人的桌面上,画面美得令人不忍直视。
老实说,不管你长得多美、吃相再好,那一堆制造出来的垃圾是会让人反胃的。你可能会说,服务员会来收的。可是,你散落的那些垃圾,在服务员来收以前,一是会影响旁人的胃口,二也给服务员造成了额外的工作。
如果你是个体贴的人,你会尽量少制造垃圾。如果实在没办法,你或许可以把自己制造的垃圾稍微整理一下,等到服务员来收时,还可以稍微帮个手。否则,你所有的教养也跟着那散了一桌的垃圾,一起被扔进垃圾桶去了。
餐馆如是,其它公共场合也一样。处理好自己制造的垃圾,是一个有教养人对他人劳动和环境的尊重。
9.进门前先擦一擦鞋底的尘
进别人家门前,先在门口的垫子把脚底的尘擦一擦,尤其是下雨天。主人家会非常感激你的贴心。要知道,主人家为了迎接客人,可能打扫了好几个小时才把地板清洁得一尘不染。结果粗心的你一进门,就把一路上的尘土、沙子,和不知哪里来的不明物带进家里。看到地板上的脚印,看到自己的劳动没有被珍视,主人未必会当面说,但很可能在看到你踏进门的那一刻,她的心里在轻轻地叹气。
10.排队上车时,先下后上
让别人先下车,你再上车,方便每一个人进出。但鉴于北上广的拥堵高峰状况,估计你等上个半秒钟,后面的人都已经蜂拥而上,结果可能会导致你半小时没车坐。特别提示:这条细节请根据国情和实际情况来使用。补充这一句话实属无奈。如果某天每个人都知道要先下后上,我就无需担心看了本文的人没车可坐了。
以上的十个小细节,虽不能囊括教养该涵盖的所有范畴,但至少包括了几个要义,那就是尊重、关怀、诚恳和不影响他人。如人人能自觉注意这四点,那我们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会和谐很多。
教养可以小到作为个人的名片,也可以大到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全世界最有教养的十个国家的名单里,没有中国,而韩国和日本却赫然其中,这让我感到羞愧。我们素来以礼仪之邦为豪,但在外人眼里,我们的教养到哪里去了?韩国和日本不都是曾经借着中国文化发展起来的吗?在极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不小心,弄丢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