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帝王寻求仙方,历经周折而不得。只因仙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若传于世间,必有其因由。或是上天怜悯众生,或是累世积德,福报所致。即使皇位更迭,世上也有天神、地仙所眷顾的可救之人。神奇的药方传世,只为告诉世人:上天有好生之德,真正能救人于病痛、苦厄的只有神。
上天传奇方襁褓女婴挥笔写就
据《永丰县志》所记载,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正月的一天,长安城有户姓金和姓汤的人家都产下了一名女婴。这两个孩子出生五天后就能说话,七天后就能写字,没过多久,还写出了一卷《女科医方》来。这事在当地传的沸沸扬扬,后来又传到京城的官员耳中。
那时,钦宗皇帝刚继位,有官员上朝时向他奏明此事。皇帝听了也很好奇,于是将两名女童召到宫里。面圣时,皇帝问她们:“听说你们在襁褓中就能说会写,还开出了治病的方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本事?”两个孩子回答:“在世间所有患病的人中,妇道人家的病是最难治的;而在她们所得的病中,生产时的情形又是最危险的。上天怜惜苍生,便将医方传授于我二人,命我等救天下妇人于危难。”
钦宗听了龙颜大悦,于是将神方抄录下来,交予孟太后保管。皇帝又厚赐了两名女童,将其送回家中。七个月后,她们去世了。皇帝听说后,又派人送去钱帛,厚恤其家人。
到靖康元年时,徽宗、钦宗及六宫中人一齐踏上了北迁之路。孟太后当时是废后之身,于是留在了汴京。后来高宗继位,孟太后与之南渡。因被金人追击,她又逃到了江西的永丰县。当初生下奇婴的金、汤两家分别有一位医官一路陪护在孟太后左右。在避难途中,孟太后把那卷《女科医方》拿了出来,让两位医官为当地的妇人治病疗疾。那神方颇有奇效,被救治的妇人没有不痊愈的。后来,金、汤二人都留在了永丰,其代代相传的妇科奇方成了当地的一绝。
僧人画牡丹有奇方隐于其中
据《杭州府志》所记载,宋朝年间,浙江钱塘县有个姓萧的人十分乐善好施。他曾认识一位僧人,经年累月一直厚待人家。有一天,那僧人信手拈来,画了一幅牡丹图送给他。他视若珍宝,好好收藏了起来。后来,他不时拿出来欣赏,偶然发现画中的牡丹花瓣间有文字若隐若现。他仔细端详后才辨识出,上面书写的竟是一张能用来疗疾的古方。
萧某觉得很神奇,便叫来他的女婿郭某,让其按那方子试着给人治病。没想到,经他治疗的病人全都能药到病除。后来,他又让女婿将方子所书的药材放在一起,炼成丹药。当炉火被点燃时,炉上就显出牡丹花的形状来,其色彩绚丽夺目,十分美妙。那些药材被炼制成黍米大小的丹丸后药效大增,每次取一粒来治疗垂危的病人都有起死回生之效。从那以后,萧某和郭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夫,名噪一时。
道人赠牡丹花瓣上亦有奇方
据《钱塘县志》与《海宁县志》所记载,宋哲宗时,有位叫郭昭干(也有写作“照干”的),字汝端,号文胜的大善人,是唐代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元符三年(1100年),他从汴京搬到杭州居住。多年来,他乐善好施,却从不求回报。一天,有位道人来化斋饭,郭昭干就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来款待他。
临走前,那道人将自己的钵子放在桌上。郭昭干发现钵子已用黄纸封了口,不解其意,便向那道人请教。道人说:“你家世代都积了不少阴德,今天我将此物送予你,以示回报。你若在一个月后打开,会看到里面有盛开的牡丹一朵,上有治疗妇科疾病的方子,你用这些方子给人治病,保你子孙后代都能以医名世、光耀门楣。”
说完,道人便离开了。过了十三天,郭昭干的弟弟郭昭度来家中拜访。他一听有这等奇事,便心生疑惑,怀疑那道人是在诓骗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那钵子一观。郭昭干只好打开,只见那钵中果然有一朵盛开的牡丹花,且每片花瓣上都写着一些字。兄弟二人仔细辨认后,竟发现每片花瓣上所写的都是一种奇方。
只因他们等了十三天就打开了钵子,于是也只有十三片花瓣上的字是清晰可见的,而其余的就很难看清楚了。这时,郭昭干赶紧将方子抄录下来。等他一写完,那牡丹就立刻凋零枯萎了。
后来,他用那十三种奇特的方子给人治病,每次都很有疗效。当他把方子上的药材炼成丹药时,炉上也显出了牡丹花的形状。药丸炼好后,其治病效果更为显著。
于是,从郭昭干那代起,郭家就算是名副其实的行医世家了。传到第三代,正好是郭敬仲在承此衣钵。那时,孟太后得了重病,已经不省人事了,宫里的太医都无能为力。高宗皇帝心存仁孝,便下令在民间遍访名医。郭敬仲的母亲冯氏也懂医术,她应召进宫参与研究诊疗的方子。随后,她把儿子荐入宫中,向孟太后进献了用牡丹花瓣上的奇方炼制的药丸。太后刚服下就醒过来了,又服用了三次后,身体就完全康复了。
高宗得知很欣慰,于是封郭敬仲为光禄大夫,封其母冯氏为安国夫人,并允许其父葬入皇家墓地。后来,高宗又赐了赵姓,使郭氏一族荣耀无比,就连郭敬仲所住的巷弄也被人命名为“赵郭里”。
道人传奇方靳家世代以医名
据《杭州府志》所记载,北宋时,有位叫靳豪的大善人居住在汴京的显仁坊。其祖先是战国时期的三晋人。到唐代,其族中有位叫靳恒的,官至开封知府。他爱民如子,居官有其能,一直深受百姓爱戴。
到了靳豪这辈,他也怀揣着安民济世之心。他虽为生意人、经营的是药铺,却每日为往来的行人提供免费的米浆。宣和年间,有两位道人每天都来他的药铺喝上一碗米浆。靳豪对他们十分恭敬,几年来从未有丝毫怠慢。
一天,其中一位道人突然对他说:“试探你这么久,果然没让我们失望。等你成家立业后,子子孙孙都会享有福报。”说完这话,道人在纸上写下了几句话,然后把纸交给他,就消失不见了。靳豪读着纸上的章句,发现那竟是一张治疗儿科病的药方。他照着方子给市井中的孩子疗疾治病,每次都能收到奇效。
他的名声越传越广,待高宗南渡时,他又被召去随侍在侧。因护驾有功,靳豪被皇帝钦点为太医。后来,他将药方传予子孙,到靳从谦这辈,也依然能见其神效。皇帝很看重靳从谦的品行和医术,于是将他封为翰林院医官,不久又将其官位连升三级。绍兴三年(1133年)时,皇帝将府库中的一幅百子图赐给他,并下令将其居住的街坊命名为“百子图巷”。靳家世代以医名,子孙皆能承其业,一切都如两位道人所言。
参考资料: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