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磊勒阗:《历史评论》的碰瓷哲学

作者:

继《东方学刊》、《文化纵横》、《经济导刊》……之后,中国某类文人又多了一个臭味相投的好去处:《历史评论》。

第一次听说《历史评论》,大概是2022年夏那场《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引发的舆论风暴。该文发表在《历史研究》,署名为“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2019年成立的中国历史研究院于2020年创刊的《历史评论》刊发的一系列文章很快就被连带挖了出来。一览《历史评论》目录,仿佛误入历史类网络自媒体,标题起的一个比一个标题党:《义和团运动不能被“污名化”》、《只有新中国能创造这样的经济奇迹》、《抗美援朝的意义绝非一般》、《苏联解体不能归因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自由贸易”掩盖不了殖民主义本相》、《汉朝在西域推行汉语文影响深远》、《清代经略边疆超迈前朝》……2020年第2期一篇文章《为什么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像这样一本专著能否完成都未知的重大论题,作者只用了短短3页就大功告成了。1905年,有爱因斯坦以3页论文证明质能等价;2020年,有《历史评论》以3页论文证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作者敢写、该刊敢发,堪称大勇大智、智勇双全。《朝鲜战争是美国难以治愈的“心病”》、《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有什么黑历史?》、《周总理台历上的工作日程看到泪目》、《新时代十年:改革开放史上的里程碑》这样的时政评论,连是否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都不清楚。从这些内容中,看不出最起码的学术规范,只看得到“流量密码”,莫非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学派”?

更有甚者,该刊“文萃·网言”栏目将不入流的网文翻印成册,选编微博评论区和微信公众号上的小爬虫们发布的“网络言论”成章,格调低俗到了斯文扫地的发指境地。照此趋势,创立“中国政治研究院”及《政治评论》指日可待,适时开设“文萃·计程车”栏目,搜集出租车司机时政评论“精华”,岂不妙哉?花着纳税人的钱,顶着“国字号”的中国历史研究院,竟然整天就编辑这种下里巴人的东西。该栏目还注请网络内容创作者主动联系《历史评论》编辑部,以寄送稿酬和样刊。不知在《历史评论》刊文的正经学者,看到自己的文章与此等水平的文字并列,作何感想?寒窗十载,将所受学术训练打翻在地,在学术人格上踏上一万只脚,自贱到与这类不学无术的货色等价的地步,这岂止“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

截图说明:《历史评论》“文萃·网言”栏目随机样本(2023年第3期)

该刊2022年第4期《评平山长富对<历史评论>的评论》令人啼笑皆非。平山长富(Nagatomi Hirayama)先生(1977年生)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学博士(2014年),现任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教授。2022年4月,Rethinking History:The Journal of Theory and Practice刊发了平山长富先生一篇关于《历史评论》如何体现出中英文史学界论争的论文。《评平山长富对<历史评论>的评论》斥责平山长富将《历史评论》作者群视为民族主义者、将《历史评论》刊发的文章称为“政治化的知识”、认为《历史评论》缺乏“自我反思”。其实,平山长富先生所谓“政治化的知识”都属客套。《历史评论》所刊发的文章,从《史学研究要慎言“价值中立”》到《影视艺术要绷紧历史观这根弦》,哪还能称得上什么“严肃”的“知识”?《评平山长富对<历史评论>的评论》结尾处写道:“《历史评论》刚刚创办两年有余,能够得到西方权威期刊《重思历史》以及同行评议专家的高度关注,一定程度也说明了这份杂志的重要性”,令人哑然失笑。平山长富先生千错万错,错就错在高估了《历史评论》的学术价值。以《历史评论》为研究对象,反倒给了不学无术、碰瓷有方《历史评论》倒打一耙的机会和自我炒作的资本,把自己拉抬到能够“与国际主流期刊对话”的水平。

事实上,《历史评论》主编余新华(1965年生)既非科班出身,又无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出版和编辑工作。《历史评论》对自身的宣教功能也并不讳言,自身定位“不仅面向专业学者,也面向历史爱好者和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在融媒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设置了‘文萃·网言’栏目,摘编纸媒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刊发推送的热点文章,同时选刊部分网友评论,推动线上线下互动,激发公众参与热情,使广大历史爱好者在正确历史观引导下,进一步提升历史素养。”简而言之,《历史评论》从事的是打着学术研究幌子的政治宣教,望广而告之。

截图说明:《历史评论》的自我定位

值得一探究竟的是《历史评论》背后的政治动机。《历史评论》编委会主任高翔(1963年生),就是撰写《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的“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兼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既熟悉中共宣教体制,又有网络管控的经验。回顾过去几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任前内后都有出格言论,不知是“光荣传统”还是“上位秘笈”、上行下效还是用力过猛。

截图说明:《历史评价》的自我评价(成棣,赵懿.努力打造新时代中国史学的一面旗帜——《历史评论》编委会全体会议(2022)综述.历史评论,2022(05):94-96.)

《历史评论》不愿正大光明地声明自身的非学术性质和纯宣教宗旨,企图在学术和宣教之间和稀泥,上蹿下跳、搔首弄姿,一边编发低级趣味的网文,一边碰瓷国际史学界,疯狂暗示自己是什么“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期刊,沐猴而冠、贻笑大方。在学术的大雅之堂上,供奉起这么一位丑态毕露的跳梁小丑,不啻为对中国学术的整体贬低、对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羞辱。且不谈做人的骨气、清流的名节,但凡爱惜羽毛的中国学人,如遇《历史评论》约稿,皆当以“俗事缠身”为由谢绝。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11/196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