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惨!北京的三项建议,没人买账

作者: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香港郑重提出三项建议,以改进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过市场不卖账,恒生指数回落点几百点。市场反应负面,会否被视为“软对抗”,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不仅是领导人出口术救港无效,中央是否有计策扭转香港金融中心的颓风,也顿成疑问。

中央领导人讲话一般都绝对正确,不过一定对的说话,往往说了等于没说。何立峰今次提议香港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无懈可击,不过这番话放诸四海而皆准,相信中国各大城市,由内蒙古呼和浩特到海南岛海口,也该如此自勉,但对于急需救亡的香港,需要的是精准的具体措施。

何副总理认为,香港可促进跨境贸易投资,改善大陆与香港两地资金的互联互通制度,加强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功能,以至推动两地投资、融资渠道的发展等等,可谓应有尽有。不过,这些方面已是当局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大声疾呼继续促进、改善、加强、推动等等,当然不可能有错,但怎样做呢?更重要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搞成如今的景况,其实与这个发展路向有关,今后继续走下去,香港可以比现今好到哪里呢?

副总理又强调,中央支持香港保持国际化特色,因此要扩大朋友圈,更好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融资作用,努力参与区域合作,加强与各地金融业界的往来,并开拓东盟、中东市场。他又建议香港适应市场变化,意思是参与大湾区的建设,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不过,目标在前,有何措施令国际融资做得更好,特别是眼前的大陆,坏帐情况严重,消费不振而且投资疲弱,如何吸引外资?近年来,北京与欧美等等国家关系紧张,香港可否恢复过往的自由和法治,与西方国家阵营重修旧好呢?生意越大越好,但未见中央有何妙计出奇制胜,让香港在东南亚及中东市场竞争中胜过新加坡?至于所谓融入国家大局,中国经济正走向低潮,对内急需提振投资及消费意欲,对外要应付与美国及盟友的政经关系降级,不要说远景未明,单是发展商信贷危机、地方债务问题也难以解除,香港发展全靠大陆经济繁荣的话,与所有鸡蛋放在一篮子有分别吗?

惨!北京的三项建议,没人买账

副总理的主要问题,不是只懂说正确的话,而是没有设身处地,从香港的角度碰触真正的问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是天赐的,而是努力竞争的结果。过去十年,香港的竞争对手,除了新加坡外,还有上海、北京,大家都争取在三方面出人头地。

首先是争取更多跨国企业来设立地区办事处,但香港正陷于苦战。过去数年,“清零”政策加上实施《国安法》,不少跨国机构从香港迁往新加坡。香港美国商会调查发现,四成美资公司有意撤离香港,现时美资公司在港的数目,已跌至2004年以来新低。另一方面亦有公司由香港迁往大陆(如可口可乐),此举固然更贴近大陆市场,加上两地政治制度拉近,总部在哪里分别也不大。

惨!北京的三项建议,没人买账

其次是扩大资产及财富管理规模,可惜香港亦落后于新加坡。2017年开始,新加坡负责管理的资产及财富基金总额超过香港。2020年,总额增至3.4万亿美元,比香港约多13%,近年再拉阔距离(4.9万亿美元),新加坡比香港超过两成有多,原因除了跨国企业总部从大陆及香港撤退,转投新加坡,大陆巨企如腾讯、阿里巴巴、TikTok也选择在当地设立总部,亦助长了新加坡的优势。

第三是提升集资能力,以助企业融资。香港一直比新加坡优胜,但近年优势不断缩减。一是集资能力下降,今年头三季全球新股市场集资排名,香港降至第八,低于上海、深圳,连印尼也不如,集资总额更比去年同期少了六成半。二是股票市道不济,总市值由去年中五万亿美元左右缩水约两成(约四万亿美元),给上海比了下去(市值超过六万亿美元)。再如创业或风险投资基金,根据《经济学人》报道, 全球二十大创业投资基金有七间设于大陆,远远超过香港。

简单不过,当香港对外关系的言行均须紧跟中国立场,也就难以取信于美国主导秩序的资本世界,日后与新加坡的较量,自然吃亏得多。但另一方面,对内的政治管控方法又靠近大陆那一套,直接贬损香港的国际特色,香港比起大陆主要城市再无绝对优势可言,外商也无必要留在香港经营大陆业务。上下夹击之中,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怎可以不走样、不变形吗?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110/197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