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的三个月里,美元在全球央行储备中的份额有所下降,而日元的份额则有所增加。
具体来说,今年第三季度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为59.2%,较第二季度的59.4%下滑,创下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欧元的份额也出现下滑,从19.7%小幅下降至19.6%,日元的份额从5.3%上升至5.5%。人民币、英镑、澳元、加元以及瑞士法郎的份额变化不大。
尽管美元仍是当前全球大多数央行选择的储备货币,但自本世纪初以来,美元的主导地位在逐步下滑,其鼎盛时期的份额超过70%——2001年美元占比曾一度高达72.7%。
本周稍早据全球金融信息服务机构Swift汇编的交易数据,人民币在11月超越日元,自2022年初以来首次成为国际支付中的第四大货币。11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交易中的占比从10月的3.6%升至4.6%,超过了日元的3.4%,创人民币最高纪录。人民币上一次排在第四位是在2022年1月。11月美元以47%的占比保持领先地位,欧元和英镑紧随其后,分别为23%和7.15%。
新冠疫情暴发后,美国将美元霸权用到极致。有研究指出,仅在一年半时间里,美国就印了200多年来发行的所有美元中的近一半。这种“大水漫灌”导致通胀压力、动荡压力、资产泡沫压力不断外溢。去年以来美国又连续大幅加息,让本已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市场再遭打击。
近年来,种种迹象显示,许多国家“去美元化”正在提速。据新华社,俄罗斯出台与“不友好”国家和地区的“卢布结算令”;印度央行推出国际贸易的卢比结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