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曾建元:陈竹奇《北京的秋天──一个情报员之死》推荐序

—预知中国后事

作者:
台北学运如同擦枪走火般地启动了台湾修宪的进程,终结了动员戡乱时期,李登辉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主流派与民主进步党里应外合,最终在1996年解放军的导弹演习威吓下,由台湾人集体完成了首届民选总统的投票,实现了主权在民。李登辉以贝多芬(Ludwig vanBeethoven)第九号交响曲终章〈欢乐颂〉为总统就职典礼开场,在1989年柏林围墙拆除的音乐会上,〈欢乐颂〉的“欢乐”(Freude)被改唱为“自由”(Freiheit),我猜那里有李登辉的狡黠。

这是一位拥有完整的跨领域学术素养、现实政治经验以及历史人文视野的野百合学生运动世代学者的政治小说,写的是个人身影纵横其间的当代两岸关系。故事的结尾,是行踪暴露的台湾情报员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人员私刑处决,在此同时,他看到2027年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台湾代号《2027》计划死神无人机在美国、日本、韩国的共同掩护下,按时奇袭正在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百年阅兵大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但作者留给我们的想像恐怕有限,因为小说里,台湾的军机情报早就泄漏了,而奇袭仍旧发生,不由分说,国家主席众叛亲离,凶多吉少。九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由福建平潭在中华民国国庆发动对台湾总统的斩首行动的成败,已经无关紧张,无足轻重。至于中国后事如何,那不在小说主题之内,然我想,那也许是作者意在言外,和你我可以参与创作或想像的不久的将来。

陈竹奇和我在戒严时期的大学时代就已经认识,他是国立政治大学学生代表联席会议总干事,也是大学法改革促进会的重要成员,我则是东吴大学学生会执行秘书,在校园内外的公共议题上,我们都是重要的旗手,常常在媒体的采访中曝光,或是在跨校座谈或是街头抗争中相遇,后来我们对换学校,他考上东吴的社会学研究所,我则到政大三民主义研究所进修,1990年3月的春寒料峭中,我们在中正纪念堂的广场上,共同参与和见证了那一段伴随我们与民主台湾共同成长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台北学运如同擦枪走火般地启动了台湾修宪的进程,终结了动员戡乱时期,李登辉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主流派与民主进步党里应外合,最终在1996年解放军的导弹演习威吓下,由台湾人集体完成了首届民选总统的投票,实现了主权在民。李登辉以贝多芬(Ludwig vanBeethoven)第九号交响曲终章〈欢乐颂〉为总统就职典礼开场,在1989年柏林围墙拆除的音乐会上,〈欢乐颂〉的“欢乐”(Freude)被改唱为“自由”(Freiheit),我猜那里有李登辉的狡黠。接着学运世代共同连署发表了由周奕成起草的《台独运动的新世代纲领》,宣示台湾独立运动应以凝聚两千多万人民的国民意识与认同为基础与优先目标,是一个全台湾一致在外部对抗中(共)国与国际压力的运动。恶魔党已经不再是国民党了,而今,我们这些看日本动画《科学小飞侠》长大的一代要保卫的,不只是台湾,还有地球……。

《北京的秋天──一个情报员之死》的故事,是以第一人称的主角与对岸国家安全人员的往来互动展开的,作者承认人物及场景都有其真实的基础。主人翁成为情报员是因为留日的指导教授推荐给他任职国家安全会议咨询委员的同学当幕僚,与大陆的渊源来自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并曾在当地台湾同胞投资企业担任干部,和大陆的情报对话管道则是一次出席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座谈而认识的王沪宁手下小赵逐步发展出来的。所以这样的情报员并不是我们在007电影里看到的会飞天钻地、百步穿杨的特务,事实上,毋宁可视之为广义的密使,为政府传递讯息。相同之处,当是一样地风流倜傥,处处留情。

关于对岸的情报布线,这我倒可以做某种程度的印证。对岸涉台机构众多庞大,统一战线工作经费充足,为避免受到蒙蔽,对岸几个重要涉台智库或情报机构,都可直通中央,也就形成不同机构间的竞争关系。对台工作重视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建立,以便获得可靠的情报资讯,所以各个部门单位无不使出浑身解数,设法稳住重要的合作对象,也要防止其他单位抢人。对台湾学术界人脉关系的经营,更是学问。台湾是民主国家,资讯公开透明,加上学者常有机会进入政府服务或是与政府合作,接受咨询或委托研究,因而对岸安全部门人员常会厕身于智库或大学研究单位当中,透过学术交流的机会,发展各自的人脉。两岸学术会议是最好的猎人场合,会议往往只是过场,对岸学者传达党意,照本宣科,言不及义。精彩的是会场外的私下交流和深入对话,而旅游则是双方可以建立交情和培养互信的最好方式,几天下来,就知道特定对象有没有发展成长期关系的价值。主人翁一夕之间进入国安部门担任高级幕僚,对老杨、小赵所属的王沪宁系统而言,那真是押对宝了。

这样的单线关系,由于两岸同文同种,沟通毫无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长期下来,会形成当事人间特殊的情谊,价值和价格的辩证关系便会随之在双方之间激荡翻腾,对岸会以利诱威胁对台湾人员有所要求,因为会面的地点若在大陆,台湾人员入人彀中,如有任何闪失,很容易任人摆布宰割。那真是具体而微的两岸关系的反映。小说中对岸人员王副研究员(老王),坦承自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受难者,和主人翁有英雄相惜之感;但神秘的俄罗斯混血女郎和王沪宁手下的老潘,为了获取《2027》计划,就分别对主人翁出手了。

小说的时代背景,主要是2008年马英九出任总统以后的两岸关系,2016年蔡英文总统上任后,两岸关系急转直下,2017年1月川普(Donald John Trump)出任美国总统,在确定与日本安倍晋三首相共同推动新冷战的印太战略架构后,美国在2018年3月发动了中美贸易战,继之2020年美国国会通过《太平洋威慑倡议》(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要求强化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威慑能力,加强与印太区域盟邦的合作,特别是缩小盟邦关键的军事能力差距,台湾则是被点名要求美国总统主动给予军事援助的国家。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升级,兵锋直抵基辅,乌克兰演示了小国如何运用不对称战力对抗大国,其中无人机的大量运用,令人叹为观止,这给了台湾很大的启示,李喜明此时基于不对称战略提出的整体防卫构想,更深深受到国内各界与印太各国的重视。当年5月印太经济架构在日本宣布成立,规划全球产业供应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脱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结构性的破坏作用,陈竹奇小说中便以跨海峡的诈骗案侧写了中国大陆经济的末日景象。

习近平在2012年就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党国体制,使他看不出自己还不具有挑战美国世纪的实力,就像党国豢养的庞大国安部门,没人敢对中央说真话,几乎成了公共关系部门和旅行社。小说中在两岸2027决战中为台湾建立无人机军事工业与防卫体系的方董,就是影射当年大革会国立成功大学的学长,与我同是政治受难者第二代。奇袭北京的成功,则奠基在印太战略架构和《太平洋威慑倡议》。陈竹奇政治小说的大胆想像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也有远自他学生时代以来的浪漫情怀,读起来不免令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民国112年12月25日9时

新北市板桥区莱芬园

(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法学博士,国立中央大学客家语文暨社会科学学系暨淡江大学资传播学系兼任副教授,华人民主书院协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102/1998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