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2024台湾大选 看见哪些假讯息的新手法

“今年无论对事实查核工作者、研究人员、媒体,都是非常挑战的一年。因为‘他’完全知道台湾资讯生态系的困境,从弱点下手,攻击手法就会非常灵活。”台湾事实查核中心总编审陈慧敏所说“非常挑战的一年”,指的是台湾大选年,“他”则是对台湾发动假讯息攻势的“有心人士”。

“今年无论对事实查核工作者、研究人员、媒体,都是非常挑战的一年。因为‘他’完全知道台湾资讯生态系的困境,从弱点下手,攻击手法就会非常灵活。”台湾事实查核中心总编审陈慧敏所说“非常挑战的一年”,指的是台湾大选年,“他”则是对台湾发动假讯息攻势的“有心人士”。

根据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报告,台湾是全球受境外假讯息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已蝉联10年榜首。这些年,台湾一直努力提升抵抗错假讯息的能力,但“对手”也累积多年经验,再加上AI科技、TikTok等平台兴起,让他的产制手法与传播管道更多元。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FCL)在2024年1月13日举行的台湾总统大选前,访问了当地的事实查核组织、专家学者,并汇整相关查核报告。受访者不约而同提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他”从过去几次的选举操作学到了经验,这次不再站在第一线攻击,而是通过间接方式发动攻势,“疑美论”就是工具之一。

新现象之一:疑美论

国立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黄兆年告诉AFCL,“疑美论”基本上是为中共的宣传目标服务。

黄兆年解释,“疑美论”这个主题并没有和台湾总统候选人建立直接、强烈的关系,但中共通过攻击美国,把美国和战争绑在一起,去攻击台湾比较亲美的政党。“更隐晦的是,他其实在说,中国是跟和平连在一起”。对中共而言,讯息真假并不重要,只要这些偏差性的资讯和论述,能够让他取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并拉抬威权阵营,就是有用的工具。

台湾资讯环境研究中心(IORG)在《疑美论和它们的产地》报告中,根据2021年至2023年6月间的12次重大事件,辨识84项符合其“疑美论”定义的论述,并归纳为8类(下表)。报告指出,“中共是疑美论最大的外国影响力来源”,但中共行为者倾向“加入”并传播既有疑美论述,而非创造新论述,在84项“疑美论”论述之中,有44项论述都是由台湾行为者发起。

IORG将疑美论述分为8类。(取自IORG《疑美论和它们的产地》报告)

AFCL也关注相关论述,并曾查核部分传言,包括外界质疑美国通过“台湾学人计划”监军,美国要求台湾发展生化武器,白宫前高官、政客倡议“炸毁台积电”等。

另外,AFCL还曾发表专文探讨2023年初发生的“尼克森事件”传播现象——一位自称美国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嘉兰・尼克森(Garland Nixon)推文称白宫内线透露,美国总统拜登曾说出毁灭台湾计划。这则推文被台湾前立委蔡正元转发后,经众多媒体引用,连官方都表态。过了几天,尼克森通过视频自承推文是嘲讽、虚构,却少有人关注真相。

近一、两年,“疑美论”在台湾大行其道,成为政治攻防的重点。也有许多不实信息寄托其中。图为2022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的佩洛西访问台湾。(图源:台湾外交部)

新现象之二:战争恐惧

“这次选举,北京做法变得更不易察觉,聚焦散布疑美论及武力恫吓台湾。”这段文字出自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专文,分析中国企图利用假讯息影响台湾选举的趋势。

台湾国安局长蔡明彦曾在网路节目上说,中国通过假讯息塑造台海兵凶战危,营造战争紧张气氛,让台湾民众心理恐慌。其中一例是台湾总统蔡英文4月出访友邦,期间过境美国并会晤时任联邦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此举引发中国强烈不满,并展开了为期三天的“环台军演”。而在军演期间,不实消息充斥网路,似乎意图放大恐惧。

陈慧敏分析,中国知道在台湾选举期间,他不能一直强调军力很强,因此在操作一段时间的军事大外宣和假讯息后便会收敛,转而操作“疑美论”,或是攻击台湾的国防、外交无能。例如,2023年中,中国社群平台传出“台湾军队演习,沦为总统逃命彩排”的错误讯息,还有部分媒体报道蔡英文“保命出逃”,企图破坏台湾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台湾总统蔡英文和军方的关系也经常成为不实信息的题材。图为2023年5月蔡英文访视台湾部队的情形。(美联社

法务部调查局研究委员刘文斌则认为,目前没有证据指向哪一方先丢出兵凶战危,企图影响台湾;对北京而言,“疑美论”符合其利益,他可能善加利用,但操作兵凶战危,恐造成反作用。

不过,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Taiwan AI Labs)分析去年10月到12月中国官媒的论述,发现中国操作的最大主题就是“台湾推向兵凶战危险境”,其次是“美国不顾台湾人死活”。中共官方多次指控民进党将台湾推向兵凶战危的境地,直到台选前两周,国台办回应蔡英文任内最后一次新年谈话时,还说“蔡英文路线”是害台路线,导致台湾兵凶战危。

新现象之三:旧谣言重传扰乱民生

除了两岸是否开打、美国是否派兵相救,足以影响台湾选民的议题,还有攸关百姓利益的社福、食安、交通等民生问题。综合台湾事实查核中心、MyGoPen(台语“麦搁骗(不要再骗了)的谐音”)、IORG的观察,常出现的谣言主题包括缺蛋、缺电、缺卫生纸,以及各种食安、交通、治安危机。他们并注意到,这次大选前,许多民生旧谣言,再度热传。

陈慧敏举例,最近再度流传所谓新台币改版需花费500亿元的消息,其实是2020年大选前曾传过的错误讯息,企图塑造“政府乱花钱”这类假讯息的用意,就是希望以人们最关切的民生议题引起仇恨、对现任政府的不满与不信任。

另一个选举期间常见的不实讯息,是选务要“作票”,这类谣言是为影响民众对选举公平的信心、伤害民主制度。

谈到选务,MyGoPen总编审叶子扬笑说,“隐形墨水又来了”,四年前网路盛传,蔡英文是因为美国中情局(CIA)提供了隐形墨水,作票才会大胜。这次选前,又传出选票会被隐形墨水动手脚的讯息,还有今年投开票所监视器全拆掉、民进党有作票专用箱、特定报票方式让国民党永远别想赢等各种选务谣言。

民进党提名副总统候选人萧美琴拥有一半美国血统,经常成为恶意或不实信息的攻击对象。(美联社)

新现象之四:攻击特定候选人

选举期间,“有心人士”的一大攻击目标就是候选人,蓝、绿、白阵营都不例外。其中,民进党副总统候选人萧美琴、民众党副总统候选人吴欣盈的国籍争议,在这次大选成为话题,AFCL曾发表《台湾大选假讯息风向:围绕萧美琴的“美国代理人”叙事”》,MyGoPen等组织针对萧美琴的国籍发布查核报告,并附上美国联邦公报的放弃国籍资料名单为证。

然而,这让事实查核组织成了攻击目标。叶子扬说,有曾任立委的意见领袖质疑他们所附的美国联邦公报网站“是假的、自己做的”,之后还有一些媒体、名嘴引述该意见领袖的说法,指控MyGoPen在为萧美琴护航。叶子扬无奈表示,针对意见领袖的质疑,只能再发布一则查核报告。

新现象之五:深伪科技、新平台

而针对候选人的错假讯息中,有好几则是AI造假影音。2023年8月,媒体收到音档,内容是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批评副总统赖清德访美,经调查局以软体鉴别,判定录音档内容被深度伪造的可能性极高。之后,调查局陆续发现“赖清德回应蓝白合”、“赖清德有三名情妇”的深伪影片,以及“赖清德为春风专案线民”的变造影音。

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疑似遭深伪技术造假的影片截图。

叶子扬表示,一开始的AI造假影音比较低阶,容易察觉异状,但接近选举出现的几个深伪案例,程度明显较高,查核单位需要工具,却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陈慧敏则说,“破解的技术没有追上,还在很辛苦的阶段”,AI专家也建议查核单位,用媒体识读能力来判断是最好的。

在2023年最后一周,台湾事实查核中心又破解了几则运用AI技术制作的政治传言影片,其中一则是“美国议员公开为特定政党候选人拉票”的影片,造谣者剪辑这位议员以前的受访画面,再变造岀议员的声音,通过AI技术改变嘴型,让议员的嘴型与声音相符合。这则影片在脸书、TikTok、批踢踢实业坊(PTT)等平台传开,PTT用户还下了一个“劲爆”的标题:“美国站边了发影片力挺赖萧当选”。

“现在手法多很多,管道多很多。以前TikTok还没这么热门,现在已经多管齐下了。”叶子扬说,台湾民众常用的平台以脸书和LINE为主,但近年来社媒推短影片,很多人会下载TikTok的影片,转传到脸书、LINE群组,所以在很多平台都会看到一样的影片,实际来源是TikTok。

陈慧敏则提到“造谣者的进化”,意思是有些之前在YouTube或脸书流传的假讯息可能已被破解,但造谣者会把它修改、加工,制作成一个抖音版,再让它流进Line群组。又或者是,在台湾人常用的PTT、Mobile01、爆料公社“放饵”,形成讨论后,“他”再去搬运,而搬运最重要的环节是,媒体把网路讨论写成报道。

媒体守门失灵假信息得逞

这就回到文章开头,陈慧敏所说的“他完全知道台湾资讯生态系的困境,从弱点下手”。陈慧敏解释,以台湾媒体生态,只要一有记者报道,其它媒体就可能跟着抄,“它就被洗白成新闻”,进而带动舆论。造谣者还很懂,丢出容易误导的讯息,媒体不易把关,事实查核单位也不好查核。

黄兆年指出,北京对台资讯操弄的传播网络,有三个主要行为者:第一是中共官方;第二是与中国有明确利益关系的特定在地协力媒体。还有第三类:不特定的在地协力者。这类行为者较难以辨识,可能只是对某些讯息产生强烈情绪的个人,或是与中国没有利益关系的媒体,但为了收视率、点阅率,而协助传播。

而这次大选,上述行为者的角色有所变化。黄兆年分析,北京过去会创造话题攻击执政当局,但这次多是利用既有的时事话题操弄资讯,直接诉诸非特定的在地协力者,让特定的在地协力媒体退居二线。无论是传播者的动员,资讯操作的主题,内容的选择上,都变得相对不再那么直接,更不容易被察觉,因此台湾社会需要更深度的媒体识读和资讯判读能力。

IORG共同主持人游知浩表示,并非所有的资讯操弄论述都来自中国,资料显示中共宣传持续大量引用台湾各界意见,制造偏颇的台湾印象、有利中国的世界观。因此,在民主的台湾,媒体识读、资讯判读就是防御威权资讯操弄最长期、最根本的解方。

刘文斌则说,全世界政治实体都想要影响跟他有关的政治事件,希望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当选,北京并非特例;但是,只有中国想并吞台湾,这是他的主轴,不会改变,唯方法会随时空环境而不同。

他提醒,台湾要留意两个现象,一是对方传播的讯息具针对性,假设要影响记者、军人、大众交通工具的驾驶,就会发出这些人想要的讯息,不断地影响,让这些人能在关键时刻配合行动。第二个现象则是“CNN效应”,媒体为快速播报,将复杂的事务简化成短影片或图像,然后24小时播放,形塑某种意见后,甚至可以影响政府决策。

“在选举等关键时刻,用很短的时间,让你没办法搞清楚的状况下,影响你的认知、做出判断⋯⋯这非常可怕。”刘文斌说。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email protected]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我们的内容也同步在脸书、X(推特)和Instagram三个社媒平台上线,欢迎关注。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106/2000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