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情感世界 > 正文

千万不要对婚姻有幻想

最近有一个词特别火,叫“性缘脑”。

它是指一个人“将恋爱关系看作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甘愿为此放弃亲缘、友缘等关系,同时喜欢将任何关系都曲解为性缘关系。”

具体来说,有“性缘脑”思维方式的人看到一个异性,第一反应是考量对方能否和自己发生恋爱和性关系。

Ta们习惯从性的角度去看所有关系,好像世界上只剩下爱情这一种感情。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动画电影《我的婚内情事》(My Love Affair with Marriage),女主角泽尔玛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性缘脑”。

▲图片来源:豆瓣

从8岁开始,泽尔玛就在寻找人生的真命天子。

在新班级看到一个长着绿眼睛的男孩时,泽尔玛第一次感觉自己不是完整的,她需要一个男孩填补她的空缺。

但绿眼睛男孩对泽尔玛不理不睬,这让泽尔玛非常伤心,她在心里说:

我愿意付出我所有的一切来换取你爱我。

为了获得男孩的爱,泽尔玛努力地当一个“女孩”;

她不再打架,即使被冒犯也压抑愤怒,变得漂亮、安静和顺从。

对爱情的渴望占据了泽尔玛内心的全部,她不交朋友,觉得友谊是浪费时间,只要有了爱情人生就会变得幸福。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等到了青春期,初潮来临,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泽尔玛变得更像一个“女人”,这让她得到了不少男性的赞美。

男人的饥渴让泽尔玛感觉自己很有魅力,她更加确定自己的渴求——“我想要被(男性)渴望。”

她也决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初夜,将它留给未来的灵魂伴侣。

随后,泽尔玛和在美术馆遇到的中年男人发生了第一次性关系,男人向她求了婚,但分别后却再也没有联系她。

泽尔玛足足等了六个月才接受自己被骗的事实,因为在泽尔玛看来,等待男人是女人的美德。

上了大学,泽尔玛仍习惯性地把视线投到男生中,渴望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20岁时,她遇到了谢尔盖,迅速和他坠入爱河。

在为谢尔盖做了17次饭,洗了3次袜子后,谢尔盖向泽尔玛求婚,泽尔玛说了“好”。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婚后泽尔玛包揽了全部家务,谢尔盖一直不出门工作,泽尔玛在家务之余还得接零工填补家用。

谢尔盖出门花天酒地后,拿走了泽尔玛打零工赚的所有钱。

泽尔玛愤然离开了家,然而当谢尔盖一个电话打过来,她就又原谅了没出息的丈夫,因为维护婚姻是最重要的。

尽管谢尔盖只索取不付出,泽尔玛仍对这场婚姻充满感激——

她认为谢尔盖包容她失去童贞,在谢尔盖面前她感到自卑;

她不假思索地接受谢尔盖说的每一句话,远离了自己的女性朋友,为外貌焦虑;

她不停地否定自己,并仰慕谢尔盖的才华……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然而事实证明,真正有才华的人是泽尔玛。

她的画被画廊看中,她得以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谋生。

在谢尔盖因为泽尔玛想去画廊工作而对她家暴时,从被掐脖子的濒死中挣扎过来的泽尔玛终于醒悟,她选择与谢尔盖离婚。

但很快,泽尔玛又在画展上遇到了一个瑞典男人,波。

在波的强烈要求下ta们很快结婚,波拿到了加拿大的工作签证,泽尔玛辞掉了原本画廊的工作,跟着波到加拿大生活。

因为外国人的身份,她无法在加拿大找到工作,泽尔玛又变回了那个全职主妇。

她没时间画画,她和波的婚姻生活也并不开心。

在波提议用生一个孩子解决问题时,泽尔玛终于意识到这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她拒绝了建议,并再次选择离婚。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在20多岁前的人生中,泽尔玛花了太多时间去感受自卑、愤怒、困惑和憧憬爱情。

她本应用来施展艺术才华的时间和精力,却用在了迎合男人和被对方伤害上,让人惋惜。

但这部电影并不是在批判泽尔玛,“泽尔玛”是很长时间以来社会主流认可的女性的样子。

可以说我们很多女性身上都或多或少有泽尔玛的影子,而这部影片想告诉我们的是:

为什么泽尔玛会变成这样?

是什么改变了女性的认知?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泽尔玛并不是从出生起就是这样的。

童年的泽尔玛住在一个偏远的岛上,她活泼好动,整天在村子里跑来跑去,爬上树和流浪猫分食物吃。

那时候的她也和猫一样,凶猛自信,愤怒时会毫不犹豫伸出爪子。

但这些天然的性格在开始有社会性别后遭遇了规训。

01何以成为“女孩”?

当被邻座男生揪辫子,泽尔玛的天然反应是生气和反击,因为自己遭到了攻击。

但她马上被同学指责:

“她不是女孩,她打架!”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这对于心理还未成熟健全的孩子来说是严重的指控,足以让泽尔玛产生自我怀疑。

而被同学排挤和得不到心仪男生的反馈又加深了这种怀疑,泽尔玛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行为,变得像一个“女孩”。

这时,周围的环境会教她如何做一个“女孩”。

符合社会性别要求的好女孩,首先必须外表上像女孩,留长发,穿粉色裙子,追逐时髦;

好女孩不用表现得太聪明,这样会抢了男孩的风头,必要时可以装傻;

要把异性的捉弄当成关注,接受并顺从;

女孩不必强壮,不必奔跑,美丽才是最重要的。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这些规则我们不可谓不熟悉。

小时候男生的欺负明明是暴力,却被大人说成喜欢,班上聪明又大胆的女孩总被排挤。

社会性别的区分将女孩和男孩从小就训练成白兔和狼,让两性潜意识里都认为女孩无需学习自我强大的方法,只需要等待被狩猎。

02爱情神话

从出生起,泽尔玛就置身于鼓吹爱情至上的环境中。

泽尔玛听的是宗教故事,如今我们面对的则是电视、电影和书籍,所有的内容都围绕异性恋爱情展开。

电影中说,上帝创造了两个脑袋、四手四脚的生物,又忌惮它的强大,于是从中把它劈开。

人由此变得弱小和不完整,必须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我们从小就接触一见钟情、王子拯救公主的故事,它们传达给我们一种观念:

爱情是必须要发生的,男人和女人注定要结合,相爱与婚姻神圣不可侵犯。

有了爱情,我们的灵魂就不再空虚,人生将到达彼岸。

于是,泽尔玛在还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之前,就焦虑地追逐着爱情和婚姻,她以为这会是她人生问题的解。

但当她第一次被求婚,她说出那个神圣的词——“我愿意”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有发生。

现实不是童话,不是王子和公主在一起后就能永远过上幸福的生活。

爱情神话让女性用牺牲和委屈自己的方式来配合爱。

婚姻生活一团乱麻,泽尔玛承担了所有责任,同时还要受丈夫的打压。

但爱情神话告诉她,即便没有了爱,也绝对不能离婚,维护婚姻是女性最重要的职责,离了婚的女人是残次品。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让女性学会忍耐,最终延长了婚姻的生命,也延长了女性的痛苦。

泽尔玛曾经渴求的爱情,最后给她带来的却是愤怒、怨恨和暴力。

03童贞谎言

13岁,泽尔玛第一次来月经。

母亲感到欣慰,因为这是泽尔玛变成女人的迹象。

她告诉泽尔玛:女人为婚姻而流血,直到你结婚前都要保留贞操。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为了让女性为男性守贞,女性的第一次性经历被塑造得无比神圣。

明明共同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对女性来说仿佛如宗教活动一般意义重大,对男性来说却只是家常便饭。

对男性而言,性是获得,对女性而言却是失去。

许多女孩从小就以为初夜是圣洁而幸福的。

但当泽尔玛和在美术馆偶遇的艺术家度过了初夜,她感受到的却不是浪漫和美好;

没有任何精神和身体的统一,那感受很普通,甚至有点不愉快和痛苦。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泽尔玛并没有失去什么。

她的身体依然完整,她的品格也是,她的生活没有因这场偶然的性事发生任何改变。

童贞只是一个谎言。

04男性优于女性

为了让女性甘愿委屈自己迎合男性,社会文化一直向人们灌输男性优于女性的错误观念。

泽尔玛的好朋友达莉亚怀孕后仍然酗酒和吸毒,最终癫痫发作,孩子被医院保住,达莉亚失去了生命。

在女性的悲剧、沉重的死亡面前,泽尔玛的丈夫谢尔盖冷冷地说:

“男人不会这样死,男人在战争中英勇战死,女人的死是如此平庸,谁会死于分娩?”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男性的一切都被置于重要的、宏大的地位,相反女性的一切则是平庸的、不重要的。

男性理性,女性感性;

男性征服,女性附庸;

男性负责赚钱养家,女性负责貌美如花。

类似这样的话我们不知道无形之中接收过很多。

它塑造了我们的性别观念,让我们以为女性生来就是更弱的,直到我们发现自己和男性一样强大。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除了从文化规训的视角体现女性的认知是如何被改变的,导演还从生理的角度进行了补充。

让我们看见在女性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她的激素是如何促使她做出行动的。

看似都是自由选择,其实却并非完全出自女性的天然意愿。

泽尔玛是落入了陷阱的人,她走的每一步都困在男权社会的局中,怎么走都感觉逼仄。

在电影的最后,泽尔玛终于从这个看似铜墙铁壁,实则不堪一击的、由谎言组成的环境中走了出来。

她意识到真正的自我一直在被规训和压抑,她一直在因自己本来的样子遭到指责、感到抱歉。

▲图片来源:《我的婚内情事》

她不再寻求改变,而是接纳“不像女孩”的自己,泽尔玛终于感到了完整和平静。

泽尔玛不再听信环境的规训,而是反过来向环境表达自己的想法。

她劝告自己,也是劝告我们:

要对婚姻保持理性和谨慎,不要被爱情神话冲昏头脑;

要接纳自己,女孩可以是自信的、强大的、有力的;

或者说她们生而如此,不要让卑劣的声音磨损了女孩展翅的羽翼。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第十一诊室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120/200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