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主持官修清史20年却成空 中国清史泰斗逝世

大陆清史泰斗戴逸,已经于1月24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戴逸是大陆官方“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不过他未及等到自己主持的官修清史出版,就已经逝世。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消息,戴逸生于1926年,生前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享受大陆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大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第七届大陆全国人大代表

戴逸自1978年起,用7年时间主持编写70馀万字的《简明清史》;在《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利用中俄双方大量的官方档案和私人文献,再现条约谈判的全过程,为大陆政府处理中苏边境问题提供参考和备要。

戴逸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清史。2002年8月中共中央批准启动清史编纂工程,由他出任大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的学生辈、也是清史大家的清史纂修委员会副主任马大正曾盛赞戴逸“做学问的同时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包含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戴逸要求在“边政志”里要设海洋篇,把南海诸岛的清代情况都讲清楚,“而且还得跟国家的口径一致”;2017年洞朗争议时,也重看1890年光绪年间的一份条约。

大陆官修清史,于2003年正式开工,历经多年都未付梓,期间曾在2013年传出2016年将编成、后传出2018年将出版,尽管这还是当时官媒“中国之声”专访戴逸时的透露内容,惟皆未成真。

马大正2019年在常熟识图书馆演讲时,指出2018年9月已把“清史送审稿”上报中共中央,“下面到底还要延续多长时间还不好预测”。他指出,2019年9月“中央”把审读工作交给了当年1月成立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审读工作领导小组已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根据审读的意见,我们还会继续修改。现在出版社已介入,出版社还有三审三校,到正式印刷出版,估计时间不会短,大家要有充分的耐心”。

清朝灭亡后,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设立了“清史馆”,由赵尔巽主持,1928年以《清史稿》之名刊行十馀年来的修史成果,共计536卷,此后一直到两岸分治,都未有新的官修清史。故宫前院长冯明珠曾撰文指,1978年起国史馆与故宫合作进行《清史稿》校注工作,1985年报总统府核备,隔年出版《清史稿校注》。1991年,国史館原计划在上述基础下,聘请专家重修“清史”,但2000年后政府主导纂修清史的思维与时空条件改变,国史馆新修清史计划在完成部分后被搁置。

大陆2002年在官方批准后启动清史工程,至2023年6月1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赴中国历史研究院视察时,官媒央视新闻联播镜头有带到“清史审读工作顺利实施”的看板,央视新闻随后指出,《清史》106册共计3,200万字书稿的审读工作历经近两年,已初步完成。在同年4月,中国历史研究院已率先出版大部头的《清代国家统一史》作为首批“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

但2023年11月,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泰苏在社交媒体“X”引述“可靠消息来源”称,“清史项目产出的完整稿子没过政审,原因与‘受国外新清史影响过大’有关。

这一消息让大陆舆论掀起讨论,不少网友认为,直接增订或者校注《清史稿》即可,也有人批判“新清史”观点是“极其恶毒的东西”。不过,据本报记者向接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大陆史学界人士求证,官方并未发布相关消息,史学界也不清楚“政审”这一情况,若真如张泰苏所言,后续肯定有所动作。目前关于“政审”一事,仍未有进一步消息传出。

生于1926年的清史学家戴逸,20馀年来主持大陆官修清史,但直至他近日逝世,都尚未出版。(图/取自中纪委国家监委官网)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128/201040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