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对比 > 正文

黎蜗藤:电动车贸易纷争美、欧、中谁有理

作者:
在刚过去的中国“两会”中,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中发出“四问美国”,其中最后两问“美国如果只让自己保持繁荣,不允许别国正当发展,国际公理何在?美国如果执意垄断价值链高端,只让中国停留在低端,公平竞争何在?”虽然没有直接提及电动车,但电动车无疑是最重要的争议焦点之一。

中国政府大规模补贴国产电动车近十年,把外国电动车封杀在外,现在,欧洲醒觉过来,要展开反补贴调查。(美联社

家用电动汽车产业被预期为下一轮激烈竞争的产业,过去一两年,有关电动车的贸易争议不断。这尤其以美欧、美中、欧中三方争议最引人注目。

2022年,美国推出《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规定北美地区(即美加墨)本地生产的电动车能享受联邦补贴(通过税务扣减方式),但进口整车,或者一定比例重要部件是进口的车,就不能享受补贴。欧洲很生气,认为美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并非“一视同仁”,违反了世贸(WTO)规则。当时韩国也抱怨美国的削减通胀法案,认为对韩国电动车不公平,还说什么“必须杜绝这种可能导致韩美同盟变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事情发生”。中国舆论则在配合旁敲侧击,说什么“华盛顿捅刀韩国,‘价值观’碎了一地”。

2023年10月,欧盟正式开始对中国电动车进口倾销调查。欧盟认为,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廉价电动车冲击欧洲市场,威胁着欧洲电动车行业。调查将在13个月内完成,在调查开始之后的九个月内,欧洲可以施加临时性反补贴关税。这时轮到中国商务部“强烈不满”欧盟委员会的决定,指控欧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有违世贸易规则。

上个月,美国白宫指示商务部对中国制造的“互联汽车”进行国家安全风险调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对媒体说:中国的互联汽车收集大量关于司机的敏感数据,包括个人信息、生物识别信息和汽车去向等,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公民的隐私构成严重风险,甚至可能让三百万辆电动车同时瘫痪。同时美国国会也在研究法案,把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关税从目前的25%升到125%。美国的这些表态,被中国猛烈抨击为“打压”中国电动车产业。

在刚过去的中国“两会”中, 中共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中发出“四问美国”,其中最后两问“美国如果只让自己保持繁荣,不允许别国正当发展,国际公理何在?美国如果执意垄断价值链高端,只让中国停留在低端,公平竞争何在?”虽然没有直接提及电动车,但电动车无疑是最重要的争议焦点之一。

2023年10月,欧盟正式开始对中国电动车进口倾销调查。(美联社)

如何理解有关电动车的贸易战的是非呢?

首先,各方的立场取态都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目前三地电动车发展相当不平衡。美国品牌特斯拉是全球最早推动纯电动车的品牌,也是全球最知名的电动车品牌,在美国市场一枝独秀,但其他品牌的纯电动车销售都不如预期。众所周知,苹果已退出了秘密研究十年的电动车开发项目,各大车厂也纷纷削减了生产计划。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意外,因为正如笔者曾撰文论述,由于气候(寒冷天气)、人口分布(较散)、出行习惯(长短途均严重依赖汽车)、驾驶偏好(喜欢大体积的皮卡和SUV)、能源价格(油价便宜电价贵)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美国的使用情境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好像特斯拉那样的纯电动车,插电混动可能已是最“节能减排”又能兼顾实用情境的首选了。

相反,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下,中国的电动车生产和消费市场都全球领先的,各种“造车新势力”品牌层出不穷,市场已早早陷入割喉式的价格战中,据说赚钱的不过是极少数,堪称全球“最卷”(重复劳力而无进展)。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输出国。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制造”、“中国出口”,不等于“中国品牌”。中国之所以成为最大的电动车出口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在中国上海设立工厂的特斯拉:所谓“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动车”,基本上都是在中国生产的特斯拉,而并非中国本土品牌;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动车比较多元化,除了走高端路线的特斯拉,还包括走低端路线主打廉价的中国“新势力”。

欧洲大约位于在美中的中间。一方面,欧洲各本土车厂也大力发展电动车,欧洲电动车市场也比较蓬勃,但另一方面,欧洲却面临中国出口的廉价电动车的激烈竞争。虽然中国出口的电动车在欧洲比本国市场售价高,但仍明显低于欧洲本土生产的电动车。这就是为何欧洲要对中国出口电动车进行反倾销调查之故。

尽管三地的生态位有很大差别,但各国都还在推动电动车产业。尤其是美国,即便推动电动车困难极大,民主党政府还有希望有所作为,这已相当不容易了。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推出政策抵制“不公平的竞争”,保护自己的产业和市场,这也是完全合理的。

第二,中国在指责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时,实际上中国早已贸易保护十几年。

在特斯拉推出纯电动车roadster之后的第二年,即2009年,中国就开始决定扶持电动车产业,2010年就开始提供补贴。当然,中国更大规模的补贴政策还是在2015年之后。事缘2014年,特斯拉一下子完全公开300多项电动车技术,特别是涉及纯电动车核心的三电系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的专利技术的细节都全部公开。这相当于把最难的技术探索部分,一下子都白送给别人,从而把造电动车从一项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的高科技,极大降低了技术门槛,变成了“组装工程”。这进入了中国企业最熟悉的节奏,最擅长的领域。

中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重点扶持一批“中国智造产业”,新能源汽车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从2015年开始,中国出台了诸多大力扶持电动车的政策。它们包括:1)直接补贴电动车生产商;2)对电动车减免购置税;3)电动车不但不限购,还可以即时免费上牌(或非常宽松的摇号政策);4)高油价低电价政策推动电动车取代油车。

中国对电动车的补贴全部都是本国电动车品牌。外国生产的电动车,无一能享受这些补贴。中国对外国品牌电动车的歧视,直到特斯拉在上海建厂,本土生产电动车本土卖,不再从美国进口,这样才被“一视同仁”。

购置补贴一直维持到2022年12月31日,之后才被取消(换言之,特斯拉开始在中国销售中国制造的车不久,中国政府就取消补贴了)。可以说,从2009年开始算,中国已贸易保护本土电动车长达十几年,即便从2015年开始算,也长达七年。至于直接上牌和不限购等隐性优惠措施,至今还有省市在执行。

顺便说一句,韩国也抱怨美国“市场保护”,然而韩国和中国一模一样,早就在保护自己的电动车市场,其获得补贴的电动车型全部也都是韩国品牌。

第三,尽管欧洲也有补贴,但那些补贴乃“一视同仁”,没有歧视。

欧洲对中国生产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时,有中国人指责,欧洲自己也补贴电动车。不错,欧洲也补贴电动车,但欧洲对电动车补贴是一视同仁的,无论是哪个国家生产的电动车都能获得补贴。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出口到欧洲,和欧洲车一样,平等享受欧洲的补贴。相反,中国市场对电动车的补贴是补贴本土生产的电动车,外国生产的电动车休想获得同等待遇。这就是不同之处。

很明显,在2023年之前,中国制造的厂商把车出口到欧洲,实际有双重补贴。第一是在中国市场获得中国政府的补贴,排挤外国车;第二是在欧洲市场获得欧洲的补贴,用欧洲人的钱壮大自己。双管齐下,不但中国市场不让欧洲电动车进入,还排挤欧洲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场。这真是“双赢等于中国赢两次”的最佳写照。

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大规模补贴国产电动车近十年,把外国电动车封杀在外。现在,欧洲醒觉过来,要展开反补贴调查,中国说“有违国际贸易基本规则”。岂非搞笑?

第四,美国保护电动车产业合法合理,欧洲的指责也不合理。

首先应该指出,美国在实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前,也和欧洲一样对所有电动车,包括本土生产和进口电动车一视同仁。当时美国有很多进口电动车,特别多的是从日本进口的插电混动车。直到《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才规定,只有本土制造的电动车(即包括美墨加)才享有优惠。这样才被欧洲、韩国和中国指责。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无论中国还是韩国,都没有资格指责美国。因为早在美国“保护主义”之前,中国和韩国都已经实施了好多年的“本土优先”的保护主义了。当然,中国和韩国也确实和美国有所不同。它们的“聪明”之处在于:它们把能享受补贴的车型公布在一张列表名单上,实质性地把外国车排除在外;而不像美国那样公布一个标准(比如规定在本土生产),直接把外国生产的车排除在外。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个国家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中国之所以成为最大的电动车出口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在中国上海设立工厂的特斯拉。(美联社)

根据以上讨论,大概只有欧洲有资格抱怨美国,毕竟,欧洲还实施原先的“一视同仁”政策,美国却改为“本土优先”。但笔者认为,美国改变政策也无可厚非。

首先,根据世贸规则第XX条例外规则,各国有权制定旨在保护环境的政策;根据世贸规则第XXI条安全例外规则,各国有权制定政策,保护国家安全。电动车补贴政策,正是为了保护环境,符合第XX条。因此,在电动车领域,制定保护政策,并不违规。对欧洲,美国完全可以反驳,如果电动车不进行补贴,就无法实现气候达标;但如果对外国车也大规模补贴,相当于用本国人民的钱倒贴外国公司,这样在国会也不可能通过,同样无法实现气候达标。其实,相比美国,欧洲国家对地球处于“气候危机”的共识更高。它们有理由理解美国这样做符合XX条的规定。

其次,欧洲强烈抱怨美国在前,对中国抱怨在后。中国对国产电动车大规模补贴十几年,但在2023年10月前,欧洲没出过半句抱怨。美国法案刚刚订立实施,欧洲立即就大声反对。其实,中国才是最大的电动车市场,欧洲不去抗议,美国电动车市场还在耐心地培养中,欧洲却立即跳出来。两相对比,欧洲的反应之大,真是莫名其妙。

当然如前所述,大规模补贴本土电动车的始祖中国居然也指责美国补贴电动车违反世贸规则,这更是何其搞笑?

第三,欧洲还批评,法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电动车网开一面,违反了世贸非歧视原则,换言之,和墨西哥加拿大相比,欧洲觉得自己被歧视了。

这种说法当然更莫名其妙。世贸是“低水平”的贸易协议,在世贸之外,还有各类的“高水平”贸易协议,签订国互相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无论欧盟、美墨加、CPTPP、东盟、乃至各类双边贸易协议,都是如此。按照欧洲人的逻辑,这些贸易协议都是违反世贸非歧视原则。这些贸易协议难道就该通通作废?

一些中国人呛声,说美欧原先不是提倡自由贸易吗?现在不是自打嘴巴?问题在这里,自由贸易是一个规则体系,是必须各方都遵守,游戏才能玩下去。它绝对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自我道德约束,更不能成为一些国家永远要占便宜的借口。你不能一方面自己大规模补贴,又封锁市场,另一方面又要求其他国家要自由贸易,开放市场。天底下没有这种道理。

※作者为旅美学者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22/203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