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这是习近平最担心之处

作者:

习近平3月7日出席军方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宣告,要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当天,他还列出多项发展重点,第一项是”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提升经略海洋能力。”可见习近平对经略海洋与发展海权的紧迫感。

迈进陆权海权兼备国家

其实,这种紧迫感早在习近平上台后的隔年(2013)充分表露。那是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一次讲话。他说,中国已进入从陆权国家向”陆权海权兼备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海上方向对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影响愈发凸显。他给出这样的命题:”国强则海权强,国弱则海权弱。”海权是决定中国和民族命运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举例说,历史上曾出现的大国,不论是老牌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以及后起的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几乎都是当时的海洋强国,海权成为综合国力的战略依托和潜力所在。中国要提升经略海洋能力,就必须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由此,中国海军2014年全面梳理海军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并把多项重点归纳为习近平的海军战略思想。当时,海军有关人士直言不讳,长期以来,海军的使命任务始终是立足于近海范围作战,军事触角很少延伸到第一岛链之外,海军的力量部署基本是按照”守疆卫土”的模式设计。

当时,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服役2年,093A型攻击核潜艇有1艘在役,其他如首艘901大型综合补给舰3年后服役、首艘055大型导弹驱逐舰6年后服役,首艘075大型两栖攻击舰7年后服役,因此中国海军尚未形成远海舰队实力。

从兵力结构和任务上看,中国海军更像一支现代版的”要塞舰队”,依赖于陆基远程兵力的支援和掩护,在近海执行区域拒止任务,实施守疆卫土的责任,这种战略强调”以陆制海”而非”以海制海”,舰队成为陆上要塞的火力延伸,不具真正意义上的制海权。

中国海军仍未突破”要塞舰队”基本格局。图为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演练。路透社图片

现代”要塞舰队”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学教授霍姆斯(James Holmes)2016年5月在《国家利益》(TheNationalInterest)杂志发表评论指出,中国海军处于”现代要塞舰队”的阶段,如果靠近本土,在岸上火力支援的范围内,她们有可能完成任务。中国正指望着这一点。如果”要塞舰队”前出较远海域作战时,由于失去岸上火力保护伞,命运往往悲惨。霍姆斯认为,美国海军在较远公海作战中强于中国海军,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两国海军更有可能在封闭的亚洲水域而非较远的公海上交战。

根据当时的条件,中国海军设想今后一段时间的作战任务,是与其他军兵种联合行动,制止台湾独立;前推海上防卫警戒线,抵御可能来自海上方向的威胁和袭击,保卫沿海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战略目标安全;应对海上突发事件;以及维护国家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

除此,海军有关部门特别提出,要积极控制南海海区的海上战略通道,防止海上强国(即指美国)对中国可能进行封锁,并协同其他军兵种对敌实施陆海一体的核威慑与核反击,海军与其他军兵种互为依托、优势互补。军队任务也发生变化,把过去以应急作战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改为应对大规模联合作战。

解放军在著作中承认,海军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海战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存在差距),海军现实能力和履行新形势下使命任务(包括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的要求也不相适应。中国海军不认为自己是”要塞舰队”,但是在实践中她完全展现”要塞舰队”的特点。

前出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

能打破”要塞舰队”的格局,中国海军有关部门2014年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海军战略思想的研讨座谈会上,提出发展海军新型作战力量重点,以加快远海机动作战力量为主要方向,抓紧国产航母研制,提高攻击型核潜艇隐蔽性与反潜反舰能力,研制具有区域防空、反导、反潜和对陆打击能力的大型驱逐舰,形成以航母及舰载机为核心,大型驱逐舰与攻击型核潜艇等兵力构成的航母战斗群,尽快形成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北部等远海海域实施防卫作战能力。

在此基础上,组建以航母编队为主体的海洋战区,辖区范围应包括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等广大海域,任务是维护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及石油航线安全,保护海外侨民以及海外投资利益安全,维持地区海上秩序,并做好威慑阻止与抗击强敌来自海上方向军事干预的准备。

在海洋战区组建完成之前,海军应强化远程机动力量建设,打造一支以大型海上作战平台为核心,以空军和二炮部队(2015年12月改为火箭军)等远程作战力量为补充,能前出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有效遂行任务的联合力量体系。先完善近海战场,并尽快启动远海战场建设,逐步形成远近衔接、全纵深的海洋战场体系,为维护国家利益在远海拓展提供有力保障。

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海军主要战略进攻方向。(网络图片)

“一带一路”一盘大棋

到2017年5月十九大举行前,习近平又对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要加快推进海军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全面提高海上威慑和实战能力。习近平特别点出”一带一路”建设是统筹国家发展全局、加强对外战略运筹的一盘大棋。把这盘棋走稳走好,必须提高海外安全保障能力,能为中国在海外的大量投资、大量建设项目和大量侨民,以及关系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命脉的海上战略通道,提供战略支撑。

从这个思路看,中国海军设想的海洋战区,要比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更为深远,维护”一带一路”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主要战略进攻方向,面向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西太平洋是主要战略防御方向。前者是经略海洋的主战场,后者是威慑阻止与抗击强敌来自海上方向军事干预的重要海域。两者有别,却相互联动。

近平还说,为海外利益提高安全保障,必须有实质性的力量和手段。这方面,中国存在明显短板,必须加紧补上去,而海军是最应该走出去,也是最适合走出去的战略力量。因此,海军要坚定不移走向远海,拓展积极防御战略纵深,更好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安全,营造有利的国际战略态势。

习近平对海军走向远海有很大紧迫感,他提到的”明显短板”都不是一般缺失,每一项都涉及关键作战要素。他说,海上方向的军事斗争准备有”五弱”问题,从侦察预警、指挥控制、信息对抗,到水下攻防和作战数据等,都存在明显不足。实际上,这不仅是海军的问题,更是整个联合作战体系的问题。

不过,也应该看到,从2014年起中国海军呈现飞跃式发展,至今已有3艘航母、8艘055大型导弹驱逐舰服役、2艘901大型综合补给舰投入使用、093A型攻击核潜艇有6艘、093B型攻击核潜艇有2艘试航中、075大型两栖攻击舰有3艘服役,中国海军基本形成远海舰队实力。但航母是常规动力而非核动力,海上持久力有限,使得中国航母编队难以长时间进行远海防卫任务。

美国国防部去年10月发布《中国军力报告》(CMPR)指出,目前解放军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A2/AD)能力在第一岛链相当强大,并且正在测试在第一岛链内外的联合作战能力。尽管解放军越来越有能力向菲律宾海投射力量,同时也在寻求进入更远的太平洋。换言之,目前解放军前出较远海域的能力还未达到。

关键是掌握海上战略通道

从中国海军发展的现状看,她造舰的速度快于所设定执行的远海任务,两者有明显落差。至今为止,中国海上编队前出西太平洋的次数逐次增加,但尚未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多样化作战模式;在台海地区已经初步具备,在较远海域还看不到,到北印度洋的次数更是有限。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海军仍未能突破”要塞舰队”的基本格局。

习近平说,中国海洋地缘环境相对不利,近海呈半封闭状、被岛屿阻隔,出海通道受制于人,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从美国的角度看,美中战略竞争的最佳策略,是把中国海军限制在第一岛链和南海海区的半封闭海域之内,缩小作战范围,使其处在内线被包围的状态,而无法兼顾在外线的海上战略通道。

当然,中国的”要塞舰队”格局,可以对靠近第一岛链的美国舰队造成火力覆盖的风险。因此,美国正在以”分布式杀伤”(DistributedLethality)的作战概念抵销这种风险。实际上,美中战略竞争的关键,不在于双方舰队损失的程度,而在于谁能掌控关系对方经济发展与民生命脉的海上战略通道,

这是习近平最担心之处。海军能走向远海,意味着突破”要塞舰队”的困境。否则,中国的战略竞争态势将处在明显的不利地位。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自由亚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22/203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