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坏人评上了博导

作者:

吴浩坤是1952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当时的历史系可谓师资雄厚,第一次评职称,就评了一个一级教授、七个二级教授,被人称为“八仙过海”。周谷城先生是一级教授,学识渊博,但他讲课总是照着讲稿读。

周予同先生就很不一样了。据吴浩坤描述:“周先生上课不用讲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只有写大段板书的时候才看一下笔记本,很有个人风格。”

也因为这样的缘故,吴浩坤对周老师开设的历史文选很感兴趣,想追随他搞经学史。大三的学年论文,吴浩坤的论文题目就是周老师给他出的,叫“论墨子思想及其所代表的阶级性”。1956年,吴浩坤将这篇文章稍加修改,作为毕业论文通过了。毕业分配时,吴浩坤被分配考周予同的研究生,方向是“中国古代史学”。周老师看吴浩坤来自农村,经济比较拮据,曾两次劝他不考研究生而改做他的助教,这样可以有点收入,生活也有保障。但吴浩坤想多读点书,后来还是考了周老师的研究生。

1957年反右整风,吴浩坤被划成右派,周老师也爱莫能助。文革初期,吴浩坤不仅穷,粮食也不够吃。周老师当时也困难,工资被冻结,却好几次把省下的粮票二十斤、三十斤的塞给吴浩坤,有时还附上三十元钱,让吴浩坤拿去买粮。吴浩坤后来谈起这段往事,感激地说:“这样的恩情,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周予同一生致力于经学史的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当时的学界对待经学的态度有四种:一派主张“废弃经学”,一派则“经史不分,汉学宋学不分,今文古文不分”,盲目宣扬尊经复古。另外两派或坚持“古文”,或专主“今文”。这两派在当时大学的讲坛上势均力敌。

经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派别?而且围绕经学中心人物的孔子总是争论不休?在周予同看来,这是因为历代经学家们总是用个人主观的孔子,来代替客观真实的孔子。在一代接一代的研究中,春秋时期的孔子,渐渐地变成了董仲舒、何休,变成了马融、郑玄,变成了韩愈、欧阳修,变成了程颐、朱熹,变成了陆九渊、王守仁,变成了顾炎武、戴震各类形形色色的孔子,以适应不同时代的政治需要。

周予同研究经学,就是要通过大量史料的梳理,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教育家的孔子,一位不得意的政治思想家的孔子,一位伦理学家的孔子。从他的研究可以看出,周予同是一个坚持真理的文化人,一个不说假话的学者。

1965年11月,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文汇报发表。12月31日《文汇报》组织座谈会,邀请部分学者参加,周予同在会上第一个发言说:吴晗我是熟悉的,他很直爽,文如其人,有错就认了。他是好人,是清官,不能全盘否定。如果一棍子打死,谁还敢写历史题材的东西,“将来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只好取材于外国资料了”。他还公开痛斥姚文元“乱箭射人”“乱打一通”。

北京的老朋友胡厚宣看了座谈会的相关报道后,就知道周予同闯祸了。

1966年初,张春桥在《文汇报》社论中公开点名周予同,将其列入上海第一批打倒的八大学术权威之一。一夜之间,揭批周予同的大字报便贴满了校园。《文汇报》随即发表了一整版批判文章,将周予同定性为“反共老手”,对他进行口诛笔伐。从那以后,复兴中路周予同住宅的墙上,就被人用黑漆刷上了“反共老手周予同”七个大字。大串联期间,各路红卫兵经过此地,都要进去抄他的家,再顺便拿他批斗一番。

因为周予同肯定过孔子,他和一批牛鬼蛇神被北师大红卫兵押到曲阜,与被砸烂的孔子像一起批斗,史称“十万人讨孔大会”。那天夜里,红卫兵把牌匾架起来燃成篝火,强迫牛鬼蛇神们围着火堆转圈,再用棍子朝他们身上抽打。

几年后批林批孔运动一来,周予同又被山东曲阜的造反派揪到孔庙去批斗。经历了这次打击之后,76岁的周予同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又中风瘫痪在床,双目失明。夫人也去世了,没人照顾他。吴浩坤曾经到复兴公寓看望过老师几次,见老师胡子不刮,头发也不理,一个人躺在床上,晚景凄凉,看得人心酸。

1979年,周予同冤案得到昭雪。已经81岁的他虽然病魔缠身,无法执笔,仍然坚持指导朱维铮撰写有关论文,并同时编辑自己的论著选集准备出版。可惜选集尚未面世,老先生便于1981年驾鹤西去,享年83岁。

周予同在复旦教书时,苏干英协助他一起教历史文选。苏干英不是助教,是讲师,后来升了副教授,照理可以各上各的课,但他就是愿意协助周先生一起上课。学生课后的作业他也愿意批改,一直辅助周先生。苏干英后来调到中文系任教,参加五代史的标点工作,评上了教授。

教师中,也有品行很差的人,历史系有一个姓张的教师,是从地理系分过来的。这人很坏,文革中专门欺负苏干英和吴杰两位老师。吴杰在汪伪时期做过驻日本使馆的参赞,汪精卫死后,他跟随陈璧君坐飞机从日本回来。这是历史问题,他解放后就向组织作了交代。但张某人却揪住不放,一看到吴杰就骂“狗汉奸”,打他嘴巴。苏干英和这个张某人无冤无仇,可是张某为了表示自己革命,看到苏干英就骂“苏老狗”,又是拳打又是脚踢。在他报副教授职称时,吴浩坤是历史系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几个老先生找到吴浩坤,要他不同意张某人晋级。田汝康是复旦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他也对吴浩坤说,这个人品德太坏了,不能让他升上去,系里就算通过了,我在校一级的评审时,也要把他拉下来。

吴浩坤在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上提出了这些意见,使张某人没能评上副教授。但系里后来还是给他升了副教授,并且让不是正教授的张某人评上了博士生导师。又因为评上了博导,还升了正教授,让一群善良正直的老师们,个个目瞪口呆。

资料来源:郑诗亮《吴浩坤:文革期间复旦师友的遭际与命运》

2024-04-05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汉嘉女1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412/204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