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刚开始时,办食堂的干部常常在半夜里炸油饼吃,老百姓知道后都抱怨他们。大概过去一个多月,米就看不到了。从北方运来一批地瓜干,吃完了,便是整锅的胡萝卜缨子,后来便吃淀粉圆子,那是把玉米皮与杆子碾碎磨成面做的。这时候,便吃榆树皮了,榆树从底部到顶梢是一片白,都被人们吃光了。到了1959年1、2月份,粮食没有了,便有饿死人的事出现了。食堂倒了,可粮本子上的粮食也早被食堂支走了。
@SOMEWORD:我父亲和大伯谈起当年饿死的姨婆,饿死前几天捡到一个蛋,还分了一半给他们,眼泪一下子下来了,我把这事告诉单位的95后,他们的结论是我家老人故意骗我,真特么日了狗。(视频截图:袁隆平关于“苦日子”和“文革”的回忆)
@h5LPyKL7TP6jjop:【不小心漏出困难年代饿死人的证据】猪头在两会讨论会中爆出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事实。1959-1961年困难时期,长三角地区农村出现大量孤儿,送往周围的城市。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一些孤儿院收留了比正常年份多几倍的弃婴,因为食品短缺,3000多名幼小孤儿营养不良,个个瘦得皮包骨头,后来送内蒙孤儿院。
@caichu88:顾准研究专家高建国在《拆下肋骨当火把——顾准全传》中是这么记的:1959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严重饥荒,“中科院院部担心下放在商城的人会逐渐饿死,1月20日晚,顾准和中科院下放人员,乘火车回到了北京。顾准望了望首都一片歌舞升平的气氛,还没有拆除的国庆十周年庆祝横匾和大红宫灯……他来到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一眼就看见了报纸上早已介绍过多回,为迎接国庆十周年盛大庆典而建造的‘十大建筑’。‘十大建筑’之首是金碧辉煌的人民大会堂。顾准望着这个冠以‘人民’二字的苏式宫殿型建筑,便想起商城和信阳活活饿死在公路上的无数老百姓……他刚从大片的死人堆里爬出来,实在无法接受‘人民’大会堂的沉默,也无法接受这样大兴土木,这样粉饰太平。他在心里愤慨地说:‘我永远不进这个人民大会堂!’”(第471、478、479页)
@liyaosha:现在的小孩子真是什么都不懂,还有人问我:“你说的饥饿,是指三年大饥荒,还是文革?”其实,岂止三年大饥荒,整个文革期间,准确地说,是1981年前的那些年,大家都吃不饱饭。1981年,包产到户,联产承包,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大家才吃饱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