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恐爆发社会动乱 失业大潮四处蔓延

—爆发社会动乱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高校坐在火山口

2024届中国大学毕业生现在正走出校园,而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专家警告说,失业问题继续恶化,爆发社会动乱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堵住四处蔓延的失业潮, 中共当局责令各地想方设法增加就业,鼓励大学毕业生走入基层、自己创业或参军入伍。在大学层面,学校本身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就连党委书记和老师们都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不得不为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帮助。

2024届中国大学毕业生现在正走出校园,而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专家警告说,失业问题继续恶化,爆发社会动乱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堵住四处蔓延的失业潮,中共当局责令各地想方设法增加就业,鼓励大学毕业生走入基层、自己创业或参军入伍。在大学层面,学校本身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就连党委书记和老师们都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不得不为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帮助。

受访的高校教师告诉美国之音,现在不管多大牌的教授都要抓就业,老师勉为其难,学校在统计就业时也难免偷工减料。然而中国知名人口学者强调,大学生就业难与毕业生数量多少并没有直接关系。除非经济状况获得改善,否则的话,失业大潮难以阻挡。

处处讲政治就业也是

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79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根据智联招聘平台近期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4届高校毕业生中一半以上工作没着落。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从6月底开始,中国教育部组织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督导,由该部主要官员带队赴安徽、辽宁、河北、北京、江西、天津等省市进行督导。在此次督导之前,教育部开启了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这场一直要持续到8月份的行动,目前正在中国多个省市加速推进。

教育部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加力拓展就业岗位,持续举办招聘活动,不间断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同时加快组织政策性岗位招录,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教育部还特别强调,要防控涉就业风险,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地方政府动作也很频密。7月5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启动2024年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在中共成立103周年纪念当天,上海市委网信办牵头成立了上海市互联网企业高校就业促进计划。6月底,广东省国资委召开专题会议,推进2024年全省国有企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全省国资国企要确保招收高校毕业生人数不低于去年,7月底前必须完成任务。

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诸多举措,突显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紧迫,也印证了大学生就业在中国不但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因为历史经验证明,失业人口不断暴增将不可避免地引起社会动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教育部在布置专项督导时强调:“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项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好,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资料照:青年人正在北京的一个招聘点寻找工作。(2022年8月26日)

尽管压力层层传导,但是由于经济不景气,中国的失业人口仍在暴增。湖南一位高校教师告诉美国之音记者,疫情之后的就业形势一直不好,今年更是非常紧张,学校的大书记和系里的书记多次亲自过问就业,不管是讲师还是教授,只要参与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就要跟进学生的就业,包括不定期和学生微信或电话沟通、定期填写表格记录学生找工作的动态。

“有些教授觉得这不是自己该管的事情,但现在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学生口、教师口都得盯着,就业与领导的仕途有关系,就业也直接与招生名额挂钩,最后与老师的效益挂钩,”他无可奈何地说。

压力之下的高校想法设法拓展就业渠道。据中国媒体报道,除了传统的招聘会,包括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多所高校,正动员校友为2024年母校毕业生寻找出路。

“有弹性”的数据

除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中国各级政府部门也多次强调“开发新的岗位”,这显然是因应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要求。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官网的首页上,习近平5月底促就业的讲话被置顶,其中特别提及: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

科研助理是中共官方缓解就业压力开发出来的众多岗位之一。官方要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发挥作用,吸纳暂时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中国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门,在6月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发科研助理岗位招录高校毕业生就业。但就现实情况来看,这一落地于2020年的就业思路,正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广东一省属高校某二级学院副书记表示:“大学没办法和企业比,不少大学今年实际上已经停掉了科研助理岗位。主要是谁出钱的问题很难办,一般省属院校根本没实力拿钱出来给学生。而且绝大多数本硕毕业生也谈不上科研能力,最后也就是做做打印文件、查阅资料、联络开会这样的杂活,然后要老师拿课题经费出来给学生发工资,你觉得可能吗?”

这位二级学院副书记介绍,过去不少高校差不多有5%的就业率是靠学校设立科研助理岗位解决的,“我不说真还是假,我只说这5%是有弹性的,现在这5%的缺口如何解决要另外想办法”。

广州龙眼洞一高校老师告诉美国之音记者,学校要求就业数据真实,但下面的领导事实上也允许或者默许变通。

“比如老师天天催着毕业生找工作,有些学生感觉有些烦,同时也体谅老师的不容易,那学生自己登录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小程序,自己写个证明表示找到工作,这种情况也是有的。特别是考公务员、考研的学生,自己写个证明或者找个考试辅导机构写个证明,再登记成为自由职业,从数据上看,这就算就业了,”他说。

就业率高低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位老师介绍,各地情况差不多,总的来看当然是专科生就业好过本科生,本科生又好过研究生;同样是本科生,专升本的学生就业率又高一点,“主要是期待值不同,对薪水要求低一些,当然更容易找到工作”。这位教师透露,其所在学院毕业生就业率6月底在45%左右,整个学校的数据她没有直接看到,“但应该也是这个水平”。

中共官方看上去不愿意让外界看到大学生就业的即时和真实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19日发布5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其中5月全国城镇非在校16岁至24岁青年失业率为14.2%,其中没有在校生数据。

去年7月份,北京大学教授张丹丹统计,中国青年实际失业率高达46.5%。中国统计局于2023年8月中旬宣布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数据。暂停之前,包括在校生的16至2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连续六个月攀升,在6月达到了创纪录的21.3%,这一数字大幅高于西方主要国家的相同或类似指标。2024年1月中旬,年轻人失业数据被重新发布,但已不包含在校生。

继续考还是找工作学生纠结

就业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国内升学或者出国读书。根据中国媒体所做的汇总,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11所知名高校,202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7成以上,另有30所985大学中的25所,毕业生升学率超过50%,其中15所超过60%。

湖南一位高校老师表示,这种情况很正常,就业不好静心读书未必是坏事,所以2024年选择升学深造的比例只会更多。这位老师同时介绍:“在学术水平相对没有那么高的大学,学校还会鼓励毕业生申请就读第二学士专业,再读两年然后多拿一个学位证书。如果学生就读期间考上公务员或者找到合适的全职工作,不少学校会退回部分学费;第二学位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两年后学生仍是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因为不少好单位只招聘应届生。当然,两年后是不是好就业,这个没人能够回答。”

有大学生认为,升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延缓就业的方式,随着研究生和第二学位扩招,学成后就业竞争会更激烈。目前在浙江杭州实习的一位部属高校应届毕业生告诉美国之音,她在一家德资企业财务岗位实习,每个工作日的收入有200元人民币,虽然每月抵掉

房租只剩1000多元、仍需要家里补贴,但外企重视实战能力,她的财务总监也是本科学历。“未来可能考些证书,就没必要纠结是不是去考研究生了,”她说。

如何让学生和家长不纠结,如何让学校减压,专业人士有不同解读。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邓曦泽日前撰文表示,中国高校过度扩招是导致社会内卷化的重要原因。扩招后岗位挑人,大学生毕业后能找到的职位质量自然相对下降,即收益相对降低。大学生及硕士、博士越来越多,导致后来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到以前大学生所能找到的同质量工作。学费只会往上涨,这就意味着成本升而收益降,很难不让大学生本人、父母及社会的心理落差越来越大,不满情绪也自然上升。

在中国知名人口学者何亚福看来,毕业生数量创纪录和就业不景气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他告诉美国之音记者:“失业率的高低与经济状况有关,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低,经济萧条时失业率高。例如,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口只有1.2亿,但那时失业率一度高达25%;然而,2023年美国人口已达3.36亿,失业率只有3.63%。“

何亚福强调:“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改善投资环境和经商环境,另外高校所设置的专业需要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VO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705/207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