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618”购物节回望:谁赚钱了?

这些天,中国国家统计局陆续发布了6月份的统计数据。今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衣着上涨了1.5%,生活用品上涨了0.9%,文化娱乐上涨了1.7%,其他消费品则上涨了4%。但只有交通通信和食品烟酒在下降。

这也符合咱的草根预期,毕竟茅台带崩了白酒价格,“萝卜快跑”拉低了出租车均价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对于这些数据,很多朋友提出了质疑,他们说商品价格不可能都在上涨,刚过去的“6•18”,统计局没有看到吗?那可是一个比一个价低呀。大家举了很多谁家那小谁的网店个例,从大家都在做无底线的价格战论证出今年“6•18”各大平台的GMV(总交易值)都在跌,这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无论平台还是商家都赚不到钱。

更有甚者,谷贱伤农,货贱伤厂,低价内卷不能促进国家发展。所以现在,中国经济最大的挑战,那就是:电商平台无限低价。但说实话,这个逻辑链有点长,中间任何一环要是有问题,就可能直接导致结论错误哦。

大家都知道,国内大厂这几年的增速都在放缓,根本原因是人人都有10亿用户,增长自然就放缓了,电商自然不例外。根据星图的统计,今年618期间,全网的GMV大约在7428亿,比去年“6•18”期间下降了7%。

这个数据靠谱吗?咱是觉得离了大谱了。

首先是,各个电商平台比如京东的表态,他们说自己今年“6•18”下单量和GMV都创下了新高。然后是统计局数据,今年中国5月网上实物零售都超过1万亿。现在,各大平台的“6•18”活动期都拉的特别长,动不动就是20天起步。要是这样GMV都只有7400多亿,那各大平台也别搞什么“6•18”了,回家洗洗睡吧。

最后是“境外势力”质疑,比如,汇丰和花旗银行在自家今年“6•18”研报中,同样对星图数据的统计方法表示了质疑。汇丰就认为,易观统计的今年“6•18”全网GMV增长11%左右更为可信。

这么看下来,平台并没有因为价格竞争而赔本。

就在6月CPI公布之前,中国国家统计局还公布说今年6月工业商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同样的,今年6月下旬,包括黑色金属、煤炭、化工产品、农产品等基础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下跌。

如果出厂商品价格在跌,终端销售价格在涨,那就只能证明一件事:流通环节赚得更多了。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钱被谁转走了。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今年“6•18”主播的收入普遍下跌,有从业者认为整个行业普遍下降50%左右。有的主播甚至低到20块钱一小时,还不如去街上贴小广告。

那么,是快递费用涨了吗?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今年1~5月,全国完成快递业务655.9亿,快递收入5371.1亿元。平均下来,一件快递8.1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9.3元。很显然,快递行业不能背这个锅。

整个流通环节,快递没赚、主播也没赚,那这钱,不会是被一直跟媒体们喊疼的中间商赚走了吧?不会吧,不会吧?

咱看了一下,密集喊疼的很多都是卖白牌的中间商。这就很有意思了。就比如说为什么星图的数据和实际数据偏差比较大这个问题,研究了一下,一直以来,星图是通过对超过10万家品牌店铺进行统计,所以,他们得出GMV萎缩的结论恰恰证明了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喜欢买白牌。

事实上,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的网上零售额相较去年和前年同期,都有所增长。

综合考虑下,对消费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些白牌中间商在大量卖货的时候,抱怨电商平台之间在搞价格战,你们是不是有点太抽象了?

赚钱可以,别老拿大家当勺子。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乃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717/208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