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美论”的作用之下,使得川普“付费论”的恐慌加深对“弃台论”的疑虑。(美联社)
2024年7月16日,川普接受《彭博商业周刊》记者库克(Nancy Cook)问及台湾议题时,直言台湾夺走美国的芯片事业,若台湾要美国提供保护应该付钱。(stole our chip business and should pay for defense.)此言一出让台股震动,也让台湾的“疑美论”再次发酵。
“疑美论”的作用之下,使得“付费论”的恐慌加深对“弃台论”的疑虑,但是从近年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以及美国历史上与盟邦分摊责任的案例,“付费”不一定是件坏事,有条件的付费还能建构彼此的身份认同。
“弃台论”搁置已久
美国各界讨论防卫台湾与否的争论甚久,肯恩(Paul V. Kane)曾于2011年在《纽约时报》投书“救经济,弃台湾”(To Save Our Economy,Ditch Taiwan)。多次宣扬“弃台论”的格拉瑟(Charles Glaser),最近一次是在2021《外交事务》指出,再度提倡美国应该放弃台湾,并撤回对台湾安全的承诺,以避免美中冲突,却是受到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卜睿哲(Richard Bush)和戴杰(Jacques deLisle)等不分世代的学者批评。
在拜登政府上台以来,无论是口误或是无心,至少提过四次保卫台湾的言论,虽然事后白宫幕僚和国务院会进行澄清,但是至少在近年的美国主流意见是少见“弃台论”的意见。2013年时,“攻势现实主义”国际政治大师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也同样提及“弃台论”。但是在2022年米氏来台时,却一改以往的口径,相信美国将为台湾提供军援,日本和澳洲也会在协防台湾发挥作用。从官方到民间,美国虽然没有明白表示“保台”的承诺,但是负向的“弃台论”至少较十年前退缩。
“六项保证”(Six Assurances)与近年提出的“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2018)、“台湾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2022)法案,一部分弥补了台湾关系法的消极层面,同时也表现在欧巴马任内末期以来,美国转向重视印太战略的一系列战略设计。因此,“弃台论”与美国的战略现实逐渐发生矛盾也站不住脚,即使是川普的“付费论”也不过是以美国的立场阐述如何顾及美国自身利益,并非是要舍弃台湾。
俄乌战争使美国更难弃台
2022年的俄乌战争再起,使得美国和中俄的关系较以往恶化。成立之初便在围堵中国的AUKUS之外,老牌的集体安全组织北约也在这几年的峰会将中国视为讨论议题,慕尼黑安全会议也难释放善意。在西方外交叙事的修辞,中国与“系统性挑战”(systemic challenges)、“脱钩”(decoupling)和“去风险”(de-risking)这些负面词汇呈现正相关的连结。美国也在2023年通过“结束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法”(Ending China's Developing Nation Status Act)。
如今的中国在西方眼里,已不再是冷战期间牵制俄国的必要结构,中国已是美国眼中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中国贸易密切的欧盟也称之为“系统性竞争对手”。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好感度不佳,皮尤中心在2024年5月最新的调查中81%美国成年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其中43%的人持非常负面的看法。国际社会对台湾的认同在近年相形提升不少,虽然不能直接影响承诺保卫台湾的决策,但确实是屡遭“被断交”的台湾需要的友善国际氛围。
“租借法案”或可谓“付费论”解套
回到外交政策的实务层面,保卫台湾不只是让美国或西方国家认识到台湾的价值,若没有实际的纽带作为共同的政治投资,即使在台湾在国际社会的身份逐渐开始出现变化,也未必能获得西方国家或潜在盟友的认同。在西方历史上盟友之间共享资源,或是取得对价关系的合作也非孤例,前三次的十字军东征就是由拜占庭帝国付费给欧洲骑士,共同在近东地区开疆拓土,强如东正教中心都能持平处理,何况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台美关系。
川普向台湾提出付费的政治口号在美国历史上也非是孤例,历史上少有无故长途跋涉保护盟友利益的案例,即使是作为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盟邦也不能免除。第二次大期间著名的“租借法案”(Lend-Lease),经由物资与技术的共享,帮助美国与英国之间建立极为紧密的关系,以及霸权治世的和平转移。
根据租借法案交付的物资是免费提供的,在归还或销毁之前一直使用,实际上并非无偿,甚至是以其他形式抵偿。英国取得的部分物资后来以公债的形式到2006年才偿还,二战期间还提供腔体磁控管(Cavity magnetron,当时高效雷达的关键技术),惠特尔(Frank Whittle)的先进喷射发动机技术。其他还有陀螺仪与增压器等技术,从当时的科技水平来看这些技术的价值,都不是轻描淡写的以租借的修辞带过。
“反向租借法案”还可提升美台实质关系
美国盟国之间也有“反向租借法案”(Reverse Lend-Lease),主要也是由英联邦各国向美国提供设备和服务。1943年11月11日,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提到:“英联邦向美国提供反向租借援助,以及从英国与其殖民地出口材料和食品至美国与相关机构的计划,这些贡献在前线为保卫美国据有一席之地。”即使在远离战场的纽西兰,1945到46年之间,提供援助的价值超过从租借法案的物资。
倘若真要对台湾采取某种程度的“付费”,租借法案的模式或可做为参考,而台湾能够提出的条件恐怕也只有半导体产业。若能比照二战时期美英双方的互惠模式,由台湾购买公债和或是参与美国特定的策略性产业投资计划,反之由美国与台湾研拟一个类似于“非北约盟友计划”(Major non-NATO ally)的法案,即使美国没有和台湾正式建交,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只差在法律与条约的关键一纸。
若要以战略物资相互援助的形式化解“付费论”的疑美声浪,美台之间的蒙特瑞会谈(Monterey Talks)会是一个合适的平台,同时也能推动更具体捆绑美台安全关系的法案。正当美台之间有共识强化台湾安全的投资与准备,台湾也应主动出击把握机会,获取更多以往未能取得的战略资源与先进载台。如果两岸和平对话已无法靠政治层面解决,在有限时间内的生存赛局中做出更负责任的准备,或许是必然得面对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