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北京突然降息 意外暴露一大软肋

中国出乎市场预期降息,日媒报道,此举是为扩大内需所采取的行动,但因人民币贬值压力,及银行盈利恶化,货币宽松的空间缩小,这次降幅仅为0.1%,凸显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的困境。

中国央行7月22日宣布,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幅同样是10个基点(0.1%)。路透社形容,中国降息超出市场预期,并引述专家称中国央行较美国联准会先降息,反映中国政府承认经济面临下滑压力。

日经中文网23日报道,18日闭幕的中共第20届三中全会上确认了加快扩大内需的方针。在21日公布的决定全文中呼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次日随即决定降息,虽然旨在刺激企业和家庭的资金需求,促进经济活动,但LPR降幅仅为0.1%。与已开发国家普遍的0.25%相较之下偏小。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西浜彻认为,降息幅度仅为0.1%,呈现出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而不允许金融市场失控这一态度,对于降息的效果“将很有限,只能看部分大城市能否产生效果”。

报道指出,中国难以实施大规模货币宽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7月22日受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降息等影响,跌至1美元兑7.27元左右。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受美国货币紧缩影响,2023年9月创出15年9个月以来的新低。人民币在随后的2023年末之前有所升值,但从2024年初开始再次延续贬值趋势。如果放任人民币贬值,可能会加速资金外流。

另一个原因是商业银行盈利恶化。由于内需停滞,银行的新增贷款停滞,显示银行盈利能力的利差一直在缩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商业银行整体的利差降至1.54%,创历史新低。

且这一数字已经低于银行业界团体、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为谋求经营健康而设定的1.8%的警戒线。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大幅降息,可能会压低银行贷款利率,导致利差进一步恶化。

报道认为,中国降息是依照扩大内需的方针所采取行动,但降幅仅为0.1%。从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会加速资金外流及银行盈利的恶化,凸显货币宽松操作空间缩小的困境。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723/208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