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山东当局发文: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 网民:铁饭碗砸了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十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该省属事业单位编制人员转制为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合同制员工。众多网民认为,此举说明,政府真的没钱了。有网民感叹“政府没钱,铁饭碗砸了”,“政府没钱了,开始甩包袱了。”

资料照:山东省青岛市,人们在雾霾中行走。法新社图片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十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该省属事业单位编制人员转制为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合同制员工。众多网民认为,此举说明,政府真的没钱了。

近日,山东有关当局联合印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事业单位要正式行文解除其与编制内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并在规定期限内核销相关人员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

济南媒体报道,部分省属事业单位转为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此次《意见》明确了转制单位工作人员人事劳动关系转换等,以及事业单位转制为私营企业的处理意见。

经济环境恶化收回事业编制

重庆师范大学退休教授唐云本周一(8月5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山东有关当局此举可能有两个原因。他说:“一个原因可能是政府财政已经不堪重负了,因为目前的经济形势以及整个体制系统,以及整个体制的臃肿造成的财政压力很大,这一点他们必须要考虑。以前说过很久所谓要精简机构、裁员多少等等,到目前他们不得不实施这样的办法。”

唐云说:“他们先把那些不太重要的部门比如宾馆、招待所或研究机构等等,以前也是自负盈亏,只不过原本有政府财政托底(资助),现在财政无法托底,那么就让他们独立面对市场,把它抛弃掉。”

《意见》分类规定了选择不进入转制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的经济补偿标准。其中,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企业时选择不进入转制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本人须提交辞聘申请书,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批准。准予辞聘的人员,由转制单位发给经济补偿。换言之,事业单位转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转为国有企业,一部分转为私营企业。

山东去年经济增长6%却要缩减编制

山东是中国农业第一省,截止2022年,山东农产品出口额连续22年领跑全国。据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068.7亿元,比上年增长6.0%。但仍然需要缩减行政开支。

山东是中国农业第一省,截止2022年,山东农产品出口额连续22年领跑全国。图为山东省茌平县,收割机在田地里收割小麦。(路透社

对此,有网民感叹“政府没钱,铁饭碗砸了”,“政府没钱了,开始甩包袱了。”

曾经在中国政府体制内任职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前法律顾问杜文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山东省进行的本轮事业单位转企业改革共涉及79家单位,约占总数十分之一,多为自收自支型事业单位。据说此举可节省1.3万个编制,还能够提升公共服务,增加税收和员工福利,实现多赢。他总结了这79家转制单位名单,大约四类:一是各类省属国有的宾馆、饭店、招待所及会展场所,包括驻京、驻沪办事处的附属招待所和省总工会的职工之家,这一类占比最高;二是各类省属的研究机构,也就是各种类型的不那么重要的研究所、研究院,这一类占比其次;三是省属的济南、青岛、烟台的成套设备局。四是驻京、驻沪办中的招商引资服务部门以及几家省属的信息服务咨询机构。

他说:“对此我有三点观察:1、山东省的事业单位总数大概有800余家。自2014年开始,山东一直在进行省属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改革。今年的这个时间档口比较敏感。这让我想起了1997年进行的国企改革,那个疯狂抛售和分食国有资产的年代,同时也是大范围下岗失业的极其残酷和苦难的年代。本轮具体的改革措施不明,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人员分流安置方案,而不是资产处置方案。”

涉及1.3万人可能下岗大多四、五十岁

杜文认为,资产处置方案更为重要。很多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转制过程中都能大发横财,都能将很多优质国有资产以白菜价据为己有。最苦难的就是被裁掉和被抛弃的人。他说:“这一群体大多是40岁至50岁人员,是一个特别容易被抛弃又毫无办法的群体。他们所谓的优化出1.3万个编制,也就意味着1.3万人下岗。1.3万个家庭可能因此陷入巨大困境。”

杜文说,近20年来,中央政府一直要求各级政府在编人员只减不增,山东的本次改革一次性削减了1.3万个事业编制。那就意味着,山东可以同时在其他部门增加1.3万个编制。这将为下一步政府的实际扩员腾出大量空间。据说现在公安、网监等部门急需扩员。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806/208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