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贸易事务负责人表示,欧盟成员国可能会支持在11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提案。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虽然欧盟27个成员国在与中国有关的问题上经常意见不一,但它们将支持采取措施,帮助欧盟内部汽车业与进口汽车竞争。
东布罗夫斯基斯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很明显,成员国意识到保护欧盟汽车工业的必要性,因为这种伤害风险是存在的。中国电池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增长非常快。这种补贴是存在的”。他指出,“因此,这肯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早些时候,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按照规定,此次征收的临时反补贴税将适用于部分中国汽车生产商,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19.9%,上汽37.6%。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生产商将被征收20.8%的加权平均关税,未合作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税率为37.6%。
北京对此作出了愤怒的反应。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随后提出与制定欧盟贸易政策的欧盟委员会举行会谈。然而,双方官员表示,几轮谈判都是技术性的,讨论的是方法而非解决争端的途径。
欧盟成员国很可能在10月底就该提案进行投票,正式关税将于11月生效,为期5年。德国曾公开批评过这一关税措施,但在7月份的咨询投票中投了弃权票,当时只有4个欧盟成员国投了反对票。其他9个成员国弃权,这也算作对欧盟委员会提案的支持——11个成员国赞成。
要阻止加征关税,需要占欧盟人口65%的15个成员国的投票。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德国主要汽车制造商最近警告说,不要加征关税,它们担心中方会采取报复行动。
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对“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持开放态度,但这必须涉及中国改变其产业政策,即向企业提供补贴,并将国内商品置于进口商品之上。东布罗夫斯基斯说:“欧盟市场对中国商品和企业的开放程度仍然高于中国市场对欧盟的开放程度,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与中国对应方的讨论,以解决这些不同的市场准入障碍,确保更多的对等贸易”。他指出,中方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导致2023年与欧盟的货物贸易顺差达到2930亿欧元。
东布罗夫斯基斯强调:“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显然,我们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感兴趣。与此同时,必须注意到我们的贸易关系非常不平衡”。据数据提供商Dataforce称,到2024年6月,中国品牌在包括英国和挪威在内的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所占份额将从上一年的9%增至11%。有声音认为,欧盟需要廉价的电动汽车来实现其气候目标,因此应该避免征收关税,东布罗夫斯基斯对此表示反对。
东布罗夫斯基斯解释说:“任何扭曲贸易的补贴都可以提出这样的论点。但问题是,我们有一个重要的欧盟汽车产业,如果我们允许这种扭曲公平竞争环境的行为,那么这个汽车产业就会面临风险”。他说,关税因品牌而异,但在现有的10%基础上平均将增加20.8%,这不会对中国进口汽车关闭市场,只是公平竞争。他并否认这些关税“过高”。
许多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欧洲汽车制造商本身也对关税提出了批评。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已开始在欧盟开设工厂,以规避关税。但东布罗夫斯基斯警告说,只有在符合原产地规则要求的情况下,这些举措才会奏效,这些规则规定必须在欧盟创造最低限度的价值。
官员们补充说,如果有必要,他们还可以利用反规避规则来打击那些试图通过在欧盟或其他国家进行基本组装操作来逃避关税的公司。东布罗夫斯基斯问道,“有多少附加值将在欧盟创造,有多少技术诀窍将在欧盟掌握?它只是一个组装厂还是一个汽车制造厂?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