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正文

喝倒彩,竖中指,造黄谣…孙颖莎被夹头粉害惨了

这一幕堪称离奇至极。

就在不久之前,在巴黎奥运乒乓女单决赛的舞台上,陈梦与孙颖莎这两位中国选手的巅峰对决,本应是一个国家荣耀、举国欢腾的夜晚,却被“饭圈文化”搞得乌烟瘴气,让人大跌眼镜。

看台上,大批粉丝高举着“孙颖莎加油”的横幅和道具,为她疯狂应援,呐喊声此起彼伏。当陈梦失误时,竟有人鼓掌叫好;当她得分时,竟有人喝倒彩;更甚者,在她夺冠后,还有人对她竖起了中指……

更令人震惊的是,赛中和赛后的社交媒体上涌现了大批攻击陈梦的言论,有网友甚至撰写了讨伐陈梦的檄文,细数了她的所谓“五宗大罪”——不仁、不义、不礼、不忠、无良,用词之恶毒,令人咋舌。

甚至还有网民因捏造陈梦和马琳教练的“黄谣”,被大兴分局依法将贺某某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而微博官方也对300余个违规账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包括阶段性禁言和永久禁言。

这种疯魔程度,已经不是正常的“饭圈”了,可能暂且应该叫“夹头粉”——即因缺乏独立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挥舞爱国,但其实只是对偶像产生强烈敬仰与宗教式崇拜的粉丝。或者就是别有用心,特别相信和鼓吹阴谋论,利用舆论达到自己私人的目的,破坏力还特别强。

那么,这些“夹头粉”究竟是如何侵入体育领域,尤其是国乒的呢?为什么这些“夹头粉”会如此疯魔?这背后有没有什么隐藏的因素在助推?

孙颖莎被夹头粉害惨了

饭圈,即粉丝圈,是由一群对特定明星或艺人充满热情、支持和喜爱的粉丝组成的社群。饭圈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凝聚力,但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他们会为喜欢的偶像打call、应援、宣传等,这本来也是人之常情,在一定的行为规范下无可厚非,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粉丝经济的发展。

而“夹头粉”就不一样了,他们普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往往无条件支持所崇拜的对象,即使对方的行为或言论存在问题也盲目维护,还会传播不实信息、参与网络暴力。

正如孙颖莎的一些极端粉丝,他们对竞技体育比赛的规则并不太关心,他们只是盲目地迷恋,慕强。

于是,面对孙颖莎的失利与陈梦的胜利这一出乎他们意料的结局,他们迅速将矛头转向陈梦,无根据地追捧起种种阴谋论,试图为偶像的败北寻找慰藉。其中一种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阴谋论调便是,陈梦之所以能胜,是因其违规寻求教练帮助,破译了孙颖莎的战术,而这种行为在国乒中是明令禁止的。更有甚者,将此行为上升到道德高度,指责陈梦为了个人荣誉而不顾国家利益,将国家乒乓球队置于战术暴露的风险之中。

这种没有根据和证据的指责,估计是因为夹头粉破防了。战术暴露更是无稽之谈,难道故意输给孙颖莎就是保护战术?难道其他选手不会研究孙颖莎其他比赛的战术?那是不是锁定金银牌了就不要比赛了?

在竞技体育中,这种弱者的闭门造车心态,恐怕未来会成为乒乓球进一步推广和发展的阻力。

令人同情的陈梦以4-2的比分战胜孙颖莎,连续两届奥运会夺得乒乓球女单冠军,在众多运动员的采访中,她都被誉为最努力、最刻苦的选手。她为国争光却遭到夹头粉的无脑攻击。

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当年的雅高酒店体育馆,陈梦夺冠后,现场观众先是陷入了一片沉寂,随后却齐声高呼着“退票”和“孙颖莎”的口号。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与娱乐圈、电竞圈不同,体育还是崇尚实力至上、为国争光的价值观,国人对运动员也往往是敬仰和喜爱的,可对于这些“夹头粉”来说,这种喜爱却变得扭曲而肤浅。

那么,他们这样的行为真的对偶像有益吗?答案是,不,孙颖莎也因此深受其害!

那么多人在现场毫无顾忌地大喊大叫,对孙颖莎也造成了不小的干扰。试想一下,当你正准备发球时,突然有人喊着你的名字大叫,是不是会手抖,这确实会影响夺冠。

这种极端的“夹头粉”,导致孙颖莎的公众形象大打折扣。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无论是微博、抖音、虎扑还是百度……众人纷纷从旁观者转变为支持者,开始热烈地支持陈梦。甚至有人开始要求孙颖莎为此道歉,这真是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中国体育苦“夹头粉”久矣

体育界的“饭圈化”趋势,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尤其在乒乓球这一被誉为“国球”的领域,更是因战绩显赫、明星云集而成为“夹头粉”的重灾区。

遭遇“夹头粉”的国乒明星不在少数。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为例,张继科以0-4不敌马龙,屈居亚军,其粉丝因此怒火中烧,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争论风暴。从技术高低、大满贯荣誉,乃至颜值、人气、亲和力等各个维度,双方粉丝均展开了激烈的撕扯。

更有甚者,张继科的粉丝竟翻出一篇论文,力证马龙偷师张继科之技,这场动辄数十万乃至百万转发评论的争论,在中国体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戏谑地称为“果蝶大战”。

这种“夹头粉”不仅局限于赛场内,赛场外也同样肆虐。世界乒乓球积分榜首的王楚钦,曾在机场遭遇自称粉丝的人群围堵,他们毫无顾忌地用手机进行拍照和录像,令王楚钦怒不可遏,直言要报警并请求他们保持距离。

本次巴黎奥运会男单冠军樊振东也深受饭圈文化的困扰。他曾在社交平台发声,揭露有人获取并散布其身份证号,对其进行诽谤。更有甚者,利用身份证号码查询到其手机号码,进行恶意骚扰和谩骂。在此之前,樊振东已经多次发文呼吁“不要把饭圈陋习带进竞技体育”。

即便是如今看似众星捧月的孙颖莎,也曾是“夹头粉”的受害者。2021年5月,中国乒乓球协会公布东京奥运会的参赛名单,决定由孙颖莎和陈梦出战女子单打。这一决定却触怒了刘诗雯的某些极端粉丝,他们在孙颖莎的微博下发起攻击,留下诸多不堪入目的言论,就连推荐孙颖莎参赛的张怡宁也未能幸免。

这股畸形的体育“夹头粉”所引发的粉群之争,并不仅限于乒乓球项目,更广泛存在于跳水、游泳、羽毛球等多个国内优势项目中。

例如,在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期间,全红婵获得女子单人10米台亚军后,其粉丝因不满裁判打分而怒斥裁判,并在社交媒体上发泄怒火,甚至一度对陈芋汐及其家人发起攻击;中国职业台球选手潘晓婷也曾遭遇粉丝的跟踪骚扰;而东京奥运会200米混合泳冠军汪顺在全运会连夺六金后,现身机场时也被粉丝团团围住,甚至出现了粉丝强行给其戴帽子并大吼大叫的闹剧。

即便是关注度较低的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项目,也屡次出现粉丝互撕、骂战不断的乱象。在今年的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项目男子1500米决赛场上,林孝埈因被判黄牌而失去冠军,其粉丝便将怒火洒向了夺得冠军的孙龙和吉林队。他们高呼“吉林队打假赛”的口号,对孙龙和吉林队各运动员、教练员进行大肆辱骂。

互撕谩骂、人肉搜索、侵犯隐私、网络恐吓等极端行为已然泛滥成灾,畸形的“夹头粉”如同毒瘤般侵蚀着体育界的健康肌体。

事实上,体育主管部门对于“夹头粉”的警惕早已有之。

在今年5月15日举行的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明确表态要坚决抵制畸形的“饭圈文化”。而在巴黎奥运倒计时百天座谈会上,中国乒乓球队领队亦曾明确表示,“坚决抵制‘饭圈文化’等外界干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团结一心、形成合力”。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成效甚微,为何“夹头粉”对体育圈的入侵屡禁不止呢?

流量资本在后推波助澜

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以来,中国乒乓球队,尤其是男队,开启了“饭圈”化进程。马龙、张继科等领军人物纷纷入驻各大社交平台,分享训练趣事,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这一时期,“国乒三剑客”“世界第一初恋”“六边形战士”等称号应运而生,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然而,这一转变背后,实则透露出乒乓球运动商业化程度不足的无奈。据腾讯体育2015年报道,乒超联赛赞助费用远低于运营成本,时任国乒总教练的刘国梁直言不讳地指出:“乒乓球需要明星效应。”

在此背景下,国乒运动员们纷纷触网,利用个人影响力为乒乓球运动开辟了新的商业蓝海。张继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饭圈的加持下,成功跨界娱乐圈,代言多个知名品牌,参与多档综艺节目,商业价值飙升。他曾感慨道:“以前比赛观众寥寥,如今却如开演唱会般热闹。”直到他塌房。

但流量的双刃剑效应也随之显现,“夹头粉”的存在让乒乓球界喜忧参半。颜值、绯闻等花边新闻逐渐占据了公众视野,掩盖了体育竞技的纯粹与激情,而阴谋论与无休止的争吵更是对体育精神的严重亵渎。

那么,“夹头粉”为何偏爱孙颖莎?

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颜值高,娃娃脸可爱又天真。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颜值虽非决定胜负的关键,却往往是提升运动员人气的重要因素。从过去的王皓、邱贻可,到如今的马龙、张继科,乃至新兴的王楚钦,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性格,在社交平台上,她展现出了场下的呆萌可爱与场上的英姿飒爽,这种反差萌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三是有实力,从17年进入一队开始,她便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亚运会双打金牌、亚锦赛冠军、东京奥运会双杀伊藤美诚、世锦赛女单冠军……特别是在东京的时候,战胜了当时国人都超级讨厌的伊藤美诚。

但孙颖莎的崛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资本的强力推动。从商业价值的视角来看,孙颖莎以其年轻、天赋异禀及持续攀升的竞技成就,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市场潜力。她不仅成为世界乒坛首位“00后”世界第一,更距离乒乓生涯大满贯仅一步之遥,吸引了很多“养成系”粉丝。

相比之下,尽管陈梦同样是冠军级选手,但缺乏“饭圈”效应的她,在商业价值上显得逊色不少。年龄的增长与粉丝基础的差异,让她在资本眼中难以复制孙颖莎的成功模式。

如今,孙颖莎已成为各大品牌竞相追逐的宠儿。所以在整个奥运会期间,线上出现了大量孙颖莎的表情包和短视频,甚至单打比赛还没有开始,某品牌就在线下大屏投放孙颖莎女单夺金的广告。

这一系列现象不禁让人深思:体育竞技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赢得比赛、挑战自我、追求卓越,还是成为资本的傀儡、流量的奴隶?或许,正如奥运冠军邓亚萍所言:“喜欢某位运动员,进而爱上某项运动,本是美好的事。但在这份喜爱中,我们应学会尊重与理解,而非无端地攻击与谩骂。”

同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的警示也值得我们深思:当个体融入群体之中,理性往往被感性所吞噬,为了寻求那份虚假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人们不惜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陷入盲从与狂热的漩涡之中。

这不仅是当前体育“夹头粉”的写照,也是对所有参与者在信息茧房中保持独立思考能力的呼唤。在这个资本与流量交织的时代,还是要理性追星,远离“夹头粉”,共同守护体育精神的纯净与高尚。

——————

参考资料:

1、《孙颖莎,真正的伟大,永远知道如何重新出发》澎湃新闻

2、《孙颖莎,打球快乐!》中国新闻网

3、《赛场竖中指,赛后诅咒教练,让央媒发文批判的孙颖莎饭圈粉有多离谱?》以史为鉴说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首席商业评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812/2089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