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玄学风水 > 正文

有因有果神佛降福也降祸

作者:

现代社会中,有的人相信科学,对于信神、敬神、神迹都视为迷信;有的人则相信丰盛的供奉能换得神的庇佑。那么古人是如何看待神迹与供奉呢?

神布福也降祸

《国语》记载,周惠王十五年(公元前662年),有神降临在虢国的莘这个地方。惠王问内史过:“这是什么原因?以前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内史过回答:“有。如果国家将要兴盛,他的国君会明察一切、中正无邪、精诚廉洁、仁爱谦和,他的德政足以上达神灵,他的恩惠足以团结百姓。能使神灵接受祭祀而人民顺从。这时,英明的神灵就会降临他的国家,观察他的德政而布施福泽。”

“如果国家将要败亡,他的国君一定是贪图财利、邪僻不正、纵欲淫荡、荒业怠政、愚秽暴虐,他的政务腐败而无法被神灵认可;他的刑法纵恶惩善,致使百姓有二心。这时,神灵也要降临,不过是为了观察国君的邪恶暴虐而降下灾祸。因此,有时出现神灵而国家兴旺,有时则国家败亡。过去夏、商、周朝兴起和衰亡时,都有神灵现世的记载。”

惠王问:“那这次神灵现世,将由谁来承受这一切呢?”内史过回答:“在虢国的土地上。”惠王问:“那究竟是祸还是福呢?”内史过回答:“我听说:秉承正直仁道而遇到神,叫作迎福;施行淫邪而遇到神,叫作遭祸。如今虢国政务荒怠,恐怕是要灭亡了吧?”惠王问:“那么我应该做什么呢?”内史过回答:“您可以派太祝、太史等前往进献神灵,但不要有所祈求。”于是惠王照着做了。

内史过跟着到了虢国,发现虢君也派了太祝、太史去祭祀,而且是要请求神灵赐给他土地。内史过回来以后把这件事告诉惠王说:“虢国一定要灭亡了,他们不诚心祭祀而是向神求福,神一定会降祸;就象不亲爱人民却过度使用民力,百姓一定会背离他。诚心祭神是禋祭;仁慈护佑人民是亲爱。如今虢君过度使用民力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如此背离民心、惹怒神灵却想祈福求利,这不是太难了吗!”果真,周惠王十九年,北虢被晋国所灭。

德行是敬神的祭品

《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为了攻打南虢,第二次向虞国借路。虞国大夫宫之奇以“虞国与虢国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的道理劝阻。但虞公目光短浅、贪图晋国的财物,认为晋国是他的同族,不会害他。并说:“我祭祀的物品丰盛洁净,神灵一定会保佑我。”宫之奇回说:“臣听说过,神灵不亲近个人,而是依据德行。所以《周书》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差别,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又说:‘祭祀的谷物没有芳香,德行才有被神灵接纳的芳香。’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在神看来都是相同的,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这样看来,没有德政,百姓就不和睦,神也就不来享用祭品。神所依据的,只有德行。如果晋国夺取虞国,而以盛德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神难道会不接受吗?”

虞公不听宫之奇的劝谏,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便带领他的族人出走,并说:“虞国过不了今年的腊祭了,就在这一次借道之后,晋国便不用再出兵了。”这年冬天,晋国灭了南虢。军队返国路上,灭了虞国并俘虏虞公。

结语

不同于现代人,将敬神视为迷信,或是供奉神灵祈求财福,古人认为神灵布福也降祸,而当中的依据并不在于祭品是否丰盛美好,而是品德是否高尚。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明慧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816/209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