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参加北京的一场招聘会。在青年失业率飙升之际,数百万毕业生正进入中国的就业市场。(2023年8月19日)
中国大学毕业生面临极为严峻的就业市场之际,中共政府正全力推行“新质生产力”政策。路透社报道,批评者认为,这不仅导致其他行业需求疲软,并可能让那些错过了上一轮经济繁荣、又来不及适应新兴行业的一代高学历年轻人被抛下,造成对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
今年夏天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179万人,他们只能在低迷的劳动市场中求职。中国经济受到房地产危机的拖累、新冠疫情导致的不景气,以及当局对金融、科技和教育行业的监管打击,以及偏重所谓“新质生产力”的政策,这些因素持续冲击著就业市场。
官方数据显示,7月中国16至24岁城市青年失业率上升至17.1%,是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准;该数据尚未包含在校生与数百万农村失业人口。
最近几个月,特斯拉、IBM和字节跳动也进行了裁员。裁员潮甚至蔓延到被称为“铁饭碗”的政府部门。去年,北京宣布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减少5%;根据官方公告和新闻报道,今年早些时候河南省削减了5600个职位,而自2022年以来,山东省已削减了近万个职位。
中国不断攀升的青年失业率催生出一个新世代阶级:“烂尾娃”。这个网络流行语借用中国数千万栋未完工就停摆的“烂尾楼”现象,形容许多中国青年虽有大学学历却找不到工作,人生就像“烂尾楼”一样被迫停摆。有些人被迫接受低薪工作,有些人面临长期失业的困境。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姚璐估计,约25%的23至35岁的中国大学毕业生目前从事低于其学历水准的工作。路透社报道,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人口从事零工经济。
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安全部部长王晓萍3月表示,中国目前面临钳工、焊工、老年护理员等第一线技工普遍短缺的问题,同时,适应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仍然稀缺。
分析家表示,中国390万职业学院毕业生大多只具备低端制造和服务业的工作技能,改革还需要数年时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经济学家向路透社表示,中国近4800万大学生中,许多人在职业生涯起步时薪资低,在其一生中缴纳的税款相对较少。
“虽然不能称他们为‘迷失的一代’,但这无疑是对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该经济学家说。
路透社采访了九个失业或最近被解雇的年轻人,在他们的回馈中,除了企业裁员和缺少面试机会以外,多人提及工作负荷过重、无偿加班、工资普遍下降和兼职等现象。他们认为,尽管政府敦促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情况仍不容乐观。
中国青年重新定义“失业”标签
由于被就业市场拒之门外,中国无业青年开始分享在长期失业之下的生存秘诀。在中国社媒平台小红书上,“失业”、“失业日记”和“被解雇”的标签总共获得了21亿次浏览。
这些贴文描述单调的日常生活,记录被解雇的天数,分享与主管的尴尬聊天记录,或张贴哭泣的自拍相片,也有人就此开启意想不到的第二人生。
32岁的何阿君本来从事私人辅导行业,如今成了一名“失业博主”,她称自己为“自由职业者”。
她记录自己长期失业的历程,为8,400名粉丝提供职业建议。目前,何阿君透过广告、内容编辑、私人咨询和在街头摊位出售手工艺品,每月约赚取5000元人民币(约700美元)。
何阿君说:“如果我们确实进入'垃圾时间',那么年轻人可以积累技能或做一些有创意的事情,比如通过社交媒体销售东西或制作手工艺品。”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姚璐说,失业的年轻人们明白,将自己的困境归咎于政府“既危险又无效”,他们更可能陷入“自我不满和责备”或“躺平”。
她分析,失业青年的自我揭露和日益增加的曝光度,提高了社会对这件事情的接受度,减少关于失业的“耻辱感”,让原本各自孤立的人们联系起来,“甚至可能重新定义在当今环境下失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