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戴河的几周沉寂后,在美国大选临近、全球政治面临新的分化组合之际,外界都在猜测北京今秋到底将打出怎样的外交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了。
中共回到集体领导?
从上周六(8月31日)开始,北京进入几乎全面准戒严状态,迎接非洲国家的领袖,中共政治局常委们也几乎全数出动分别会见,一时间让人有回到集体领导的错觉,不再仅仅作为中共首脑外交的主场。
中共军方真心欢迎与美国和好?
这就是北戴河后苏利文访华的惊诧的继续。他在北京难得见到了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后者满脸笑容,与以往几乎任何时候中共军方将领的外交会面表情都大不同,似乎表明了某种变化,笑容背后里俨然隐含了军方对直接参与中美安全沟通和中美缓和的真心欢迎,这和苏利文始终不茍言笑的严肃形成对照。
在这一周北京举行的中非峰会上,人们同样能观察到类似微妙却可能意义更为宏大的变化。
从时间上看,此次中非峰会,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形成以来的第四次首脑峰会,也是2018年上一次峰会后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的第一场中非峰会。不过,在疫情结束近两年后,中国显然还未真正恢复,正陷入空前的外交孤立、周边冲突中,国内经济也濒临大衰退。这些都为本周的中非峰会蒙上了阴影。
中国援助大减令非洲诸国不满?
在9月4日的欢迎晚宴上,外界注意到气氛跟以往有所不同。来自非洲的国家元首们大都面色凝重,有的抱起双肘,不太捧场的样子。果然,中国在峰会开幕当天只承诺了3600亿人民币贷款援助,与以往援助规模和模式有相当落差。这种人民币援助通常只是有利于中国输出本国过剩产能并且最终回流到中国承包商手里,和几年前大笔美元贷款的慷慨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更可能带来海量廉价中国产品摧毁本地经济。
习近平复活了毛泽东的“亚非拉”路线
更关键的,在9月5日中共领导人发表的主旨演讲中,中非关系被“提升”至中国和非洲整体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是非常中国的话语,以全称判断的整体观看待非洲,颇有昔日毛泽东在冷战高潮时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的气概,也道出了中国对非洲外交的性质。即复活毛时代向亚非拉输出革命的路线,将整个非洲看作全球南方的主体,中国则扮演其领袖,合作对抗西方和美国。
不过,这种将非洲看作一个单位的整体观,而非一对一的平等外交关系表达,在53个来京的非洲国家领袖们看来,或许是一种侮辱:形同无视撒哈拉南北、东西非的巨大差异、无视各个非洲国家的差异、抹杀了各个非洲国家的独特性,而以一个整体非洲的主体性取消了各个非洲国家的主体性。
对这些绝大多数来自战后新兴独立的、骄傲的非洲民族国家来说,这种没有主体的主体性,不仅难以接受,而且更接近传统的殖民主义话语,分明是“走进非洲”的复活,而非与活生生的每个发展中、且具各自文明传统的民族国家的平等交往。
难掩中国对外输出中国模式的乏力
当然,这种整体观的中非战略合作关系,更反映了中国在大衰退和国际孤立情形下转向撒胡椒面的援助模式,意味着事实上中非合作的规模下降。这在2023年中国向非洲的贷款总额下降上已经体现出来。但更为根本的,表面盛大热烈的中非峰会,已经难掩中国对外输出中国模式的乏力,难以继续支撑过去十数年中国以举国之力在非洲显示的慷慨。
这个意义上,2024年的中非峰会或许标志着中国对非洲扩张的减缓,也是中非关系的一个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