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13日)晚,海南文昌市文城镇一村庄,三名村民食用了自捕自烹的蟾蜍后中毒,一人身亡,另两人仍在救治中。
南海网报道,其中一名食用蟾蜍者姓张,在当地开设一家食肆。事发当晚,张某与两名友人一同吃饭喝酒,并食用他们自己捕捉的癞蛤蟆。饭后不久,他们3人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腹泻的症状,立即被送医抢救。
事件中仍有2人抢救中。
文昌市人民医院医生告表示,当晚有3人被送院,经检查是食物中毒。1人去世,另外2人转到海口治疗。今日(15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生透露,经医学鉴定,张某是食用蟾蜍(即癞蛤蟆)导致中毒,出现休克和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目前还在全力抢救。
镇政府工作人员透露,当地下雨后蟾蜍就比较多,有些村民可能去捉,但很少听说食用的。当地林业局也曾发出通知,蟾蜍是“三有”保护动物,不得随意捕猎。
蟾蜍中毒多数是因为吃了污染蟾毒的蟾肉或服用过量的蟾蜍汤引起。中毒症状可表现为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嗜睡、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口唇及四肢麻木、膝反射迟钝或消失等,少数患者会出现剥脱性皮炎,如果蟾毒误入眼内,可引起眼睛红肿,甚至失明。
有人认为蟾蜍去除皮和内脏就没毒,甚至把蟾蜍当菜食用。
但其实,蟾蜍的毒性成分不仅存于腮腺和皮肤腺,还可能存于肌肉、肢爪、肝脏、卵巢中,一般烹调法不能破坏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