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用错保温杯随时中毒!医生教认清4个号码/防饮水时摄入有害物质

天气转冷,不少人会使用保温壶、保温杯,但选错款式可能会导致中毒!台湾近期有报道指出,大部分市售保温壶都是不锈钢或塑胶制,但用料必然存在差异,一旦选错用料等级就有机会喝下有毒物质,严重可损害脑神经,消委会教认清4组号码慎选安全物料,并推介高分保温瓶

保温杯中毒|拣错保温壶恐重金属中毒

据台湾《中天新闻》报道指,一般市面贩售的保温壶主要分为塑胶制和不锈钢制,但款式用料存在差异,提醒市民要留意用料的等级,避免不知不觉下喝下有毒物质。

报道指出,不锈钢主要分为3种等级:

200:工业用等级

300(304、316):食品级/医疗级

400级:具磁性

其中工业用(200)的不锈钢较容易生锈,长期使用200不锈钢的保温壶容易有重金属中毒之风险,使用300不锈钢的保温壶就相对较安全。台湾吉田医疗机构副院长曾哲凰受访指出,工业用等级的不锈钢含有较高量的重金属锰,一旦不锈钢生锈就会释出锰,而锰同时是一种存在于体内的微量金属,但一旦过量就有可能造成大脑神经退化。

报道亦指出,塑胶水壶也有其安全标准,建议市民在选购时应留意瓶身上的三角形符号,标示著“PP5”或“PC7”代表用料耐撞及耐高温,前者可承受100至140度高温,后者可承受100至130度高温;如果产品标示“PVC3”,则代表可承受60至80度水温,换言之如果装入超过80度的热水就有机会溶出塑化剂。

消委会拆解不锈钢4组号码

本港消委会曾指出,不锈钢煮食用具或会显示3位数字,如200、300及400等,是为美国钢铁学会的分类法,能标示不锈钢中铬、镍及锰的大约含量。这些元素比例不同会令不锈钢有不同特性,如:

304不锈钢又称18/8或18/10,即内含18%铬和8%镍,或18%铬和10%镍。消委会指,这种不锈钢含镍量较高,有较佳的耐锈性及耐腐蚀程度,较耐用;

而标示316的不锈钢有更高镍含量,亦因为加了钼而提升其耐盐性,但售价较贵;

另外430不锈钢又称18/0,即含18%铬,但镍含量则近乎零,耐锈能力较差,主要用于餐具。

消委会参考香港中毒咨询中心的纪录,现时并没因使用不锈钢厨具而致过敏的个案,但过往曾有人不慎食入金属碎屑,故不应使用破裂的不锈钢用具。而消委会亦引述欧洲研究指,不锈钢在表面破损和被刮花、加热、或初次时用时会释出更多镍、铬、锰等重金属,但释出量均低于欧洲安全标准,可安全使用。

消委会选购不锈钢用具小贴士:

先用中性洗洁精清洗新买的不锈钢容器,再盛载8成满热水重复冲洗,去除可能残留的污物或机油

建议用陶瓷或玻璃器皿盛载酸性、碱性、有浓烈食物色素或盐分高的食物,减少释出重金属的风险

切勿用强碱或强氧化性的家居清洁用品如漂白粉、次氯酸钠漂白水等清洗或泡浸不锈钢用品。

切勿用钢丝刷或百洁布擦拭不锈钢用品,以免刮花其金属表面,增加释出金属物质的风险

每次用后宜立即清洗,以免食物色素或残留的食物或油脂积聚。清洗干净后,可倒置晾干或用毛巾擦干

若不锈钢用具已出现锈蚀且无法清除,建议立即更换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topick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204/2139975.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