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在美国上学第一年:那些你曾听到的谎言

在中国教育体制内生活了九年后,我来到了美国。本以为就算融入不了同学,也能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不就是上课下课嘛。没想到,美国学校的一切都与中国大相径庭。

令人迷惑的课表

首先,课表就让人感到迷惑。

学校的课表并不像我在中国那样,从周一排到周五,每节课叫什么都列得清清楚楚,而是分“红日”和”蓝日“,学校的日程表每天根据这两种日子穿插切换,这一周的”红色日“是周一,三和五,蓝色日是周二和周四,下周则相反。

每个人都会选7门课,每天只有四节课,在红日上单数课,在蓝日上偶数课。你们一定注意到还有一个课时是空着的,原来,每个蓝日第四课叫”重返“课程,这个课期分为两半,分别上两节课,按照自己选的课表,轮流“复返”。好晕,我好久才搞明白,这节课其实就是复习课,学生可以按课表排期去找老师答疑。

每节课下课后,学生们从各个教室涌出,学校里好似在进行一场大迁徙。这场迁徙由近2000名学生组成,出发地和目的地是大约100间教室——像走迷宫一样,以至于我们学校自己就有个地图——而时限只有10分钟。“堵车”、迟到,都是经常发生的事。

上学的第一节历史课,我早早地去教室,找到了教室就在后面的座位坐好。但是我听了半天:怎么讲得不像历史?讲的好像是不同地形差异下的船舶动力,还有个船的模型。

我坐在教室后面。快十分钟后,老师才看到我这个不认识的学生。走过来问我:你为什么在这里?

没错,我走错教室了——因为这200间教室有很多教室号是相同的,靠ABCDE来区分,而我只看到一个教室号就进来了。

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下课时我都要提前掏出课程表和学校地图,研究下节课要去哪上,应该走什么路线,有点像做旅游攻略

哪种排课方式更好?我觉得各有利弊。美国这种方式需要学校足够大,有足够多的教室、老师和课程,我的学校应该有200多位老师,这肯定是需要很多钱的。但好处是学生们的选择更多,课程也更丰富。

中国的方式更有利于集中,学生们不用总想着下节课我要到哪个教室去上,也更方便老师管理和熟悉每个学生——我觉得美国学校的老师不可能认识他所有的学生。在中国,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情况如数家珍,同学位天天在一起,也更容易认识和结交朋友——我在美国这一年,大多数同学只在某一节课上能见到,只遇到一个同学和我选了两节同样的课,这就算是我的“同学”了,但我还没有机会和他说话

人人都背着电脑

在教学方式上,美国和中国最大的不同,是学校会给每个学生发一台学习用电脑。学校作业大都是通过电脑在网上提交的。这种方式不仅能方便地提交文字和图片,老师还能设置作业截止时间(过期不能提交)、统计有多少人交了作业、自动分配作业以及方便评论等功能。有些考试也是在网页上进行的。

有一次,历史老师为一次作业布置了十几个主题,在网络教室里采取先到先得的方式,于是大家开始了“抢作业大赛”——大家都想写那些相对容易的,这种形式只有在电脑网络上才能实现。

肯定有家长说,用电脑上课,有人偷偷上网玩游戏、刷视频怎么办?别担心,这些电脑都被安装了防火墙,只能访问学校及各种课程、学习网站。当然,总有人能找到各种漏网的小游戏网站偷偷玩。

为了不让孩子接触太多互联网上的信息,美国和中国学校都想尽了办法。比如,中国学校里就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带了的,要上交老师,放学时再拿回来。如果被发现没有上交偷偷使用,会面临非常恐怖的惩罚,比如手机被老师暴怒地扔到垃圾桶里。

恐怖的当然是老师,不是扔垃圾桶。还会有退宿、休学、找家长等一系列举动

但我想说,其实是管不住。我的同学里,有人准备了两个手机,上交一个,留一个;还有人交模型机,甚至有人上交了一个弄假成真的手机壳。

美国学校人人都可以带手机。我觉得手机带到学校并没有什么,很多时候我需要要手机翻译,我的同学们有很多是课间用手机听音乐、刷视频。美国的课间时间很少,即便让我玩儿手机,我还在找教室的路上呢。

但有一个传言是真的,就是美国课堂上没有教材。

英语课的教材就是小说。老师会提前给出本学期要读的小说,可以自己买,或者去图书馆借。你要懒,什么也不做,每年课前老师会把这节课要看的篇章的复印本发在网络教室里。上课就是看小说,对于爱看小说的人来说,可谓福音;对于不爱看的人,可能是种折磨。我的英语课堂有些同学就不看,他们小声说话,或者看看别的。

数学课有教材,我的数学老师还特地给我发了两本,但我也没用,太沉了,装在书包里跑不到,反正老师也会把授课内容发在电脑里。

历史课就更没有了。基本上老师一上课就开聊,课后作业全靠在互联网上搜索。从这个角度说,学校发电脑,也就不奇怪了。

好创意能让老师为你加很多分

(美国一所高中学生的课堂展示)

美国学校与中国的另一个不同,是平时表现在成绩中比考试成绩重要得多。大家只要想到这个,也不会在课堂上玩手机了。

平时表现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化学课,我们需要收集老师的“印章”。每个单元开始时学生们会得到一张活动表,每完成一课的作业,找老师检查完后她就会在表上印一个章。学期末的成绩是根据这张表决定的——听着是不是有点幼稚?但很管用。

平时表现还包括课堂测验等。之前我听说美国学校不怎么考试——骗人的。现实情况是有非常多的考试(Test),考试之外,还有小测验(Quiz)

学生的成绩评分是在APP上实时更新的(家长也能看到)。小测验的成绩占比虽然没有考试高,但也不敢忽视,一次小测失误,成绩就能从A掉到C,掉到C就会影响GPA,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在某些文科课上,考试不是笔试,而是展示。

以历史课为例,每个单元的考试都是项目展示。老师会让我们从一个和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内容清单里自选一个主题,先自己做一份research,可以理解成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自己做PPT,再到课堂上展示

美国学生看起来对这个系统非常熟悉,但对我来说挺难的。因为历史课主要是美国历史,那些人物我别说认识,好多都没有听说过,但我还要去找这些人的简历,他们的贡献,还得说出自己的评价。我压力非常大。后来我发现,很多美国同学也不知道这些“人物”,才稍微轻松了一点。

资料收集好了后,就是想办法展示出你的资料和评价。展示方法五花八门,除了制作PPT,有人制作海报,有人制作棒球卡,甚至还有制作雕像来展示,好的创意能让老师为你加很多分。

教室一角

你们一定听说过,美国学生热情开朗大方,在课上侃侃而谈,实则也不是这样。比如在棒球卡交换展示课上,我的历史课同学只有一半做了展示,剩下那一半,不管老师和助教怎么鼓励,也没有人站出来。十分钟后,老师只好继续讲课。

这些没有展示的人怎么办?老师会额外安排补考。补考日那天,教室人满为患。

回想我在中国的学习,评价学习的主要方式主要是考试,月考、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

和你们想得不一样,相比之下,我觉得中国教育更容易,因为平时的考试和作业不会计入最终成绩里,差不多就得了,往往可以偷懒,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行。但美国的学习更让人紧张,有种一点也不敢松懈的感觉。

不过,老师也会开一些后门,比如,延长交作业的时间。

我刚到美国时,还不知道作业要通过电脑交,等弄明白时,离第一学期结束已经没有几天了,当时我心想“这下完蛋了,要不及格了”。但我在电脑上补作业时,发现每一科都有很多人同时在线补作业(这也是网络作业的优势),看来,不只我一个人没有按时交作业。

此外,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并且你认为自己有能力获得更高的成绩,还可以主动向老师申请补考。老师通常都会给机会。补考安排在学期结束前一两周的放学后,老师会临时通知参加补考的同学哪天补考。

但补考也不是放水,题不会更容易,可也不会更难——和平常一样,没错,很公平。

这个阶段,你可以看到Schology系统里,你的成绩随时一项项作业上交和评定成功、一个个考试成绩被修定而发生变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中国老师VS美国老师

(英语教室一角,后来发现这是特教课程,我晕)

我还想说说老师。

美国老师和中国老师谁更好?

我的感觉是,中国老师更认真负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关心,更了解。当然,这也和中国是固定班级、学生数量较少有关

美国是走班制,没有班主任,每个课的老师一年可能有200个学生,让他把学生名字全部记住都不可能,更不要说是否了解每个人的情况了。

美国学校有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班主任差不多,叫Counselor,负责解决学生的排课、成绩以及任课老师不负责的所有事项。但每个Counselor要负责从九到十二年级五六百名学生,他更不可能了解每个人了。

我的Counselor姓蔡(Tsoi),一看就是个中国人的名字。接到邮件时我们还以为学校特地为我安排了一个中国老师师,见了面一看,是中国人不假,但他根本不会说中文。后来我发现,学校给导师分配学生是按姓氏的首字母排序的,“蔡先生”负责L,就是这么简单。

“蔡先生”也没有特别关照我,而且还给我排错了两次课表,导致我在上学的头两个月频繁换课表,又经历了更多的“教室迷惑”。好在,后来终于稳定下来。

美国老师也不像中国老师那样起早贪黑,我们8点10分上第一节课,很多老师都是踩着点到学校,有时候还会迟到,大家进不去教室,就坐在教室门口的地上。下午2:55最后一节下课,3点钟,整幢教学楼都空了,所有老师都走了。

每个课任老师都有一个助教,负责改作业、做教学资料,上课发“厕所卡”等工作,帮助主教老师分担了不少工作。

反观中国的老师,很早就到校,放学后还会给学生补课,周末也在微信群里督促大家写作业、答疑,所有作业和教学资料都是自己准备,中国老师的辛苦,美国老师肯定想象不到。

不过,美国的学期后半段,每科老师都有专门的答疑时间,在安排好的答疑时间,老师一定在教室里出现。美国就是这样,什么都提前规划好,该做的都会做,不该做的,也很少有人主动做。

但也有非常主动的老师,比如我的数学老师麦考伦女士。虽然我是插班生,又是转学生,其他老师都是把我和其他同学同等看待,只有数学老师格外照顾我。她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老师,刚刚生过宝宝,浑身散发着母性的味道。她不只破例给了我两本数学教材,刚开学前几周,还在放学后给我开会,想知道我需要什么帮助,怕我听不懂,她还提出用谷歌翻译。这样热忱的关心,让我很不好意思,也让我觉得这是位能亲近的老师。

有一次上课,她讲了一道题,我觉得这个解题思路不对,如果是别的老师,我就走了。因为是麦考伦女士,我就和她讲了我的想法。她很认真地听完我的思路,称赞我是唯一向她提出不同思路的学生,她说课后会认真想想。

后来我就把这个事忘记了。但再次上课时,她又特地告诉我,我的想法是对的

即便如此,我在数学成绩上并没得到优待。学期中间,我有点松懈,几次小考没有考好,GPA一下子就掉下来,我赶紧找麦考伦老师要求补考,这才好不容易在学期末把成绩追上了一些。

11年级我要上IB数学了。本来,我不想离开麦考伦老师的课堂,不想换数学课,但麦考伦老师关心我到底应该选哪个数学课,不厌其烦地找我和IB课程顾问讨论。我也就不好意思太任性了。

在美国上学的第一个学年,过得慌张又混乱,有声色,也有消沉,但我终于坚持下来了。

第二个学年,我会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留学字典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017/211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