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袁世凯成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他是北洋政府最高领导人、北洋军创始人兼领导者。
他的葬礼极尽奢华声势浩大,规格堪比清朝皇帝。
1915年底,袁世凯宣布登基称帝,改元洪宪。不料社会各界都不答应,纷纷以各种方式反对声讨,尤其是手握兵权的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实力人物,组成护国军,武力讨伐袁世凯。很快,老袁做皇帝的春秋大梦,就被“讨袁”的声浪淹没了。斯时他众叛亲离,忧惧交加,终于在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撒手人寰。
北洋政府成立恭办丧礼处,为他举办国葬,并没有因为称帝闹剧而降低葬礼规格。他的葬礼极为隆重,“全国下半旗致哀,停止娱乐活动1天,学校停课1天,文武官员停止宴会27天。”其灵柩在怀仁堂停放21天后,当年6月28日举办葬礼,并启程由北京运往河南彰德洹上村。
当时北洋政府财政紧张,但为了袁世凯葬礼还是不惜一掷千金,先是拨款五十万元作为袁世凯的丧葬费,同时向袁氏家属赠送了仪葬费一百万元。
当时北洋政府财政紧张,但为了袁世凯葬礼还是不惜一掷千金,先是拨款五十万元作为袁世凯的丧葬费,同时向袁氏家属赠送了仪葬费一百万元。
长长的葬礼队伍走出中华门。
浩浩荡荡送行的队伍。
纸扎汽车。远远看去,如同一辆真的汽车,可见工匠们的高超工艺。
袁世凯葬礼上使用的所有冥器都是按照原物大小来纸扎的,照片上真人大小的女仆、管家们,看起来有点吓人,让人头皮发麻。
袁世凯葬礼上使用的所有冥器都是按照原物大小来纸扎的,照片上真人大小的女仆、管家们,看起来有点吓人,让人头皮发麻。
袁世凯的葬礼规格堪比清朝皇帝,比如他是按帝制穿龙袍入殓,死后棺木为极为珍贵的阴沉木,其棺材外的“堂罩”也是皇帝的规格。而演奏哀乐的乐队,既有民间仪仗,也有总统府仪仗。
6月28日凌晨,身穿号坎儿、臂缠黑纱的工人用铁锹将黄土扬散于大道中心,象征性地铺街。后边又有工人抬来盛着清水的大木桶,象征性地泼洒,凡经过泼洒净水的地方,不准行人再去行走,谓之“净街”。天亮以后,随着鸣炮108响,袁世凯灵柩从怀仁堂出发,由新华门出来,沿西长安街经长安右门往东,至天安门前折向南上御路,穿过中华门、前门,转向西到达前门西站,在这里乘火车前往彰德。
6月28日当天,京汉铁路全线客车停运一天,为袁世凯让路。列车开动时,军队鸣礼炮108响。运载灵柩的列车经过保定、邯郸等地,文武官员进行路祭。
袁世凯出殡时,采用古代抬运棺木的最高仪规,即六十四抬大发。
袁世凯的送葬队伍即将出新华门。
专列前往袁世凯老家河南,段祺瑞亲自扶灵柩上火车。列车启动之际,礼炮轰隆作响,响彻云天。
袁世凯陵寝俯瞰,袁世凯陵墓又被称为袁林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规模建制宏大。
袁世凯坟墓外景。
袁世凯灵柩所过之处,沿途军警分列两旁,百姓在街边站立观看,人山人海。新任大总统黎元洪率文武百官在新华门行礼恭送,国务总理段祺瑞等步行送灵至前门西站,送葬队伍计约5000人。
抬灵柩的杠夫有两班,每班112人,其中杠夫80人、随杠跟夫32人。头班杠夫穿紫红色缂丝銮驾衣,二班杠夫穿绿色缂丝銮驾衣。两班杠夫俱头戴青荷叶式毡帽,上插黄雉翎,土黄套裤,青布靴。
值得一提,袁世凯葬礼上使用的所有冥器都是按照原物大小来纸扎的,例如1:1的纸扎汽车、真人大小的女仆、管家们。
据悉,袁世凯的丧礼费用由北洋政府拨款50万银元来承办,但是这笔巨款仍然不够用,墓地建筑和典置祭田还需要一大笔。为了弥补经费短缺,黎元洪、段祺瑞等人带头捐款,各部总长、各省督军、护军使、镇守使等纷纷响应。他们捐款的数目,绝大多数是1万元,最少的是2000元,共收捐款25万余元。
8月23日袁世凯下葬于彰德洹上村东北1公里之处。陵墓按照明、清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璧的构筑手法,以中国古典传统形制为体,西洋建筑风貌为用,古今并存,风格殊异,是中国陵墓建筑的一个创例,在中国陵墓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