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今(14)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及珠海冲撞事件,貌似毫不相干却相继发生,暴露出中国民间社会的绝望气息。两起事件主角的年轻人、中年男子及其他人群,都面临着几乎相同的艰难处境─找不到出路。
▲广东珠海市香洲区体育中心11日晚间发生汽车无差别撞人事件。(图/翻摄自x.com/whyyoutouzhele)
这篇以“从郑州夜骑到珠海撞人,中国人民找不到出路”为题,在美国之音(VOA)中文网发表的文章指出,中国过去1周发生的上述两件事提醒人们,在独裁统治下的中国,虽然一直以“善治”的治理绩效作为合法性基础,但其社会和政治的败坏来得更快、更糟糕,潜藏的社会动荡带来的代价更大、更直接。
文章指出,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及珠海冲撞事件貌似毫不相干,反映的是在3年疫情及短暂的“白纸运动”后,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一种“压抑已久的不满、愤懑和迷茫、绝望的混合与共情”的强烈情绪,盘踞在许多人心里,如同一条潜龙在四处游荡,却找不到出口。
这篇文章提到,在郑州这个拥有类似“富士康模式”的密集型大学的城市,大学生数量超过100万,其中规模最大的郑州大学更是远离市区,校内生活枯燥,学生们似乎也从这种枯燥无味、充满管制的大学生活中,窥见到了或是直通富士康工厂、或是成为快递骑手的未来,引发了这场万人骑行。
文章说,这些几乎憋坏了的学生们,一直找不到或不敢逾矩地尝试更多事情,最后发现骑上一辆共享单车夜行50公里到开封,虽然是他们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也是最安全的冒险,却能收获学生生活中最大的快乐,除了感受“在路上”的浪漫,也减缓了对未来的焦虑。
至于较分散的中年人、尤其是50至65岁的中年男子来说,在中国当下“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动荡时刻,有太多的可能在一夜之间被主流社会甩出成为“弃男”,等于对人生的否定,很容易陷入找不到出路的绝望境地。
这篇文章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除了自杀,另一种极端就是把整个社会看成自身悲剧的同谋,以“社会报复”方式同归于尽,才能解释中国今天越演越烈的无差别屠杀,这些屠杀工具通常不是刀,就是汽车。
文章认为, 中共领导人罕见地在珠海冲撞事件后24小时内作出指示,显示了这可能是继深圳日本学童被刺杀后,北京高层受到的第2次震动,意味着中国可能被迫面对社会问题,并检讨和修改相关政策。
然而,中国维稳体系的监控对象在珠海事件后,恐将从访民、异议人士、少数民族等急剧扩张,延伸到投资失败、工作失业、生活失意、情感失意、关系失和、心态失衡、精神失常、年少失管的“八失人员”,以及经济收入低、权利地位低、社会声望低、人际交往少、流动机会少、疏导管道少的“三低三少人员”,也就是将社会边缘化和底层人群都纳入监控。
这篇文章指出,社会矛盾的受害者本身就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一旦在弱肉强食的社会竞争中沦为受害者,又被维稳体系列为监控对象,这形同更严重的二度伤害,更让他们陷入社会孤立。而这些个案的不断增加,都说明了中国国家危机的严重,国家机器已经“不能也不愿意”提供最低限度的正义。
文章最后说,过去10几年,中国的执政党鼓吹“党在法上”造成法治倒退的恶果正在显现,中共信奉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教条,在实际运作中正在发生极大的背离。这种背离正在瓦解国家体系,也将付出极度沉痛的社会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