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WSJ:面对川普2.0贸易战 中国只能提振国内消费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路透

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应对川普贸易战2.0,将比上次艰难许多。全球针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壁垒不断上升,加上中国国内房地产崩盘、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中国只能以提振国内消费应对这次贸易战。

华尔街日报(WSJ)今日报导,川普(Donald Trump)2018年对中国制造的洗衣机、太阳能电池板、钢铁和铝征收了最高25%的关税。而在拜登(Joe Biden)任内,美国上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清洁能源设备和半导体征收的关税。

报导指出,中国很好地应对第一阶段的贸易冲突,不仅将出口转向俄罗斯和东南亚邻国等其他市场,其电动车还占据了全球领先地位。第一次贸易战的结果是,自2018年以来,中国商品在美国进口中所占份额虽下降,但在全球制造业和全球商品出口中的份额却上升了。

不过有些国家早已对中国低价产品损害本土企业感到不满,欧洲、亚洲和拉美不断提高关税与增加反倾销调查,印度和巴西等多个大型经济体也都在设法保护本土产业,使中国不能指望外销来消化不断膨胀的工业产出。

报导引述咨询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高级中国经济学家伊凡斯-普瑞乍得(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如果其他国家的应对方式也是设置贸易壁垒,届时中国面临的挑战将大得多。”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数据显示,若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的关税,将使美中贸易减少高达70%,届时中国在美国进口贸易中所占份额将从2023年的14%左右降至仅有4%。

瑞银(UBS)估计,60%的关税实施后的一年里,中国经济成长速度将降低约1.5个百分点。

报导指出,中国确实可以用一些措施减轻关税冲击,如降息、人民币贬值,或向出口商提供退税等优惠政策。中国也可以采取报复措施,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或限制芯片等高科技制造业的关键矿产供应。中国也试图通过对美国盟友实施免签、降低进口关税或其他鼓励贸易措施,应对潜在关税上调影响。

但在中国正面临房地产行业崩盘、消费者信心低落、地方政府债务高达数兆美元的艰难处境,此次面对关税上调将更加吃力。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可能促使中共领导人习近平采取他一直抵制的作法,提振国内消费,因为中国已经没有其他选项来推动经济增长。

目前,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仅为40%左右,而在美国这一占比接近70%。如果中国采取更多措施促进消费,例如增加健康和教育领域的投资以鼓励家庭减少储蓄,那么中国就有可能消化更多的自身产能。这将会减少中国对美国的庞大贸易顺差,并使全球经济更加平衡。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119/213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