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越看越尴尬…内娱头号狗皮膏药终于要消失了

最近横店附近一座影视取景地被拆除引发热议上了热搜,原因无他,观众们对它实在是看烦了。

有激烈点的网友直接骂它——国产古装剧第一狗皮膏药。

在过去两年内,少说有十多部剧都在这个取景地拍摄,露面的频繁程度多到至今没人数清它到底出现过多少回。

像图中只列举了八部,我一个人就能再补充四部,《墨雨云间》《唐朝诡事录2》《与凤行》《花间令》,欢迎在评论区补充更多。

这个取景地是九龙潭影视基地内的一处建筑,离横店不远,21年时《长月烬明》剧组为了拍摄和当地集团合作搭建。

在国产剧里首次出现时,观众们普遍觉得这座建筑还是挺好看的。

夸张飞翘的屋檐、长长的阶梯挺符合仙门的设定。

但很快,随着它在多部古装剧里出现得过于频繁,开始被网友们调侃为“横店最忙的楼梯”“古偶界的狗皮膏药”,哪哪都是。

原本的设计概念图

一部两部看着新鲜,三部四部看着眼熟,五部六部有点烦了;

七部八部的时候就想怒吼怎么又是你了,更何况目前来看已经至少有十多部。

如今这个取景点被曝出已经在拆除,大家甚至有点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见它。

不然按照内娱的偷懒程度,可能还得再高密度地拍上二三十部。

不只是它,很多观众都忍不住吐槽,内娱古装剧里的景重复率太高。

看个电视仿佛在经历鬼打墙,不论怎么换剧,里头的场景都几乎一模一样,全是老熟人楼。

不同剧的世界观千差万别,有的仙侠有的权谋。

但这并不妨碍不同朝代的男女主们在同一屋檐下定情、同一个屋子里吵架、同一个竹林小屋养伤。

在家的住所一模一样,同一座宅子既是《庆余年》陈萍萍的家,也是《长相思》涂山璟的家,还是《墨雨云间》的公主府。

出门去的是同一个酒楼,连桌椅布置几乎都不带改变,帷幕、灯盏的位置基本一致。

除了画面色调不同,剩下的只有酒楼的店名匾额有所变化,也是一堆鬼打墙般的名字:千金阁、明月台、临水居、万合楼……

男女主们也仿佛是在同一天去看的灯会,背景里的灯笼与小摊别无二致,倘若不细看,会觉得群演们穿得衣服都大差不差。

卖面具、卖糖画、卖簪子的小摊贩们堪称古装剧通用NPC,面前的主角团们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他们始终都在。

以上三幅图来自三部不同的剧

同质化的场景实在看了太多,观众们现在都成了半个导演,一看场景就知道这里该拍什么剧情。

画面出现了宫廷建筑里的连廊?那估计会出现两个人在上边对话。

要是庭院里出现了一棵颜色鲜艳、繁花满枝的假树,那估计待会男女主就要在树下互诉衷肠。

via@木木小怪兽啊

如果说在同一个影视基地拍摄,有相似的大型建筑群情有可原。

不是每个剧组都有陈凯歌拍《猫妖传》的实力,投资上亿直接建出一个唐城。

那连竹林、树林、河流、山洞这些自然景观都一模一样,可就躲不开剧组偷懒、流水线式造片的嫌疑。

比如下图中网友吐槽的这个河边场景,一年下来少说见它二十回。

《庆余年》主角团郊游在这。

《墨雨云间》女主被活埋后又碰上暴雨被冲到了河边,苏醒时也在这。

建议给河边这几棵大树颁发“最佳非人演员奖”,根系裸露在外的造型挺有记忆点的,比很多长得让人记不住的古偶演员好多了。

下图中这堵旁边有竹林、有山洞的石壁也是古装剧常客。

在不同剧里扮演过修炼场所、秘密金矿、仙门阵法等不同角色。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预制菜”。

餐饮界的预制菜常客是冷冻后不容易坏的胡萝卜大葱玉米豌豆,古偶界的预制菜则是不断重复使用的树林、竹林、小茅屋们。

许多剧的竹林也是同一片,连竹林里的岔路都是同一条。

以上两幅图也来自不同的剧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大多数古装剧本就只能在影视基地拍,共用几个常用场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共用拍摄场地的操作的确再正常不过,但大家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

影视基地是千禧年就存在的影视工业化产物,并非近几年才有的新事物。

为何过去看古装剧时并不会因为场地相同而出戏,许多观众都是近几年内看以古偶居多的古装剧时才有此感受?

这是因为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用“同一个场地”。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Vista看天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127/213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