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当选人川普最近警告金砖国家别想推出共同货币取代美元,否则将以100%的关税伺候,借此表明捍卫美元作为全球准备货币的强硬立场。(路透)
总统当选人川普最近警告金砖国家别想推出共同货币取代美元,否则将以100%的关税伺候,借此表明捍卫美元作为全球准备货币的强硬立场。由此也可看出,川普正重新思考美国如何行使美元霸权的方式。
道琼社报导,从川普表态强力捍卫美元,可窥见他对美国应如何运用经济霸权的想法。川普认为,华府过度运用金融制裁,已导致别国避用美元,进而侵蚀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川普认为,祭出关税是比制裁更有弹性、伤害较小的方式,亦可借此达到美国的外交政策目标。
巩固美元的准备货币地位,可让美国扩大举债,而且可以更低的利率借钱。这也意味国际贸易流动主要通过美国拥有司法管辖权的金融管道进行,让华府能借由切断这个访问管道制裁涉及犯罪活动、恐怖攻击、侵害人权的外国实体。
但制裁若是运用过度,可能收到反效果。川普9月时就批评,滥用制裁“终会扼杀美元,以及美元所代表的一切...我想尽可能少用制裁”。川普表示,他将以关税对付弃用美元的国家。
根据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数据,美元目前在全球外汇存底的占比仍有58%,另占54%的出口结汇、88%的外汇交易。但在美国和欧盟为制裁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而冻结俄国央行海外资产后,世界各地“去美元化”潮流日益兴起,金砖国家合推新货币虽仍止于发想阶段,俄罗斯和中国大陆却已积极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关税vs.制裁利弊比较
相较于制裁可能导致美元使用率降低,关税较无这种问题。关税税率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但制裁通常不是实施就是取消。制裁也很难确切落实,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原油订定价格上限却窒碍难行,即可见一斑。相形之下,专家认为,就战略和成效考量而论,关税或许是更好的做法。
此外,关税可加诸在友好国家身上,但制裁通常只用于对付敌国。川普最近就扬言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借此在芬太尼和非法移民议题上向两国施压。获川普提名为财长的贝森特曾表示,用关税促使盟国提高军费预算、进一步对美国货开放市场、合作打击非法移民和芬太尼走私、吓阻军事侵略,都是有用的工具。
但关税也有缺点。若是滥用,可能导致贸易流动大减,到头来美方将缺乏谈判筹码可用。关税不仅伤人也可能自伤,因为可能推升美国物价、扰乱生产,并招致外国报复。
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考量。美国若是希望维持美元的准备货币地位,就必须向世界各地供应美元计价的资产,例如美国公债;换言之,美国必须是净债务国,意思是经常帐呈现赤字。这与川普极力想降低贸易逆差的目标相左。1980年代时,先进国家联手贬抑美元,的确导致美国有一段时间贸易逆差果真缩小了。
但只要美元仍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准备货币,美国贸易逆差就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