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站在盗窃和美中对抗最前线,华为的迷思与真相

—美中对抗最前线:华为的迷思与真相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川普签署备忘录,表示将根据特别301报告,对中国进口商品课征额外关税,宣告发动贸易战,彻底扭转了日后世界局势的发展。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中兴通讯(ZTE)因违反美国对伊朗出口禁令而遭受制裁,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5月9日,中兴便发布公告,“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而宣告对美制裁投降。

2019年5月15日,华为及70家子公司也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但是这一次不同。当中兴被制裁一个月就宣告公司停摆,华为却在美国多年制裁后,依旧是全球最大电信制造商,并于2023年继续推出Mate60系列手机;今年更因为华为利用第三方获得台积电代工的人工智能(AI)芯片,而使得美国将禁令延伸至台积电不得供应7奈米制程以下的AI芯片给任何中国企业。

华为就是美中科技对抗的本身

华为一直是美中科技对抗的最前线,它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也是美国与西方盟友围堵最力的企业。在美中的芯片战争中,美国前国务卿庞佩奥(Mike Pompeo)曾经周游列国要求封锁华为5G, 中共领导人更是罕见带华为高层出访,成为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核心企业。中国甚至不惜成本投资华为成立半导体园区,涵盖半导体上下游完整产业链,企图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华为不仅是美中科技对抗的象征,它就是美中科技对抗的本身。

与此同时,对于华为的争辩也达到最高点。华为的神话在台湾亲中的中天、寰宇频道以近乎轰炸的方式每日歌颂,在抗中的媒体中则是国安危机的代表。甚至在部分台湾商学院的教科书中,对于华为的成就也多所赞扬,赞美其自主研发的技术突破,赞美其华人企业文化的优良,也赞美其企业经营的创新。在商业杂志中,华为由员工百分之百持股的创举令人激赏,其所带来的高额员工分红令人艳羡。有人以此论证华为实在是百分之百的私人企业,与中国国家体制毫无关联,有些人则言之凿凿任正非的人民解放军人及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以及中国对于电信业的高度管制,让华为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是纯私人企业。

真是令人疑惑,一个对于美中科技对抗如此关键的企业,却环绕如此多的谜团与争议,连公司是私人所有或国家所有都充满争议。有鉴于此,我们希望在这篇文章中,针对这些关于华为的迷思与争议加以介绍。我们根据现有可以公开获得的资料,爬梳出华为企业的真实面貌,对于缺乏证据的部分则不做过多臆测,希望有助于读者理解华为的本质,让日后对于华为的讨论能够在这些基础上摆脱市井流言的泥沼,而大步向前。

华为是一个深具两面性的企业。提到华为的技术发展,就不能只提到自主研发与合资研发的部分,而忽略其技术剽窃。提到华为的管理,却又不能只提及任正非强调的毛泽东思想与军国主义的狼性,而忽略全面引进西方管理的经验。

加拿大北电的破产与华为的剽窃有关

提到华为的技术发展,就不能不提及加拿大的传奇企业北方电讯公司(北电;Northern Telecom, Nortel),这是比华为抄袭思科(Cisco)与T-Mobile更重要的事件。“思科”(Cisco)于2003年控告华为抄袭软件,而且自己的路由器操作手册,被华为一字不漏地全部抄下来,连错误(bug)都照抄不误。同时,华为员工窃取T-Mobile手机测试机器人Tappy的软件及参数,并试图偷窃其零组件。这都是被美国法院认证的技术窃盗案件,但是华为对北电的抄袭,才真正令人眼界大开。

1994年年底,北电准备庆祝创立一百周年。这家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公司,从销售火灾警报器及电话相关用品做起,已经成为全球电信设备巨头,当时年营收88.7亿美元,全球员工数达57,000人,拥有数千项专利,华为起家的数位电话交换机就是北电在1979年发明的。北电曾占加拿大多伦多股市40%市值,比台积电占台股市值37%还略高,可以说北电就是加拿大的“护国神山”。

但是这样强大的北电,却在2009年宣告破产。北电破产的原因很多,包括管理阶层的失败、.com泡沫破裂、因成功导致的自大心态、停止创新等因素,但是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华为的剽窃。

中国自1973年起,文革时期由军方管理的电话系统,重新回归到民间手中。但是面对如何整合各省自行其是的电信系统,仍感到头疼不已。北电自1972年就进入中国,1988年和一家中国公司成立合资企业,生产数位电话交换机。北电的技术在中国扩散,和中国合资工厂很快就将供应链本地化,由本土零件商取代自北电进口的交换机零件。

1994年北电庆祝百年诞辰时,虽然中国无论是固定电话或是移动电话的比例,都相距西方国家甚多,但中国电信市场的高速增长率却令西方电信业者垂涎。当年中国增加了1000万条电话线路和93万名移动电话的新用户,所有西方企业都竞逐这块大饼。北电当时和美国的AT&T竞争一个与中国政府合资的机会。北京政府巧妙利用竞争态势取得技术,两家公司除了竞相招待来访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北电更是使出混身解数获得合资机会,不过代价是北电同意在北京设立一个研发中心,成为第一个这么做的西方供应商,并且在上海设立一座半导体工厂。天真的北电董事长麦唐纳(Arthur MacDonald)解释:“中国拿市场通路和市场占有率来交换技术移转,我们将致力于帮助他们做到这点。”

在政府的扶植下,华为取得了其首批产品所需要的关键知识

那么华为当时在做什么?成立不久的华为组成了数百名研究人员的研发团队,才刚推出自主产品,却苦苦挣扎于破产边缘。希尔曼(Jonathan Hillman)在《中国网络圈套》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细节。华为在1992年赢得人民解放军的一笔合约。人民解放军急于为它全国第一的电信网络寻找设备,华为虽然没有提供此设备的技术专长,但人民解放军派遣它旗下大学及研究机构的25名高级研究员前来协助。在政府的扶植下,华为取得了发展其首批产品所需要的关键知识。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思想坦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212/2143545.html